分享

外刊 | 《经济学人》—这才是最好用的《经济学人》的学习资料

 susy7272 2019-01-30


1、《经济学人》介绍

2、《经济学人》“考纲”词汇表,12178个单词

3、《经济学人》36篇文章:中英对照 背景扫盲 好词 好句

4、2016年-2018年1000套《经济学人》精选文章:中英双语文本 MP3音频

5、2016-2018年,155本《经济学人》(PDF MOBI EPUB MP3)

小库需要提醒各位同学:

①因为信息太过庞大,小库力求提供更多信息给同学们参考,但难免会有遗漏或者错误,同学们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的借鉴。

②因为微信篇幅限制,小库将部分内容做成彩蛋。彩蛋获取方法见文末。




《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是一份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杂志,创办于1843年9月,创办人詹姆士·威尔逊。杂志的大多数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有力度,严肃又不失诙谐,并且注重于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内告诉读者最多的信息。杂志中所有文章都不署名,而且往往带有鲜明的立场,但又处处用事实说话。主编们认为:写出了什么东西,比出自谁的手笔更重要。


为什么要读《经济学人》? 


1.它是一个随机的阅读题库,考研英语、雅思、托福、GRE都曾出现过经济学人的文章。 

2.它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写作素材库,很多文章的主题和论点对于英文写作很有借鉴意义。

3.它是提升词汇量的利器。经济学人阅读起步要求不高,只要拥有4000以上的词汇量读起来都不会太难,之后便可在日积月累中稳步提升词汇量。

4.经济学人可以拓宽视野,作为一本严肃的精英杂志,经济学人在解读某些话题时有着与众不同、高屋建瓴的视角。


经济学人》各板块文章介绍:


【The world this week】主要是对过去一周发生的时事进行梳理,有点类似BBC和CNN的新闻报道,包含时事新闻和财经类新闻。对应音频朗读的语速较快,适合作为听力训练材料。

【Leaders】即社论,对本周热点事件进行报道和解读,文章长度中等,每篇的单词量在500到1200之间。社论文章往往写得短小精悍,信息量大,个人认为是TE中最有阅读价值的板块之一。

【Letters】读者来信,经济学人的Letters版块刊登了每周的读者来信,杂志的定位为面向全球高端人群,给经济学人写信的读者包括大学教授,高层政府官员,国际组织负责人,甚至还有国家元首。这些信件用词精确,论证严谨,非常具有可读性。

【Briefing】该板块主要是对一个特定的热点话题进行深度讨论,一般每期都会有一个话题,比如之前的事件,世界杯,谷歌,在线教育,大学改革等。推荐阅读。

【United States, The Americas, China ,Asia, Middle East and Africa ,Europe ,Britain ,International】这些板块分别是对世界各大洲和三个国家(美国,中国和英国)的本周热点报道和评论。

【Business】商业板块,主要报道解读本周全球热点商业新闻,信息量大,是很好的商业信息获取渠道。

【Finance and economics】财经新闻,主要是对相关财经新闻的报道。值得一提的是经济学人并不纯粹是一本专业的财经杂志,它其实是一本覆盖了政治,科技,文化,艺术,商业,财经等的综合杂志。即使是财经板块也对读者非常友好,没有太多复杂的专业术语,文章中有时候甚至连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这样的单词都会拿出来解释。所以各位不用担心因为专业知识不够而读不懂文章。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技板块,大部分文章长度在500到1500词之间。文章难度较高,有时候会出现不少专业术语。据说是考研文章的重点题源。

【Books and arts】文化及书籍板块,主要内容是书评和对一些文化现象的讨论。这个板块的文章往往生词较多,用词也偏文学化,想提高词汇量的同学可以重点精读此板块的文章。

【Obituary】讣告。经济学人中很多讣告写得爱憎分明,人物形象刻画非常生动,比如之前对撒切尔夫人,曼德拉和马尔克斯的讣告写得都非常精彩,推荐阅读。

【Economic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主要是一些商业及财经指数。



如何利用《经济学人》来提高英语水平?



如何利用《经济学人》来提高英语水平?对于滥大街的动辄送10年、20年《经济学人》的“慷慨”举动,小库只能“呵呵”了之。拿了20年的《经济学人》然并卵?其实用《经济学人》实现英语大飞跃,你只要这四套干货就够了!


