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可急可缓。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也可忽然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干咳,以后渐有支气管分泌物。婴幼儿不会咯痰,多经咽部吞下。症状轻者无明显病容,重者发热38~39℃,偶达40℃,多2~3日即退。感觉疲劳,影响睡眠食欲,甚至发生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年长儿再诉头痛及胸痛。咳嗽一般延续7~10天,有时迁延2~3周,或反复发作。如不经适当治疗可引起肺炎,白细胞正常或稍低,升高者可能有继发细菌感染。身体健壮的小儿少见并发症,但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呼吸道畸形、慢性鼻咽炎、佝偻病等儿中,不但易患支气管炎,且易并发肺炎、中耳炎、喉炎及副鼻窦炎。 毛细支气管炎以6个月左右大的婴幼儿居多。主要表现是:婴幼儿患上感后二三天,出现持续性干咳和阵发性喘憋。当喘憋发作时,患儿的呼吸增快,伴有呼气时间延长和呼气性哮鸣音。病情常在喘憋发生后的二三天加重,表现脸色苍白,口周发青,烦躁不安,呻吟不止等。重者可合并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病死率为1%。 “毛支”一个突出特点是:患儿喘憋在早晨起床后和夜间睡觉时加重。针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的昼夜节律特点,采用“时辰疗法”,即时间治疗学方法为宜。在患儿晨起和睡前进行一日二次的给药,这与一日一次静滴或一日三次口服的传统疗法有所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