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频发,家长应小心护理

 长春小中医 2019-01-30
典型的毛细支气管炎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2日~3日后,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热,体温以中,低度发热为见,发作喘憋为其特点,病情以喘憋发生后的2日-3日较严重,喘憋发作时呼吸明显增快,可达每分钟60次~80次以上,并伴有呼气延长和呼气性喘鸣。

重症患儿明显表现出鼻煸和“三凹征”(即吸气时出现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上腹部凹陷),脸色苍白,口周发青,或出现紫绀,患儿常烦躁不安,呻吟不止;病情更重的患儿可合并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大部分病例治疗后均可缓解,极少发生死亡。

专家提醒: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易被家长忽视,而不规范治疗,日后易发展为哮喘。

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多见于2岁以下特别是1至6个月的小婴儿。此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刚开始症状类似感冒,家长多容易忽视,继而夜间喘息加重,肺部听诊有喘鸣音。

并且,毛细支气管炎是哮喘的危险因素之一,多数患儿经正确治疗后可迅速恢复,但约有30%~40%的患儿可能反复发作,甚至发展成小儿哮喘。因此,孩子一旦被诊断为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家长就应引起重视,积极治疗,以减少发生哮喘的可能。

毛细支气管炎已到了发病的高峰期,家长应小心护理。由于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而小儿呼吸道狭窄,呼吸道纤毛防御功能差,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口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家长外出回家后要先洗手再接触宝宝,室内要及时开窗通风换气,一旦发现孩子咳嗽、喘息,应及时就医。

小儿发病后应及时送医院治疗,由于毛细支气管炎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故发病早期一般不需用抗生素治疗。如发病后期怀疑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用抗生素治疗,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概括为“镇静止咳”,此外,良好的护理也很重要,尤其注意不要打扰患儿,使之安静休息,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补充足够低水分,重症患儿可配合雾化吸入,并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也可用中药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