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StG44突击步枪(一)

 半梦书斋 2019-01-30

本文作者:长淮指挥使

浅谈StG44突击步枪(一)

Sturmgewehr44型突击步枪,简称StG44突击步枪,是世界上首批大规模使用中间型威力枪弹且大规模装备的突击步枪,也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突击步枪。

从'短弹'说起

在二战中,德国士兵广泛装备的栓动式步枪——98k步枪,采用的是7.92×57mm毛瑟步枪弹。这种传统的非自动步枪和其使用的步枪弹,威力精度和射程足够。但缺点是射速慢,火力较弱。而射速较快的冲锋枪(如MP40)虽然在近距离内火力十分凶残,但其使用的是9×19mm手枪弹,又使它存在着射程较近,精度差的缺点。

为解决这些问题,德国枪械设计师胡戈·施迈瑟提出,设计一种使用短药筒中间威力步枪弹的新式枪械。其实这方面的研究早已有人尝鲜:法国在一战中就研制过8×32mmSR利贝罗勒弹药;美国二战前,研制过7.62×33mm点三〇卡宾枪弹;德国也在1934年进行过减装药的短药筒弹药的研究。顺带一提,苏联在1943年也研制过M1943式7.62×39mm弹,而大名鼎鼎的SKS半自动步枪和AK47突击步枪正是此弹的用户。

浅谈StG44突击步枪(一)

▲游戏中的AK47与StG44的对决

就这样,一款在火力与精度上权衡妥协的新型弹药:7.93×33mm的'短弹'(Kurzpatrone)诞生了。这种新型弹药与传统毛瑟步枪弹相比,长度只有其近三分之二。虽说这种新型弹药的初速和射程都不如传统步枪和轻机枪的弹药。但是400米左右的射程上,使用这种弹药连发射击时较容易控制,精度也不是太差。对于在战场上宁可没吃喝,不能没弹药的士兵来说,其较轻的重量更便于携带更多的弹药。

浅谈StG44突击步枪(一)

▲7.92×33mm'短弹'与9×19mm手枪弹

生产要 '巧立名目'

新型枪弹研制成功后,德国陆军兵器局分别要求黑内尔公司和沃尔特公司研发了基于这款弹药的新式枪械——(Maschinenkarabiner)MKb42(H)和MKb42(W)步枪。经过测试,MKb42(H)性能更加出色。

当兵器局屁颠儿的将列装MKb42(H)的方案递交给希特勒时,希特勒却十分不买账。按照希特勒的看法,在战争中再搞一整套全新的弹药系统是十分困难的,而且StG44无法使用原有大量库存的毛瑟步枪弹,况且战斗中这种连发武器的弹药消耗量也会十分巨大,这一切无疑会给后勤系统增加巨大的额外负担,对于已经陷入拉锯苦战的德军来说,这根本就是无法接受的。

浅谈StG44突击步枪(一)

▲游戏中的StG44突击步枪

无奈之下,不甘心的高级军官们和德国陆军兵器局只得想出另一个办法-——'巧立名目',把StG44改名冲锋枪的名字,Maschinenpistole43,即MP43。

果然,毫不知情的希特勒老鬼子批准了这种'冲锋枪'的生产,'巧立名目'的StG44得以批量制造。在库尔斯克会战中,这种新式步枪深受各级官兵的喜爱。之后对MP43又进行了改进,定名为MP44。

希特勒:'真香警告'

基层官兵的认可,使得身为纳粹帝国元首的希特勒对这种'冲锋枪'的印象大为改观。于是乎,在发出'真香!'的声音后【迫真】,亲自将MP44命名为'暴风雨'(Sturmgewehr)('Sturm'的本意为'暴风雨'也可以引申为'冲击、突击'等含义。)

浅谈StG44突击步枪(一)

▲附加了光学瞄准镜的StG44突击步枪

StG44突击步枪的出现,达到了减轻步兵负载、增加弹药携行量;加强步兵班火力;取代手枪、步枪、机枪让步兵武器通用化、标准化以减少后勤压力等目的。到1944年至1945年,许多德军步兵连都配置了一个全员装备StG44的突击排。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