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

 木香草堂 2019-01-30

[四川古镇行----尧坝古镇]

                                                  【俩老伯的不同生活】

       首先必须要说明的是,由于粗心竟将记录两位老伯姓名及概况的几张纸(那天没有带本临时要了几张算草纸代用)丢失了,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虽然翻遍了可能藏存的地方,而且绝对在家里的某一处可就是找不到,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百般无奈之中本着“坦白从宽”的原则对自己的“过错”进行了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并深挖灵魂深处的粗心大意之根源,同时向关心我的广大博友及人民群众下决心保证今后绝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这对曾做过N年新闻摄影老记的人来说是绝对不可原谅的过错,虽说十多年前早已从商没摸过相机。如今闲职在家玩相机也只是玩个心情,积累素材的同时了解民风民俗罢了,并没有什么采访的任务,也就用不着在博文里做深入的报道。但说起来这还是很丢份的事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嘿嘿,好在博客里是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拍自己想拍的片子。之所以在博客中写出这事来一是给自己的粗心所带来的不便提个醒,二是给自己一个教训类似的错误不能再犯了。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A:右侧的老伯整天忙于编篓,我见他时他正赶编一新竹篓,因为第二天是赶场的日子,编好的竹篓只卖二十元左右......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一个竹篓对这位老人来说是要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才能编好它,......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B: 左侧的老伯看到他时就见他写字,走过去一看便让我吃惊,他是用毛笔书写而且字写的非常漂亮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在翻拍他写的文稿自转里得知他姓谭......
       从下面这张图片里的老街再前走几十米你就会看见这门对门的两位老伯,他们忙于各自的事情,虽然门对门却很少搭话。看样子他们年龄上差不多,生活方式上却有很大的不同。一个是自己上山砍竹编背篓卖,一个是不停的写字并可代人书写家信和其他文案。走到这里我停了下来,由于丢失了采访他们的那张资料我只好将右侧编竹篓的称“竹”老伯。之所以留在这里观察两位老伯的生活,一是看“竹”老伯每个只卖二十元左右的竹篓编一个需要多长时间。再一个就是看有没有人来找潭老伯代写书信,等了好久虽没见有人来请他代笔,不过这老伯可是用传统的毛笔写小楷,而且字写的非常好让我敬佩!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沿这条老街前行到转弯处就是门对门过着不同生活的两位老伯。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A:刚见他时他正在用宽一点的竹条打底。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A:筐的底层是要承重的、也是关系到整个竹篓好不好看和耐不耐用,他对我是这样解释的......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A:我说你忙你的,我算一下你编一个筐得用多少时间......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A:他并不管我而是忙他的工作,有时也有左右邻居过来拜访,虽然他与来人聊着天手可没闲着......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A:筐底打好后就可以用细竹条编筐身了......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A;同上......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A:这样的活是很要力气地......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A:同上.....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A:同上......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A:筐不但要编的紧,装东西不能散坏,而且还要用不同色调的竹条编出层次来才好看......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A:这活不是好干的,有时要用砍刀将竹条削细削光滑,被竹刺扎手是经常的事......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A:每一个竹背篓只卖20元左右,买的人要不停的翻来覆去查看结实不......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A:到了傍晚这个竹筐终于封了顶,所用的时间是一个白天......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A:那双用力的手......

 在看他编篓的同时我不停的到对面去看谭老伯写字,并与他有一句没一句的聊起天来......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B:谭老伯见我拍摄他,抬头看了我一眼并调整好坐姿......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B:看见他写好的我用相机翻拍了下来,他见我翻拍便对我说这是废稿,你要的话我给你一完整的......虽然他给我的那家张文稿连采访的资料丢失,但从这翻拍的文里多少能了解点他的情况,写的都是繁体字喔,各位看官,能看明白不?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B:古镇里的老人多半是吸烟的,我递给了他一支烟并为他点上了火,他吸了一口后再看看手中的烟说好烟呀,接着便铺好纸张接着写了下去。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B:他从楼上拿出以前写好的文稿给我看......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B:谭老伯的老伴很心痛他不停的写字怕累坏了他,但又没办法只好由他去写了......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B:我对她说谭老伯的字写的非常好,现在很少见到有人用毛笔写东西了,听到我这样去说,谭老伯的老伴也很高兴,从这里能看见对门的"竹"老伯还在不停的工作......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B:其实谭老伯很善谈......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B:谈起书法,谈起过去他有点手舞足蹈像个孩子,他说他小时是念过私塾、上过学堂的人......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B:怕我看不明白繁体字还一一的给我讲解他写的文稿。
 

尧坝古镇--那街、那屋、那里的乡亲(3)[原创] - 老哥蓝海 - 老哥蓝海

 B:谭老伯写字用的砚台就是一只瓷碗,这一天我不时的到外面逛了一圈回来后见他还是在写,累了就起身吸口烟,走一走,歇过后又见他俯身写了起来。而另一侧的“竹”老伯也是不停的在编竹篓,两个人都是在忙各自的事......
       两位老人的经历不同,一是靠手艺生活,另一个靠文养身,虽然日子过的是平平淡淡但同样是很充实,其实平平淡淡才是真。我想这样的一生也没什么不好,在古镇这样的老人很多很多,晚年他们不求别的,只求能讨一宿三餐温饱平淡的生活,相对那些为了利、为了权、恨不得这世上一切都归自己玩了命的那些俗人来说、一宿三餐温饱平淡的生活有什么不好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