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商品与服务质量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技术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可持续性是高质量发展的最高层次,实现人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终极关怀。据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路包括以下方面:
1.提高效率。一是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在要素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要素配置结构,使要素和资源配置到生产效率较高的领域和环节,以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二是提高生产创新效率。也就是通过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的方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使生产体系产出效率更高、生产模式更新、成本控制更好。三是提高市场组织效率。搭建良好的交易平台,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优化制度体系和管理体制,使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更强、交易空间更大、竞争效率更高,从而促进市场组织效率的提升和收益增加。
2.优化经济结构。要从总量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使我国新时代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区域结构等不断优化。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坚持优化存量和扩大增量并重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结构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壮大现代服务业并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行,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二是优化区域结构。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建设思路,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对于优化开发区,要强化对经济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考核。限制开发区,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核心,强化生态功能的保护和对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考核。重点开发区域,要实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优先的绩效考核。传统农区,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发展基础好的城市区域,要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增强辐射带动力和区域竞争力。三是优化城乡结构。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格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在此基础上,走城乡一体化道路,把城市和乡村融合起来,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3.培育新动力。在高质量发展中新动能的培育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由依靠要素驱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标志的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加快推进,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唯有创新才能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与产业变革。二是从旧制造模式转到新制造上来。新制造是以智能化、大数据、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所促成的智能化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与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需要在新的技术应用、新的制造模式、新的商务服务上实现新的发展。三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消费拉动为主转变。拥有消费大市场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潜力,因此要注重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为主转变,以消费驱动投资转型,以消费来调整经济结构,使消费结构升级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四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型消费需求正在快速增长,服务型消费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狄英娜 李民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