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非常流行一个词,“高级感”。我也跟着蹭热度跟大家讨论一下珠宝的“高级感” 宝石有多种品类,极具品类特质为美。 比如,钻石的特点是璀璨,火彩好为佳; 翡翠的特点是灵韵,种老水足为佳; 彩色宝石的特点是色彩,色正彩艳为佳; 珍珠的特点是莹润,光强浑圆为佳。 但有时候, 大部分商家并不是都有实力和耐心去教育客户, 只会把最浅显的展现出来, 所以我们常能见到满柜台充斥着: 满绿却干涸的翡翠,无暇却像鱼目的珍珠, 台面大却漏光的钻石,干净却灰暗的彩宝。 这些美吗? 可能刚开始看起来觉得美, 直到有一天双眼真正见到了好货, 才会明白什么是宝石的“高级美”。 人也是类似的。 某些人第一次见的时候感觉非常美, 但脑子里回想却记不住。 有些乍一看不是很惊艳, 但越看越美,印象越来越深。 我忍不住想,什么是人的“高级美”? 工业革命后,近代东方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所有的审美都趋向西方,“崇洋”。 西方人的长相特点是“雕塑感”,性格是“张扬”。 东方人的特点是“平面感”,性格是“内敛”。 本来我们长得就不是双皮大眼高鼻金发, 但偏偏要去追求这样的西式美, 网红脸的流行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虽然,这也是一种美, 但看久了好像有一些乏味。 高级的美,可能就和宝石一样, 是极具该种类特点的。 比如我们说,章子怡的脸就是一种“高级脸”, 因为它代表了东方女人的特质,清淡与克制。 美得很东方,很高级。 但网红的美就像合成宝石一样, 颜色浓郁,干净无暇,比拍卖封面的千万拍品还要完美。 但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太追求西方化,以至于失去了一些特点。 东西方文化也对珠宝有不同的偏好, 西方喜爱钻石、彩宝, 它们璀璨、艳丽、锋利、夸张。 西方人喜欢的珠宝作品也是Drama的,充满戏剧性。 东方喜爱珍珠、翡翠,它们润泽、淡雅、柔和、含蓄。 ![]() ![]() 东方人喜欢的珠宝作品也是安静的,隐逸的, 带有禅宗的意味。 ![]() 与文化喜好相同, 西方人也适合佩戴钻石彩宝,东方人更适合佩戴珍珠翠玉。 ![]() ![]() 珠宝作品中,东西方同样存在“高级美”, 高手会让你感受到“意境”和“感情”, 这种超越表象的就是“高级美”。 比如说,表现自然的花朵, 下面这个是及格作品,表现出了花的形态。 ![]() 这是西方的高级作品,用彩色宝石丰富的色彩,舒展的花瓣,表达出了生命的灿烂。 ![]() 这是东方的高级作品,用蜷曲的花瓣和凋零的叶蔓,表达出了四季流逝,孤独萧瑟。 ![]() 再更高级的,会创造一种“惊喜”。 比如说,我们看到的钻石往往是四爪/六爪/包镶, 但JAR的这件作品,呈现了一种特别的镶嵌方式:“缠绕”, 这种镶嵌赋予了作品惊喜, 让我们知道,原来钻石还可以这样镶嵌。 同时,增加了一种“羁绊压抑”的人性情感。 ![]() 日本Tasaki的Curiosity系列给予了一种“意外”, 圆润的珍珠看起来温柔优雅,原来加上尖利的爪牙, 看起来就如此危险。 ![]() 希望大家在购买珠宝时, 不要一味跟风,盲目跟风 而是要去了解自己的风格,理解珠宝的高级美。 毕竟珠宝是非常私人的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