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褥疮方

 陈医生怪病专家 2019-01-30
​全身营养障碍,营养摄入不足,出现蛋白质合成减少、负氮平衡、皮下脂肪减少、肌 肉萎缩,一旦受压,骨隆突处皮肤要承受外界压力和骨隆突处对皮肤的挤压力,受压处缺乏 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压疮。
[0007] 3、皮肤抵抗力降低 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如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大小便失禁、床单 皱褶不平、床上有碎肩等),使皮肤抵抗力降低。
[0008] 西医多采用抗生素等疗法,效果差,易反复发作,造成严重后果。
[0009] 中医认为褥疮多因气血虚弱,气滞血瘀所引起,久病卧床,受压部位气血瘀滞,血 脉不通,经络阻隔,气血亏损,毒邪内侵,肌肉筋骨失养则溃腐成疮,缠绵难愈。治以疏通经 络、活血化瘀为原则。
[0010] 1、气血虚弱 证候:本型相当于初期,皮肤苍白,灰白或青红色,境界清楚,中心颜色较深,全身衰弱 无力,纳差,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0011] (1)辨证:本病多见于初期,皮损苍白,红赤,溃坏,脉沉细为辨证要点。
[0012] (2)病机:气血虚弱,脉络不通,肌肤失养则皮损苍白或红赤,色暗,溃破。脉沉细为 气血虚弱之象。
[0013] 治法:补益气血,通络润肤。
[0014] 2、气滞血瘀 证候:本型相当于后期;皮损表面起水疱,破后溃疡,肌肉、骨骼表面形成坏死,缠绵难 愈。舌质暗,苔薄,脉涩弦。
[0015] (1)辨证:本型相当于后期,皮损起水泡,破后形成溃疡,缠绵不愈,舌质暗,苔薄, 脉弦为辨证要点。
[0016] (2)病机:气血亏虚,气血瘀滞,血脉不通,经络阻隔,肌肉筋骨失养则水疱溃烂,肌 乱骨骼形成坏死,疼痛。脉涩弦为气血瘀滞之象。
[0017]治法:益气化瘀,透脓止痛。

【发明内容】

[0018]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提供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另一个 是发明该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使该中药制剂对褥疮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制剂药效稳定,适 合放大生产。
[0019]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前人治疗褥疮经验和自身 多年的中医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的患病特点,重新配伍药材,组成验方;然后充 分研究现代中药制剂技术和传统中药的使用原理,在临床检验的前提下,对验方进行完善 和调整,最终发明一个全新的中药组方和一套制备方法,由此获得的中药制剂对褥疮的治 疗效果十分显著。该中药制剂的中药组方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组成的: 地龙12-49份、白糖12-38份、当归8-28份、生地7-34份、白花蛇舌草5-19份、川黄连6-21 份、姜黄7-24份、血竭8-25份、五倍子11-34份、乳香3-10份、白芷5-21份、没药7-27份、冰片 4-12份。
[0020] 发明过程中优选出来的两个组方配比分别以重量份表示如下: 1、地龙30份、白糖25份、当归18份、生地20份、白花蛇舌草12份、川黄连13份、姜黄15份、 血竭16份、五倍子22份、乳香6份、白芷13份、没药17份、冰片8份。
[0021] 2、地龙33份、白糖22份、当归14份、生地22份、白花蛇舌草13份、川黄连12份、姜黄 13份、血竭15份、五倍子20份、乳香7份、白芷15份、没药15份、冰片6份。
[0022]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1) 、按本发明中药组方分别称取地龙、白糖、当归、生地、白花蛇舌草、川黄连、姜黄、血 竭、五倍子、乳香、白芷、没药、冰片等各味原料; (2) 、将地龙、白糖、冰片分别粉碎,地龙和白糖一起研磨,冰片单独研磨,过60-100目 筛,混合得细粉,备用; (3) 、将乳香、没药分别粉碎,炒制磨细,过60-100目筛,混合得细粉,备用; (4) 、将当归、生地、白花蛇舌草、川黄连、姜黄、血竭、五倍子、白芷分别粉碎混合,加入 初始药材4-15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4-24小时,回流煎煮1-6小时,过滤,再加入初始重量3-12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 -5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 1.18-1.23的浓缩液备用; (5) 、将步骤(4)的滤渣加5-13倍重量的浓度60-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6小 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18-1.23的浓缩液备 用; (6) 、将步骤(4)和(5)所得的浓缩液合并,加入步骤(2)和步骤(3)所得细粉,混合均匀, 继续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45-1.50的中药稠膏,备用; (7) 、将步骤(6)所得中药稠膏添加适当的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临 床需要的中药成品制剂,如膏剂(含膏滋、软膏、膏药)、贴剂、酊剂、散剂、油剂、酒剂、膜剂、 胶剂、栓剂、喷剂等剂型。
