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细支气管炎症状

 长春小中医 2019-01-30
毛细支气管炎有时可造成流行,70年代在我国南方农村曾先后发生过3次在流行,80年代在山西运城地区,90年代在北京,天津地区流行,70年代初在南方流行时,对本病尚缺乏认识,当时病名不一,病原不明,后经卫生部组织全国协作对流行进行监测和研究,方定名为“流行性喘憋性肺炎”。

为了确定其病原,医学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在1997年成功地分离到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的病原一呼吸道合胞病毒,并鉴定出流行的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A亚型,这对今后制作有效疫苗,预防毛细地支气管为的流行提出了重要依据。

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

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副流感病毒之某些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本病,最近发现人类偏肺病毒(HMPV)也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体。

毛细支气管炎的病理生理:

1、发病机制

研究较多的是免疫学机制,几个事实可以表明在RSV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中存在免疫损害:

①恢复期的毛细支气管炎婴儿的分泌物中发现有抗RSV IgE抗体;

②近来对感染RSV的婴儿与动物模型的研究表明在RSV感染时有大量的可溶性因子的释放(包括白介素、白三烯、趋化因子)导致炎症与组织破坏;

③经胃肠道外获得高抗原性、非活化的RSV疫苗的儿童在接触野毒株RSV时比对照组更容易发生严重的毛细支气管炎。

目前认为具有过敏体质者,发生RSV或其他病毒感染时,更易于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日后发生反复哮喘发作,甚至效果哮喘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2、病理

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和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粘膜下充血、水肿和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毛细支气管狭窄甚至堵塞,导致肺气肿和肺部不张,出现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

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体征:

本病仅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多数在6个月以内。喘憋和肺部哮鸣。呼吸困难可呈阵发性,间歇期呼气性哮鸣消失,严重发作者,面色苍白、烦躁不安,亦口周和口唇发绀。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可无热、低热、中度发热、少见高热。体检发现呼吸浅而快,60—80次/分,甚至100次/分,伴鼻翼扇动和三凹征;心率加快,可达150—200次/分,肺部体征主要为喘鸣音,叩诊可呈鼓音,喘憋缓解期可闻及中、细湿罗音肝脾可由于肺气肿而推向肋缘下,因为可触及肝脏和脾脏。由于喘憋,PaO2降低,PaCO2升高,SaO2降低而致呼吸衰竭。本病高峰期在呼吸困难发生后的48—72小时,病程一般约为1周至2周。

以上是关于毛细支气管炎的一些情况,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此病好发于小儿,家长朋友应注意了解。

疾病预防

要注意小孩的冷热,不要穿得太热,要让他有适当的耐寒锻炼。气温较高,不要只想着怕小孩冷,而更重要的是随时要注意不要让小孩热着了,免得汗湿衣服更容易感冒。如果孩子感冒,要尽可能早的给点药治疗,不要延误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