干货一:《经济学人》“考纲”词汇表,顺利阅读《经济学人》的前提


能够顺利读懂乃至高效利用《经济学人》阅读材料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词汇量基础。


首先,我们整理出,2013年至2017年,近五年里《经济学人》的全部文章。这第一步就是用4.2G的文本pdf容量,框定出命题范围。相较市面上其他的文章库,我们的“真题”标本既足够大,同时又足够紧跟形势,便于之后划出精确的重点。


其次,我们通过使用AntConc及爱英阅等词频分析软件,整理出近五年《经济学人》词频表,在共计1410万词的词汇总量中,凝练出词频超过20次的21586个重复词,这就是我们秘密拿到的考试重点了。


再次,我们结合词频去除专有名词和缩略语后,删掉了大部分姓名、偏僻地名、公司机构名,并尽可能地将词族凝析出来,最后得出了12178个经济学人高频词汇。


经测试,学会这12178个单词,你将能读懂90%以上《经济学人》内容!


最后,我们将这份《经济学人》专属词汇单与大学四级、六级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剔除四六级词汇的经济学人进阶高频词汇7249个。随后我们又计算出剔除四六级词汇后不同词频比例的分阶词汇表。


我们为你准备:


1、《经济学人》四六级基础词汇4929个;

说明:四六级基础词汇根据大学四级、六级词汇表筛选得出,涉及四级词汇4125个,六级词汇804个,识记后将掌握《经济学人》约80%的词汇


2、《经济学人》高频进阶词汇7249个,其中:

▷高频词汇2419个

▷进阶词汇1553个

▷终极词汇3277个

说明:剔除四六级基础词汇后,得出高频进阶词汇:高频词汇为其中词频量前80%,识记后将掌握《经济学人》约85%的词汇;进阶词汇为词频量80%至90%部分;终极词汇为词频量最后10%部分,完全识记后将掌握《经济学人》约90%的词汇。


共计词汇量12178个


怎么用好这份词汇表?


步步为营。根据自己目前的词汇水平,挑选适合自己的词汇表,然后逐步进阶。

脸熟即可。将下载的txt文档导入任何一款背单词软件,结合自己的时间安排,每天尽可能多地浏览这些单词,不必学会拼写,只需混到脸熟,遇到时能想起大概意思即可。


辅以阅读。每天抽出一段时间阅读外刊文章,遇到熟悉的词汇保证回忆起意思即可,重复遇到多次查阅字典详细了解词义。每天精选一篇外刊文章进行精读分析。

相信我们,重复这个过程,你在阅读文章时遇到自己熟悉词汇的惊喜感会越来越强烈,而你的阅读水平也会不那么痛苦地水涨船高!


《经济学人》“考纲”词汇表

《经济学人》“考纲”词汇表,已经全部做成了彩蛋,彩蛋获取方法见文末。


对于《经济学人》词汇,除了上述的“考纲”词汇表,我们还准备了《经济学人》757个高频词汇表,酱紫滴:

《经济学人》757个高频词汇表,已经全部做成了彩蛋,彩蛋获取方法见文末。


干货二:《经济学人》36篇文章:中英对照 背景扫盲 好词 好句,学会精读《经济学人》的方法


要读懂任何类型的文章都会涉及词汇量、基础语法知识以及语义逻辑等内容,想要读懂《经济学人》的文章也是如此。


如果是刚刚开始接触这些文章,可以尝试把一篇《经济学人》的文章通篇读下来,如果自己感觉似懂非懂,那么可以试着用先复述再对照的办法来检验自己到底读懂了多少。


内容上尽量细节全面,之后再和原文进行对照,就能发现自己读懂多少,哪里读懂了,哪里有疑惑。


下面我们一些例子来进行说明:


《经济学人》在曼德拉逝世后写了一篇社论报道Invictus, 文章对曼德拉的评价非常客观,值得一读。

 

文章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句子:  


第二段开头第一句的大意是“但是,当把他的这些缺点——以及南非在他退休之后的沉沦——置于他的全部成就的光芒之下时,它们就显得黯然失色了”,这是一个写得很棒的对比句型。句子中的 pale into insignificance 是一个短语,意思是“相比之下微不足道,相形失色”,set against 则表示“与…作对比,把…放在一起考虑” 

写作论证时可以借鉴'...pale into insignificance when set against...'这个句型,比如阐述无人驾驶技术的好处时可以说: 

The shortcomings of self-driving car pale into insignificance when set against the great benefits it will bring to us --a plunge in road accidents and less pollution. 

on an emotional roller-coaster

 

形容人的情绪起伏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比如可以用 oscillate/fluctuate/seesaw/up and down

1.He oscillated between happiness and  despair.