[0023] 本发明所用中药材的性质功效: 地龙:本品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 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0024] 白糖: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汁,经精制而成的乳白色结晶体。味甘,性平;归脾, 肺经;和中缓急,生津润燥。
[0025] 当归: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0026] 生地: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清热 凉血,养阴,生津。
[0027] 白花蛇舌草:本品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味甘、淡,性凉;入胃、 大肠、小肠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
[0028]川黄连: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味苦,性寒;归 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0029] 姜黄:本品为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味辛、苦,性温;归脾、肝经;破血行气,通 经止痛。
[0030] 血竭:本品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味甘、咸,性平;归 心、肝经;祛瘀定痛,止血生肌。
[0031] 五倍子:本品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癭,主要由五倍子蚜 寄生而形成。味酸、涩,性寒;归肺、大肠、肾经;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
[0032] 乳香:橄榄科乳香树属植物乳香树、药胶香树及野乳香树等,以其树干皮部伤口渗 出的油胶树脂入药。味辛苦,性温;入心、肝、脾经;调气活血,定痛,追毒。
[0033] 白芷:本品为伞型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味辛,性温;归胃、大肠、肺经;散 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X技术

搜索技术资料...
 
一种制备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的方法_2
文档序号:9676171
导航: X技术> 最新专利>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一种制备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的方法
[0034]没药:橄榄科没药属植物没药树及同属他种植物的树干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味 苦,性平;入肝经;散瘀止痛,外用消肿生肌。
[0035]冰片:分机制冰片与艾片两类。机制冰片以松节油、樟脑等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合成 的龙脑;艾片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大风艾的鲜叶经蒸汽蒸馏、冷却所得的结晶,又称"艾粉" 或"结片"。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脾、肺经;开穷醒神,清热止痛。
[0036]本发明中药制剂的组方的方解: 该中药组方是以地龙、白糖、生地、五倍子为君药,清热通络、生津润燥、清热凉血、收湿 敛疮;以当归、没药、血竭、白花蛇舌草为臣药,调经止痛、消肿生肌、祛瘀定痛、活血解毒;以 姜黄、白芷、乳香为佐药,破血行气、消肿排脓、定痛追毒;以川黄连、冰片为使药,泻火解毒、 清热止痛;君臣佐使诸药配合,相互协调,互为阴阳,共同达到清热通络、生津润燥、清热凉 血、收湿敛疮、消肿生肌、祛瘀定痛、破血行气、消肿排脓、定痛追毒等功效,对褥疮的治疗表 现出了优异的疗效。
[003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药制剂在治疗褥疮方面具有见效快、疗效好、不复发等 显著的技术优势;并且该中药制剂药效稳定,制造成本低,社会效益巨大。
[0038] 因此,本发明还要求保护上述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褥疮的药物中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发明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生产、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用以进一步证明本发明 的技术优势。
[0040] 实施例1 发明人以几组有代表性的组方配比和较佳的工艺参数生产软膏剂,各组的配比如表1 所示。
[0041 ] 表1各组原料配比表
