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美 , 美的可不止杭州西湖 , 有着千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南端正在焕发着新意。魏晋时,杭州逐步崛起,至隋唐兴盛。隋炀帝开通京杭大运河,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让杭州一下子成为天下交通枢纽。
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拱墅区湖墅街道,在京城大运河大关桥至江涨桥的东岸,自北向南分布有沙河弄、仁和仓北弄和南弄、香积寺巷等传统街巷分布,是杭州历史风貌尚存的老街区之一,它曾是 " 十里银湖墅 " 的中心区域。遐想乾隆下江南时,就见证过当年的繁华。
《拱墅自古繁华》 吴理人
如今的大兜路以翻新后的香积寺为核心,保留有香积寺石塔、国家厂丝储备仓库等文保单位、以及大量清末民初风格民居建筑,成为了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居住、文化、旅游、休闲、商贸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体现运河南段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典型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木结构、青石板,街道两侧还保留着百年前的米店、茧行、布庄、孵坊、酱园等店铺的模样。回想旧时居民在河埠头洗衣淘米的情景。
白墙黑瓦,交错纵横,一边是清末民初的怀旧建筑,一边是在柳树下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运河。
新年前后,于运河边快走,说不定来年就会 " 走运 " 哦。
香积寺
香积寺西靠大兜路,始建于北宋年间 ( 978 年 ) ,曾是大运河湖墅地区著名的寺庙。当年大运河船只往来繁忙,这里是杭嘉湖一带信教群众从运河到灵隐、天竺朝山进香的必经地,素有 " 杭州运河第一香 " 之称。
寺庙主体为铜式建筑,铜墙铜瓦,瑰丽庄重。站在香积寺广场上,就着运河吹来微风,见双塔光影交错。
香积寺寺内主供大圣紧那罗王菩萨,是国内唯一供奉监斋菩萨的寺庙,也是杭州人口中的 " 灶侍菩萨 "。既然供奉的是 " 监斋菩萨 "," 素斋 " 自然是寺内的一大特色。杭州民间也流传着吃斋会变美的说法。
" 香积 " 又谓僧家之食厨或供料,盖取 " 香积世界香饭 " 之意也。这里的素面最出名,很多市民都对鲜菇青菜面赞赏有加。在清净淡然的环境下进食,更觉禅意。
契弗利酒店
夜晚在大兜路漫步,初见门口挂着红灯笼的契弗利酒店,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由国家厂丝仓库改造而成,沿袭了运河航运仓储古建筑群的风格,独特的开放式设计将人文景观与运河景色合二为一。
沿着长玻璃穹顶走进酒店,周围的建筑充满着历史气息,仿佛在旧工业时代中穿梭。
当天色渐暮,大红灯笼亮起,映照着古色古香的建筑物。桂香徐来,水声拍岸,这不正是这个南宋古都闲适生活的画卷吗?
江南驿
江南驿,这个名字听着就有种侠义气概。老板娘特立独行的性格,想必了解过她家的人都有耳闻。十几年前,她和另外两个合伙人用积蓄在四眼井开出一家青年客栈,随后为客人提供店内餐饮,由此拉开了名店 " 江南驿 " 的序幕。
老板娘曾在全国各地游学吸收厨艺,中间还去东南亚学习了一整年。因此,江南驿的菜也融合了天南海北的特色,加上对香料和调味汁的大胆使用,鲜爽直接,风格自成一派。江南驿的第一号招牌菜椒麻鸡风靡多年。三斤多重本鸡加花椒、辣椒、大葱、大蒜、生姜等香料炮制,做得熟、烂、鲜、香。
最后来上满满一份黑糖炒年糕,撒上杭州特色干桂花,香甜软糯。
入夜,漫步在沿河的游步道,两岸灯光璀璨,水中灯影徘徊,营造出一幅幅 " 十里银湖墅 " 的独特夜景。
梁思成先生的高足罗哲文曾为运河申遗说过:我们不过是大运河千年历史中某个搭船走一段的人,是个过客。只见河上不时有挂着红灯笼的漕舫船驶过,为夜运河增添了一幅动态的 " 水墨丹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