2.Her attitude towards me oscillated/fluctuated between friendship and hostility.

3.His mind seesawed between hope and despair all through those weeks.

4.She's been very up and down since her husband went into hospital.

 

在《经济学人》的特别报道 Founder's Blues 中出现了一个表达:  

对于创业公司CEO每天面对的巨大压力,文中有一个很生动的描述,'on an emotional roller-coaster ',心情像在坐过山车一样,各种跌宕起伏。roller coaster 除了可以表示过山车外,还可以表示情况的起伏不定,如: 

1.Share prices have been on a roller coaster these last few days.

2.Steve Jobs was revered by many not only because of his strategic vision and showmanship ,but because of the roller coaster life he experienced. 

'In the morning you feel everything is on the right track and in the evening everything seems in the gutter' , on the right track 是指处在正确的路线上,in the gutter 则是指处于糟糕的状况中,两者刚好形成对应,很有对称感。

 

在这里,整理了36篇《经济学人》文章,内容涉及商业、科技、金融、时事等方面。每篇文章都分四大板块:a、中英文对照文稿;b、背景知识扫盲;c、英语好词好句收集;d、好词收录。


节选其中的一篇《印度能成为大国吗?》


《经济学人》36篇文章:中英对照 背景扫盲 好词 好句,部分标题截图:

《经济学人》36篇文章:中英对照 背景扫盲 好词 好句,已经全部做成了彩蛋,彩蛋获取方法见文末。

说明:不断复习这36套文档(文档可以打印出来随身携带),吃透这些词语的解释和用法,最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精读《经济学人》的方法。


干货三:2016年-2018年1000套《经济学人》精选文章(中英双语文本 MP3音频),让你的英文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经济学人》文章的特点是词汇量大,生词多,这个特点也决定了它是极佳的精读材料。


事实上一篇1000词左右的文章可以整理出30-50个生词,如果每天能够吃透一两篇文章掌握所有单词的话,你的词汇量增长将会非常可观。而且结合语境的记忆效果也非常好,容易转化为积极词汇。比如我们可以现学现用,很容易地造出像”I had difficulty getting any details. He wasn't very forthcoming=[he wasn‘t very helpful ].” 这样的句子出来。


对于精读文章,我们整理了2016年-2018年1000套《经济学人》精选文章:中英双语文本 MP3音频。


我们可以在每天的精读结束后合上文章,精听刚才学习的内容,在听的过程中会不断重现刚才的知识点,也能够借此锻炼听力。


整篇文章我都精读过了,为什么有些地方还是听不懂?这时候你就要回去寻找哪些地方听不懂了。为什么听不懂,是单词读音不熟悉还是连读略读没听出来?通过这样不断反馈提高,直到能顺利听懂为止。这种精读法最大的好处是效率非常高,能够很好吸收阅读材料的精华。与其囫囵吞枣去读大量的文章和小说,不如静下来寻找适合自己的材料,好好做精读。


事实上用这种方法读《经济学人》,只要能够坚持,按每天积累30个生词计算,半年时间可以积累接近5000个生词了,这足以使你的英文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以其中的一篇为例:


音频:


课本这么贵为啥哩 来自大家都爱学英语 01:40

中英文本:

Higher education——Why textbooks cost so much
更烧钱的教育:课本这么贵为啥哩
It's Economics 101
经济学入门第一课
STUDENTS can learn a lot about economics when they buy GREg Mankiw's “Principles of Economics”—even if they don't read it. Like many popular textbooks, it is horribly expensive: 292.17 on Amazon. Indeed, the nominal price of textbooks has risen more than fifteenfold since 1970, three times the rate of inflation.
当学生们购买Greg Mankiw写的《经济学原理》,他们可以学习很多经济学知识—即使他们只买不读。如同众多流行教材,它贵的离谱:在亚马逊上要花费292.17美元。确实,课本的虚价从1970年开始疯涨了15倍,是通货膨胀率的三倍。
Like doctors prescribing drugs, professors assigning textbooks do not pay for the products themselves, so they have little incentive to pick cheap ones. Some assign books they have written themselves. The 20m post-secondary students inAmericaoften have little choice in the matter. Small wonder textbooks generate megabucks.
正像医生们开的药物那样,教授们布置的这些教材并不用他们自己付钱,因此他们对于挑选廉价教材没有太多动力。一些人吩咐学生买他们自己写的书籍。美国两千万的高年级学生经常在这件事上没多少选择。课本产生巨大效益也就不足为奇。
But hope is not lost for poor scholars. Foreign editions are easy to find online and often cheaper—sometimes by over 90%. Publishers can be litigious about this, but in 2013 the Supreme Court ruled that Americans have the right to buy and resell copyrighted material obtained legally. Many university bookstores now let students rent books and return them. Publishers have begun to offer digital textbooks, which are cheaper but can't be resold. And if all else fails, there is always the library.
但是贫穷的学者们不会丧失希望。网上很容易找到国外版本,而且往往更便宜,有时候价格能低到将近一折。出版商们对此怨念不已,但是2013年最高法院裁决美国人有权购买或重卖合法占有的合法出版物。许多大学书店现在准许学生租借书籍并到时返还。出版商们开始提供电子版教科书,这种更便宜但是不可出售。而且如果所有方法都失败了,图书馆永远对你开放。


2016年-2018年1000套《经济学人》精选文章:中英双语文本 MP3音频,资料部分截图:


2016年-2018年1000套《经济学人》精选文章:中英双语文本 MP3音频,已经全部做成了彩蛋,彩蛋获取方法见文末。


干货四:2016-2018年,155本《经济学人》(PDF MOBI EPUB MP3),从“学”语言,到“用”语言


我们学英语最终的目的其实是将英文作为获取信息,与世界交流的工具。很多人学语言最大的误区是:永远都在“学”语言,但却不敢在“用”语言上迈出一步,结果就导致学了十几年英语只会用来考试。同样,我们读经济学人的目标也是能够通过经济学人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学会去赏析经《经济学人》文章的语言美,而不仅仅是把它当成学英语的一个材料。


举个例子:

The pre-modern marauders of Islamic State (IS) rampaged between Iraq and Syria, and Russian forces dismembered Ukraine, as if borders were elastic lines rather than fixed frontiers. 读到这里有没有一种“哇,写得真牛逼“的感觉?是的,最后一句的比喻写得太棒了,把国家的边界比喻成橡皮筋,可进可退,可伸可缩,借此来讽刺IS和俄罗斯随意入侵别国的行径。


再举个例子,“用户的喜好决定产品的成败”用英文怎么说?

Customers’ preference determines whether products are successful or not. 似乎不是很满意。之前写中国消费者的文章中出现过一句话'Their likes and dislikes make or break products. ' 句子够简单吧,但写得非常有水平。用“likes and dislikes”来代替'preference ',用'make or break' 来代替'success or failure ',非常巧妙,而且整个句子读起来还很带感。原来还可以这样写。


《经济学人》的时候只要多留意就会经常发现这样的句子,下次碰到时可以找个本子专门收集整理起来,日积月累,灵活应用,相信你的语言理解与应用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2016-2018年,155本《经济学人》(PDF MOBI EPUB MP3),资料截图:


每本《经济学人》都含有四种格式:MP3音频 PDF英文文本 MOBI EPUB

2016-2017年,104本《经济学人》(PDF MOBI EPUB MP3),已经全部做成了彩蛋,彩蛋获取方法见文末。


以上介绍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经济学人》精读法”。但这个方法是开放的,它不仅仅限于《经济学人》阅读,你可以把它应用到读其他外刊,读小说,甚至是教材学习上。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理想的学习材料应该满足“i 1”的原则,即你的英语水平为i ,选取的阅读材料难度为”i 1”,阅读材料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同样,这个方法还可以继续扩展,比如可以结合文章音频做口述总结锻炼口语和听力,积累文章经典句式提高写作水平等。《经济学人》可以挖掘的学习方法还有非常多,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坚持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