(1) 、按表1所示配比分别称取地龙、白糖、当归、生地、白花蛇舌草、川黄连、姜黄、血竭、 五倍子、乳香、白芷、没药、冰片等各味原料; (2) 、将地龙、白糖、冰片分别粉碎,地龙和白糖一起研磨,冰片单独研磨,过70目筛,混 合得细粉,备用; (3) 、将乳香、没药分别粉碎,炒制磨细,过70目筛,混合得细粉,备用; (4)、将当归、生地、白花蛇舌草、川黄连、姜黄、血竭、五倍子、白芷分别粉碎混合,加入 初始药材12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14小时,回流煎煮3小时,过滤,再加入初始重量9倍重量 的纯化水,回流煎煮2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18-1.23 的浓缩液备用; (5 )、将步骤(4 )的滤渣加 IO倍重量的浓度7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过滤, 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18-1.23的浓缩液备用; (6) 、将步骤(4)和(5)所得的浓缩液合并,加入步骤(2)和步骤(3)所得细粉,混合均匀, 继续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45-1.50的中药稠膏,备用; (7) 、将步骤(6)所得中药稠膏添加适当的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软 膏剂,规格为〇. 18g生药/g软膏剂。
[0042] 实施例2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皮肤刺激性试验 1、试验药物:本发明实施例1所生产的编号为A-E的软膏剂,规格为:0.18g生药/g软膏 剂。
[0043] 2、实验方法: 取健康豚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将豚鼠背部脊柱两侧将脱毛剂均匀涂上,使 去毛范围约20平方厘米。洗净脱毛剂归笼观察24小时,5组豚鼠分别涂本发明中药软膏2g、 4g和8g,分别含生药0.36g、0.72g和1.44g,对照组涂溶媒0.8ml每日二次,连续一周,实验 结束后,将豚鼠处死,心、肝、肾及脱毛皮肤做病理检验。
[0044] 3、结果 上述5组用药豚鼠躯干脱毛区,未见局部皮肤有水肿、充血、红斑、出血点及溃疡。用药 组豚鼠毛发色泽、摄食、四肢活动等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给药组心、肝、肾 及脱毛皮与对照字比较也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本发明中药制剂无局部刺激作用,也未见 全身毒性及透皮吸收毒性表现。表明本发明中药外用制剂使用安全。
[0045] 实施例3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药效学实验 (一)、试验准备 1、试验动物:普通短毛豚鼠,雌雄各半,体重391 ± 24g; ICR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4 土 3g;购于上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46] 2、试验药物: 对照药物:橡皮生肌膏,国药准字Z12020345,包装规格30g/盒,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 有限公司。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国药准字H20030396,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0047]试验药:本发明实施例1所生产的编号为D和E的软膏剂,规格为0.18g生药/g软膏 剂。
[0048](二)、对0.6%HAC致小鼠疼痛反应的镇痛作用: 取雄性健康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得编号为D和E的中药有效 成分稠膏,调制成低、中、高剂量组(I .8g/kg、3.6 g/kg、7.2 g/kg,分别为临床用量的5倍、 10倍、20倍),橡皮生肌膏组和空白对照组,橡皮生肌膏组剂量为3.6g生药/kg/d,空白对照 组给等体积的水灌胃给药,5个组均按0.25ml/10g体重的体积灌胃给药,连续3天,分别测定 末次药后1小时腹腔注射0.6%HAC,O. lml/lOg鼠重,记录出现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和15分钟内 的扭体次数,按公式计算疼痛抑制率(%),结果以? 土 SD表示,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组间t检 验,结果如表2所示。
[0049] 抑制率(%)=(空白组扭动次数-给药组扭动次数)/空白组扭动次数X 100% 表2本发明中药有效成分稠膏对0.6%HAC致小鼠疼痛反应的作用0-±SD,n=10)
注:与空白组比较冲<0.05,*朴<0.01,林冲<0.001;与橡皮生肌膏组相比较~< 0.05产卩<0.01〇
[0050] 由表2结果可见,本发明中药有效成分稠膏高、中、低剂量均能明显抑制小鼠的扭 体潜伏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本发明中药有效成分稠膏高、中、 低剂量均能显著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与空白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提示本发 明中药有效成分稠膏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从疼痛抑制率结果看:本发明中药制三个剂量组 均显著优于橡皮生肌膏组。
