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在当时北齐,出现一位很牛逼的医生,叫徐文伯,字德秀。 徐文伯的父亲徐道度,徐道度的父亲徐秋夫,徐秋夫的父亲徐熙,徐文伯的儿子徐雄,五代人爱好一致:做官和当医生。 徐熙爱好黄老之学,黄指黄帝,代表作《黄帝内经》;老指老子,代表作《道德经》。早年想做仙,到秦望山脚下隐居,过着餐风饮露的逍遥日子,后来时来运转,成了医生,成了医生之后也做了官,官做到濮阳太守。 有一天,有个道士路过秦望山,口渴了,向徐熙讨水喝,徐熙本身就是老子的铁杆粉丝,一看到道士,喜欢得不得了,款待周到。道士很感动,作为回报,留下一个葫芦给徐熙,说:“你这么有爱心,你的子孙应该以医术济世救人,拥有这个本事,将得到二千石以上的官位。” 道士一离开,徐熙就迫不及待地把葫芦打开,看看道士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原来是一本书,《扁鹊镜经》。 徐熙如获至宝,每日精心学习,废寝忘食,然后按着书上所教帮助村民瞧病,疗效很好,一时间声名远扬。 徐熙的儿子徐秋夫,在父亲的指导下,更加精通此术,同时也因为精通医术而做官,官至射阳令。 《宋书》记载徐秋夫一个故事,只是故事啊,朋友们别当真,反正作为娱乐就好。故事说有一天,徐秋夫读完《扁鹊镜经》,也困了,吹灭了油灯,躺下,眼睛一闭。就听见好像有人在低声呻吟,声音十分凄怆,徐秋夫坐起来,找到那家伙,问他想干什么?那声音回答:“俺家在东阳,俺是患腰疼病死的。虽然做了鬼,还感觉腰部疼痛难忍,所以呻吟,因为打听到您医术高明,所以深夜打扰,请您务必给俺治治。”徐秋夫同志吓得不轻,颤颤说:“我是人,你是鬼,鬼没有形体,我怎么给你治疗啊?” 那声音说:'您只要割草,扎个草人,按着穴位用针就可以了。'徐秋夫照着鬼话去办,扎了个草人,摆个案头,上面写上东阳某某人,然后给草人先针了四处,后来又扎了肩井等三处穴位,最后设了祭礼,把草人埋了。第二天见有一个人前来谢恩,忽然就不见了。当时地球人都很佩服他能通灵界。 徐秋夫生了两个儿子,徐道度和徐叔向,都精通医术。徐道度的脚有毛病,不能走路,宋文帝让他乘小轿入殿,为诸皇子治病,无不灵验。官至兰陵太守。宋文帝说:“天下有五绝,都出在钱塘。”宋文帝所指的五绝是杜道鞠弹棋,范悦诗,褚新远模书,褚胤围棋,徐道度治病。 徐道度生了徐文伯,徐叔向生了徐嗣伯。 徐文伯也是精于祖业,很有学问,性格倜傥,不屈从于公卿高官,不把医疗当做自己的职业。 北齐有一位大书法家,名叫张融,说起这个张融,溜须拍马一流,狂妄也是一流。曾经有一次,齐高帝萧道成召见他,他很晚才到。萧道成问他为什么迟到,他说自己见皇帝就好像是从地上升往天空,所以快不起来,说得萧道成高兴极了。还有一次,萧道成对他说,你的书法很有骨力,可惜没有王羲之、王献之的笔法。张融说:“别可惜我的书法没有二王的笔法,您要可惜二王没有我的笔法。”张融还常常叹息:“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不见我。”不过,张融他特立独行的个性、诙谐幽默的语言、机敏善辩的口才及风姿飘逸的名士风范对后世影响很大。 有一天,张融对徐文伯、徐嗣伯说:“从前的王微、嵇叔夜这两人,都是很有学问,理论很强,却不看病,殷仲堪也是。虽然能够得到书中微妙的总是那些特别聪明、脑子特别好使的人,不过他们都不会去当医生。只有褚澄这个人,官至侍中,身份高贵,却也能救治人们的疾病。照我看来,你们是做不到的。” 徐文伯回答说:“只有想得开的人,才会去当医生,想不通的人大多把医术当成是个很大的累赘,既然鄙视它,怎么会公开自己是医生呢?” 可见古代医生地位很低的。据说华佗虽然以高明的医术建立了自己的名声,但仍旧常常因成为一名医生感到后悔。 自古社会阶层就有“三教九流”等级,“九流”,分为上中下三个不同等级。“士农工商”都属于“上九流”之中,而医生的地位则和算命者、卖画人、琴棋、僧人等归于“中九流”之中。医术被归为方技,受到普遍轻视。 无独有偶,宋朝大儒朱熹对孙思邈有过评论,他说:“思邈为唐名进士,因知医贬为技流,惜哉!”孙思邈可是“药王”啊,还编写了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千金要方》。 我常常暗自庆幸,好在我生在新中国当医生! 徐文伯的水平和徐嗣伯差不多。史料记载,有一次,宋孝武路太后生了病,众医官都看不透。徐文伯诊断说:“这不过就是小肠结石。”于是给她用消石汤,喝过药,病便好了。任命他担任鄱阳王常侍,赠给千金,过后还有不断地奖赏。 还有一次,宋明帝的宫女腰痛,伴胸闷,每当发作,便疼得几乎死掉,众医官认为是肉癥。徐文伯说:“这是发癥。”让患者喝猪油,不久便吐出了一种像头发的长长东西。慢慢把它拉出来,长三尺,前段像蛇,还能摆动,把它挂在门上,水滴尽后只是一绺头发而已,病即除去。 徐文伯曾经有一次和年青的皇帝一起走出乐游苑大门,路上遇到一个怀孕的妇女,小皇帝也擅长诊病,便给孕妇摸摸脉,然后说:“这肚子里孩子是女的。”小皇帝询问徐文伯对不对,徐文伯说:“腹中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男在左边,青黑色,形体小于女孩。”小皇帝急了,便要命令卫兵把孕妇的肚子剖开看个究竟。这无异于后来的鬼子。难怪遭灭门。 徐文伯当然不忍心,悲伤地说:“如果用了刀剖开肚子,恐怕会有变异,请让我给她扎上两针,立刻就会生产。”便在孕妇脚上的太阴穴扎一针,用泻法;在手上的阳明穴扎一针,用补法。胎儿便应针而产。两个婴儿相继出来,果然和他说的一样。徐文伯两针救了三条命。 儿子徐雄也继承了他的家业,尤其善于诊察。也在朝廷当官。沟通能力很好,在高官贵族中混得很好。十分孝敬母亲,母亲去世,哭得死去活来,差一点也死掉。不久兄长亡故,他扶着灵杖哭丧,抚着胸口一声恸哭,居然也死了。有哭丧行为,加上捂着胸口,多半是胸痹急作。 ▍才叔细读《中医内科学》 ▍高源明作品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68*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