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内在冲突,外在投射

 紫紫2266 2019-01-30

最近做心身医学博物馆的策展工作,对心身医学的内容进行梳理以后,突然发现有几个很重要的主题词,感觉需要一一进行解说,在这里专门将其提出,分述如下: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要面对的关系,大概有如图所示的五个方面。 
 

而面对关系的时候,我们需要首先明白它所形成的关键机制。内在冲突与外在投射是人与各种关系的形成、发展基础。外在一切问题的出现,其根源在于内在冲突,而当环境中有引发要素的时候,我们就将自己内在的心理失衡投射到外部世界,引发各种关系的问题,导致我们应对失措,影响心身和谐的状态!

冲突是怎么形成的呢?精神分析学说将人的内在世界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代表了本能欲望(其实就是人的自然属性),自我代表感性情绪(人的生命属性),超我代表了理性思维(人的社会属性)。三者之间如果平衡协调,生命就是内外一体,心身和谐的状态。如果相互之间不相协调,争斗不已,人体就出现分裂,各个部分,对峙内讧,相互消耗能量,人体就会出现能量供应不足的状况,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三者之间,有时候是本能欲望压住了感性情绪,有的时候则是感性情绪助长了人的本能欲望,它们之间的平衡有赖于理性思维的调节和整合。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会出现一种习惯性压抑——本能欲望与感性情绪往往被理性思维所压制,长期保持这种被压抑的状态要么抑郁和要么焦虑,或者出现类似于“燥郁症”的双相抑郁状态!可以说很多躯体化不适(心身问题、心身症状甚或心身疾病)都是来自于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内讧所消耗的能量。

在讲到情绪的形成机理的时候,我经常会谈到所谓“触景生情”。也就是说情绪不是因为当下的环境刺激引起的,那只是一个触发点,或者说是一个开关,究其根源就是因为内在的冲突所导致。而内在冲突的外在显现,则需要我们深刻认识所谓的“心理投射机制”,也就是说内在冲突如何引发矛盾,导致外部关系出现问题的关键锁钥。

  所谓投射,有两层含义,最基本的意思就是“人性本私”,一切从自我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我是怎样的,你也是怎样的(隐藏含义就是:因为你我都是人,你如果不和我一样,你就不是人)!这个就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第二层的含义则是,我们从原生家庭的文化氛围以及父母教养方式触发,在生命早期形成了所谓的“模式”,这种模式则来源于内在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然后我们将这些在家中习得的模式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如果说家中习得的模式是投影仪的底片,那模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就是投影仪的投影屏幕。因此“内在冲突、外在投射”就是心身医学中最核心的作用机制,想要解决心身问题,就要看到外在关系之后的内在冲突,觉察我们是如何以自己为发点,将自己的想象投射到对方,投射到我们的生活中去的。通过探索内在冲突和自我生命状态,来修复我们的内在伤痕,解决生命中的一切问题,从疾病到健康,从幸福到长寿,以至于成为一个“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君子! 

*****附注: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
许振国博士简介

新心学创始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黄帝内经博士
郑州大学历史学(甲金文字学)博士后
河南中医药大学心理学副教授
中医基础理论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黄帝内经研究会(筹)秘书长
章黄嫡传、国学导师
心灵督导、心理治疗师、中医心疗师
奥伦达心身健康(医学)博物馆研究员

Originator of the new shingaku
doctor of Huangdi Neijing from BUCM (Beijing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University, history
(on oracle bones, inscriptions on ancient bronzeobject)
post doctoral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Henan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Tutor on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
The Huangdi Neijing Academic ResearchAssociation (preparatory committee)
Secretary General
disciples of the masterZhangtaiyan&Huangkan, Tutor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Search
Psychotherapist,Psychologicalsupervision,TCM psychosomatic therapist  


擅长:精神疾患的文化心理治疗

         情志诸病的中医调理

         心理问题的言语疏导(家庭治疗、团体辅导)
主治:焦虑、抑郁、失眠、肥胖、妇女经前产后及更年期情绪异常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