[0051 ](三)、本发明中药制剂的抗炎作用 1、A⑶模型的建立A⑶模型的建立及给药方法: 实验动物于实验前一天腹部去毛,面积3 X 3cm。实验当日和第二日于去毛部涂0.5 % DNFB 25ul致敏,每天一次,第6日于小鼠左耳背涂0.2%DNFB 20ul诱发皮炎,右耳背涂基质 20ul对照。诱发后6小时给药,涂于左耳背部,稍按摩,每日2次,右耳以同样方法涂等量基质 对照。
[0052]将1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分别为本发明D软膏组、E软膏组、橡皮生肌 膏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
[0053] 2、观察指标和方法: 各组小鼠于最后一次激发后6小时将每组小鼠又随机分为24h、48h、72h三个时相点,每 个时相点每组随机取10只。分别在激发用药后24h、48h、72h断髓处死。
[0054] (1)、耳肿胀度:游标卡尺测量小鼠双耳中部的厚度,计算诱发后左右耳厚度差即 小鼠耳肿胀度。
[0055] (2)、HE染色观察:取鼠耳组织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用光镜观察HE染色切片中有 无病理变化和各组织间有无差异,并观察染色切片中细胞类型的变化及差异。
[0056] (3)、小鼠左耳皮损处组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IL-2,IFN-r的表达:切片常 规脱蜡包埋、脱水,3%H2O2溶液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热修复抗原,滴加5 % BSA封闭 液,然后依次加入一抗,生物素化二抗,SABC后,DAB显色,苏木素轻度复染,脱水,透明,封 片,显微镜观察。
[0057] (4)、检测血清IL-2,IFN-r浓度:各时相小鼠处死时采用眼球摘除法取血约1.5ml, 静置15min后,3000r/min离心20min,分离血清,置于-20°C冰箱中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法(ELISA)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IL-2, IFN-γ表达水平。严格按试剂盒说明操作,用酶标仪 测定各标本450nm处各孔OD值。以OD值为纵坐标,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用"C
urveExertl. 3" 软件绘制标准曲线并求出各样品血清中IL-2,IFN-y的含量。
[0058] 3、统计学方法分析 本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各样本进行统计学分析,检测数据用结果以Γ 土 SD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LSD法,设置检验水准α = 〇. 05,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0059] 4、实验结果 (1)、各处理因素对鼠耳厚度的影响如表3所示: 表3各组小鼠不同时间点耳肿胀度(左耳一右耳,单位:um)的比较0- 土SD,n=10)
注:与空白组相比#Ρ<〇.〇1;与模型组相比较扑<0.05,*扑<0.01;与橡皮生肌膏组相 比较 λΡ<0·05〇
[0060] 由表3可见,耳肿胀度差值不同时相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Ρ<0.05,24小时、48小 时、72小时后耳肿胀度,本品D和E软膏组与模型组相比Ρ<0.01;且各时间段本品D软膏组、E 软膏组与橡皮生肌膏组相比Ρ<〇. 05。本发明中药软膏显著优于橡皮生肌膏,特别是D软膏 组效果最好。
[0061] (2)、各处理因素对皮肤组织病理学影响分析: 不同时间段空白组小鼠组织病理无明显变化,模型组HE染色切片可见:表皮显示细胞 间及细胞内水肿,表皮细胞增生,真皮结缔组织水肿,能发现较多的单一核细胞及少数多形 核细胞的浸润。血管扩张充血,周围可见轻度炎症细胞浸润。不同时间段各处理组小鼠血清 中IL-2,IFN-r含量的影响如表4、表5所示: 表4不同药物不同时相小鼠血清中IL-2浓度(pg/ml)的比较(? ±SD,n=10)
注:与模型组相比较*p<〇. 05,#P<0.0 l;与橡皮生肌膏组相比较&?<0.05。
[0062] 表5不同药物不同时相小鼠血清中IFN-γ浓度(pg/ml)的比较(? 土SD,n=10)
注:与模型组相比较*P<〇. 05,#P<0.01;与橡皮生肌膏组相比较&?<0.05。
[0063] 从表4、5可见,本品D软膏组、E软膏组、橡皮生肌膏组对DNFB诱导的A⑶小鼠血清中 IL-2、IFN-γ水平均有抑制作用,48小时、72小时橡皮生肌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Ρ<0.05);各时间段本品D软膏组、E软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Ρ<0.01),并 且与橡皮生肌膏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Ρ<〇.05)。本发明中药软膏显著优于橡皮生肌膏,特 别是D软膏组效果最好。
[0064] 5、结论 本发明实施例1所生产的编号为D和E的软膏剂可明显减轻小鼠耳的肿胀度,对不同时 间段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均有下调作用,说明此药可调节T细胞的分化且效果显著;本发明 软膏在药效上显著优于橡皮生肌膏,特别是D软膏组效果最好。
