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择校困境:公立or国际?国内or国外?来自俞敏洪的建议

 埃达 2019-01-30

选择公立学校,还是国际学校?这是很多家庭遇到的教育选择题。


国际学校注重兴趣培养,可以减少孩子刷题,而且从小锻炼英文,对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提供长远的帮助。但国际学校会不会影响孩子的中文功底?自由教育培养出的孩子能否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新东方集团创始人俞敏洪结合自己的育儿经历,对家长提出了一些建议。


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女儿今年22岁,儿子今年16岁,他们或多或少在国际教育环境当中长大。做父亲的过程,是一路给孩子的教育寻找出路的过程,也是一路在中西方文化中间进行挣扎的过程。所以我就从孩子最小的时候开始讲起。



1

孩子小时候应该在国内长大

还是国外长大?


这是家长经常问的问题之一。


从我本人来说,最开始我认为我的孩子应该到国外长大。因为我发现我学了这么多年英语,从高考开始学英语,北大学英语,北大出来当老师教英语,到现在还没有那么好,跟西方文化有隔阂。我认为我孩子应该在西方文化当中长大,很自然对西方这一切就会比较接受。为了避免我的孩子长大了跟我一样英文不行,最后对西方社会不熟悉,我就送出去了。


我女儿生在国内,幼儿园开始在加拿大,高中毕业后又在美国上大学。我儿子是出生在加拿大,一直长到了11岁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了我教育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倒过来了——我发现两个孩子对中国的了解非常差。


他们长大以后学中文难得不得了。让他默写词,看了以后记住了,第二天又忘了。你让他抄一百遍,对国外长大的孩子来讲完全不可能有这种耐心。因为我知道他们的中文能力不能少,所以我从小就教他们,教了忘,忘了再教,结果发现他们在忘与教之间。


我儿子今年高一,相当于十年级,我教了他十几年中文了,平均每个礼拜至少两个小时。现在回国几年以后,中文当然有长进了,但是相比之下,大概就是小学三年级的水平。原因就是中文是一种在你熟练之前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没有办法。


第二个原因,我发现国外长大的孩子回到中国来的话,中国文化要学好久。你有没有发现很少有老外变成真正的中国通,并且在中国社会中混得出人头地,对中国文化非常了解?这样的人非常少。我儿子回来四年了,面对他们班的中国孩子,完全不知道怎么打交道。


我女儿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回到中国,有那么多亲戚朋友宠她,她觉得在中国好。我说你就待在中国吧,她就待在中国了。待了一年,我就把她放到中国普通的公立学校里学习,她中文就跟不上。我说你要跟,反正无所谓,一年以后还要到国外。一年以后,虽然她的中文也没有多好,但她的作文居然被老师当做范文朗读了,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国外教孩子写作文的时候,你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你写得好玩就行。


我女儿那篇作文被老师当做范文,就是因为她写的是我们家的事情,写她的弟弟:“我的弟弟才两岁,每周弹钢琴他要跟我抢着弹,我就特别烦。有一次我就把弟弟抱起来,放在钢琴上。我的弟弟用脚踩钢琴,踩出了没有调子,但是我听起来是最美的舞蹈,这样我和弟弟玩在一起。”


后来我意识到,如果说孩子非要在西方和中国的环境当中挑一个长大的话,我强烈建议把孩子放到中国。



2

选公立学校还是国际学校?


在中国长大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选择中国的传统学校,还有一个是选择国际学校。


几个朋友找我要给出建议,我说至少要在中国公立学校上到小学四年级,这样的话他的中文基础就有了。在中国的家庭里面,平时周围的小朋友都是中国孩子,所以中国文化里面的东西,在这个环境当中长大自然就理解了。


