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力学名词释义(14)】倍频程

 吕康悠然 2019-01-30

什么是中心频率和带宽?

人耳听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到20k Hz,在声音信号频谱分析一般不需要对每个频率成分进行具体分析。为了方便起见,人们把20Hz到20kHz的声频范围分为几个段落,为了便于测量和分析,也为了测试仪器设计和制造的可能性,将其以频率范围划分成若干个连续频带,每个频带成为一个频程。频程的划分采用恒定带宽比,即保持的上、下限之比为一常数。实验证明,当声音的声压级不变而频率提高一倍时,听起来音调也提高一倍。每一个频带的上限频率fi2 (最大频率)和下限频率fi1(最小频率)遵循以下关系:

fi2=2n ·fi1

fi2:第i个频带的上限频率

fi1:第i个频带的下限频率

n:倍频程数,n=1,1/2,1/3,1/12等

每一频带的上限频率和相邻的下一个频带的下限频率相等,这叫做邻接条件,即

fi2=fi+11

各个频带在频率轴上的位置,用该频带的中心频率fi0 来表示 ,它定义为频带上下限的几何平均值:

fi0=√fi1·fi2

频带带宽Bi定义为上、下限频率之间的频率跨度:

Bi=fi2-fi1

由上述的式子可得:

fi+10=2n·fi0

可见,各频带的中心频率也满足倍频程关系。当倍频程数n确定后,比例带宽即Bi/fi0是一个常数。

按照以上的规律划分的频带称为n倍频程,即1倍频程(简称倍频程)、1/2倍频程、1/3倍频程,按此原则设计的带通滤波器组称为n倍频程式滤波器。在音乐学中,1倍频程被称为八度,两个同名音符之间的频率是双倍的,即频率每增加一倍,音高就增加一个倍频程。

在噪声和振动测量中,1倍频程和1/3倍频程较为常用。其中,1/3倍频程是使用的最多的,因为其频带划分更接近于人耳。在声学中,1000Hz是很重要的,在名词解释等响曲线中(详见【听力学名词释义(1)】等响曲线)就将其作为响度级——方的基准频率。因此,规定了1000Hz为声学测量中所用频率系列的基准频率。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推荐,1/3倍频程的中心频率为:

f0=1000·103n/10Hz,n=0,±1,±2,±3……

表一为我们常用的1倍频程和1/3倍频程的中心频率和带宽。由表一可见,随着中心频率的增大,带宽也增大。

表一 1倍频程和1/3倍频程的中心频率和带宽

倍频程在听力学中应用:

  • 纯音听阈测试中,测试频率点常采用1倍频程频率,特别情况下,选择增加测试1/2倍频程频率点:相邻倍频程点间的听阈值相差≥20dB HL;测试噪声性听力损失时,在2kHz和4kHz之间增加测试1/2倍频程频率3kHz点,4kHz和8kHz之间增加测试1/2倍频程频率6kHz点。

  • 背景噪声测量:因为给予不同频率的声信号时,起掩蔽作用的并不是房间内的所有噪声,而是测试信号所在频率的临界带宽(详见后续【听力学名词释义】)范围内的噪声。因此,了解一个隔声室的隔声效果是否够好,就需要要用具有倍频程测量功能的声级计来测量环境中1/3倍频程声压级或倍频程声压级即可,然后将测得的数值与国家标准(GB/T16403-1996)规定的最大允许环境声压级比较,对照是否符合标准。

参考文献:

[1]周传德主编.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2]《电子工业技术词典》编辑委员会编. 电子工业技术词典 基本电子线路[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7

[3]王永华,徐飞主编. 诊断听力学[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