[0065](四)、对磷酸组织胺致痒阈值的影响: 豚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为空白对照组、本发明药物D组、药物E组和橡皮生肌膏组。 实验前IcU各组豚鼠右后足背脱毛并涂药1次。实验当日用粗砂纸擦伤右后足背脱毛处表皮 Icm2,再涂药1次,20min后,于擦伤脱毛区滴0.01 %磷酸组织胺0.05ml/鼠,此后,每隔3min 依次以0.02,0.03,0.04,0.05%……递增的浓度滴至豚鼠回头舔右后足时的组织胺总量为 致痒阈值,结果见表6。
[0066] 表6对磷酸组织胺所致豚鼠痒阈值的影响土SD,n=10)
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〇.05,#P<0.Ol ;与橡皮生肌膏组比较,ΛΡ<0.Ol。
[0067] 由表6的结果可知,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论是本品D软膏组,E软膏组,还是橡皮生 肌膏组,均对磷酸组织胺引发的豚鼠致痒阈值达到显著的差异性效果,表明三者均有良好 的止痒作用;与橡皮生肌膏组比较,本发明药物组明显具有提高豚鼠致痒阈值且亦达到了 极显著的差异性效果(P<〇.01),提示本发明药物具有良好的止痒能力,这对于褥疮是非常 显效的治疗作用,特别是D软膏组效果最好。
[0068] 实施例4 本次临床试验共征集褥疮患者158例,年龄24-63岁,其中男64例,女94例。所有患者随 机均分成两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1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生产的编号为D的软膏 剂,每日2次,以覆盖患处为准,间隔8小时以上;治疗2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生产的编号 为E的软膏剂,每日2次,以覆盖患处为准,间隔8小时以上。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 程。治疗全部结束以后,统计治疗结果如下: 治疗1组:治愈68例,占86.1%;有效10例,占12.7%;无效1例,占1.3%;总有效率为98.7%; 治疗2组:治愈63例,占79.8%;有效14例,占17.7%;无效2例,占2.5%;总有效率为97.5%。 [0069]治疗结果显示,本发明制备的中药制剂对褥疮有十分显著的疗效,两组的总有效 率都在97.5%以上,且治疗1组的治愈率高达86.1%。因此,本发明制备的中药制剂在其领域 内取得了突破性的技术进步和巨大的科研成果,其创造性显而易见。
【主权项】
1. 一种制备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称取地龙、白糖、当归、生地、白花蛇舌草、川黄连、姜黄、血竭、五倍子、乳香、白芷、 没药、冰片各味原料; (2) 、将地龙、白糖、冰片分别粉碎,地龙和白糖一起研磨,冰片单独研磨,过60-100目 筛,混合得细粉,备用; (3) 、将乳香、没药分别粉碎,炒制磨细,过60-100目筛,混合得细粉,备用; (4) 、将当归、生地、白花蛇舌草、川黄连、姜黄、血竭、五倍子、白芷分别粉碎混合,加入 初始药材4-15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4-24小时,回流煎煮1-6小时,过滤,再加入初始重量3-12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 -5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 1.18-1.23的浓缩液备用; (5) 、将步骤(4)的滤渣加5-13倍重量的浓度60-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6小 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18-1.23的浓缩液备 用; (6) 、将步骤(4)和(5)所得的浓缩液合并,加入步骤(2)和步骤(3)所得细粉,混合均匀, 继续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45-1.50的中药稠膏,备用; (7) 、将步骤(6)所得中药稠膏添加适当的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临 床需要的中药成品制剂。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味原料的 重量份为:地龙12-49份、白糖12-38份、当归8-28份、生地7-34份、白花蛇舌草5-19份、川黄 连6-21份、姜黄7-24份、血竭8-25份、五倍子11-34份、乳香3-10份、白芷5-21份、没药7-27 份、冰片4_12份。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味原料的 重量份为:地龙30份、白糖25份、当归18份、生地20份、白花蛇舌草12份、川黄连13份、姜黄15 份、血竭16份、五倍子22份、乳香6份、白芷13份、没药17份、冰片8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的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是将地龙、白糖、冰片制成细粉,将乳香、没药制成细粉;将当归、生地、白花蛇舌草、川黄连、姜黄、血竭、五倍子、白芷提取浓缩的浓缩液;将细粉与浓缩液混合,添加适当的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临床需要的中药成品制剂。该制备方法制得的中药制剂在治疗褥疮方面具有见效快、疗效好、不复发等显著的技术优势;并且该中药制剂药效稳定,制造成本低,社会效益巨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