为什么至少放到四年级为止呢?就是为了中文。如果你不放到这个环境当中,让孩子上国际学校,请个中文老师在家里教,haiz基本上作文写不好。


为什么我要尽可能鼓励孩子把中文学好呢?因为我知道他们对西方语言和西方文化的了解没有问题,但是对中国文化的语言了解非常有问题。


我们的孩子未来的舞台绝对不是美国舞台,也绝对不是中国舞台,而是中国和西方紧密结合起来的舞台。


他们必须有这样一种本领:当中国经济萧条找不到工作的时候,在世界其他地方都能找到工作;世界萧条的时候,他们回到中国也随时随地可以找到最顶级的工作之一。先不说创业,先说工作,因为大部分同学不可能每人出来做一个公司,都变成上市公司。但是找到一份顶级的工作,就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自由,这是毫无疑问的。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把中文和英文同时学好,也需要我们同时理解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


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假如我现在还有一个孩子,那么我一定是让他在中国的公立学校至少先上到四年级,但是10岁以前的阶段我在家里教他英文,只要教听力和口语就行了。英文不需要教什么语法,也不需要教写作,10岁以前的孩子写作逻辑性根本没有。听力能力是在口语能力之前的,你会听了慢慢就会说。


公立小学四年级以后,孩子就太累了。五六年级开始为升初中考试,到了初中,如果以后在中国不上国际班,就要为升最好的高中考试,这个对家长来说压力特别大,尤其你孩子的水平是中等的话。这时候家庭条件好的话,我建议选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的好处在于,学习相对来说比公立学校更加人性一点,尽管到了高二高三国际学校的竞争也很激烈。我的儿子每天晚上学到12点,早上6点起床。跟不上的话,申请美国和英国大学就没有一点信心。


当初我们开始创办新东方的时候,中国很少有人考GRE,当初满分2400,你考1800哈佛就要了。后来发现有GRE成绩,美国好大学就要,中国大学生蜂拥而至去考GRE,新东方就发财了,我就成了京城第一名师。紧接着2400的满分出现了,2380分没什么了不起,2350分就是低分,大家蜂拥而至到新东方学习一段时间,出现几百个2300分以上。


但是美国大学总共加起来只能录取这么多人,最后本来前两年1800分都可以进哈佛,现在2300分以下一点戏没有。中国学生挤压挤压,最后把所有的精力能力用到了几门考试上面,考试通过了,上了名牌大学,最后人傻掉了。 



3

比顶级学校更重要的事


我想说两个“要”:


第一,不要跟别人比,要跟自己比。

第二,保持自己的上进心态,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但是一定要把自己走得非常好,过得非常好,让自己的人生事业包括创业变得有可能成功。


不管国内国外,不管是在国际还是在美国、英国,有一点记住,你不要追求所谓的顶级名牌学校,你要追求的是两个。


第一,仔细分析我这辈子对什么感兴趣,我最喜欢干什么,也许30岁才清楚,但是至少现在开始想。比如说你喜欢绘画,你非要学物理,挺扯的,也许你发现你绘画有天赋,人真的有天才的一面,我们很大程度上把所有人天才的一面都抹掉。


第二,界定自己的爱好和兴趣,绝对比你上什么大学重要,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爱好兴趣。不能说你喜欢这个,这辈子找不到工作,如果你的孩子喜欢打游戏,并且喜欢研究游戏背后的原理和特征,那ta有可能成为一流的游戏设计专家,只要设计成一个游戏,就是亿万富翁。你的孩子喜欢画画,你让他学英语,也是很扯的事情,发生过很多这样的事情。


人生一辈子两个悲剧:一辈子没有自己喜欢的事情;一辈子没有喜欢的人。请大家记住,不管怎么样,要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工作陪你一辈子,爱好陪你一辈子,找自己最喜欢的人,不管尝试多少次,把这两个喜欢界定了,人生有没有钱都幸福。


每个爱好的飞跃都需要你付出巨大的努力,像你爬上山才能看到下一座山在远方闪光。


坚持爱好不代表不努力。你爱好音乐你要往最好的学校去,你要付出多少努力?托福要考好,你的音乐才能获得各种各样比赛的冠军,最后还要有名师推荐,都有一个过程。任何一个你的爱好最后要成就的话,都要付出扒了几层皮的努力,失败、痛苦、失落。


最后我想说的一个能力是,想成就大业,还需要把失败当作自己往更高更远攀登的跳板。任何失败其实可以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让你产生一往无前的勇气,这种前提下,你的失败才具备丰富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