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年”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点出好未来 2019-01-30

喧嚣的生活,繁重的工作使人们抓住传统节日的机会,表现自己的情感,发泄胸中的郁闷,借节日之便联系一下亲友,顺假日之期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个人对节假日比较敏感,因为节日必放假,逢假必消费。然而现 “节日泛滥、 娱乐盛行”, 许多传统节日逐渐被“淡化”,逐渐失去了原来所承载的精神和文化使命。

传统节日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是中华传承数千年的文化沉淀,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更适应现代快节奏经济生活、金钱至上的西方文化及其节日日益泛滥,更受欢迎。更加剧了中华传统节日的生存危机,挤压了传统节日生存空间。这个时候来梳理一下传统节日内涵,正的其时。

传统节日大抵起源于先秦时代,定型于两汉时期,历经唐宋融合了民族和宗教元素,从充满迷信、禁忌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逐渐世俗化、娱乐化,在明清时期基本上定型。人人都融入浓郁的节日氛围,欣欣然乐而忘倦。

除去春节,传统节日还有上元节(元宵节)、上巳节(三月三)、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冬至、腊八节、小年等,我个人把它分为了四类:

第一类:敬团圆,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

第二类:敬鬼神,如寒食节、中元节、寒衣节、端午节;

第三类:敬四时,如清明节、冬至节

第四类:敬青春,如上元节、上巳节、七夕、

春节  俗称“过年”,由来已久。传统春节一般从腊月廿三(小年)开始,直到过完元宵节(正月十六)才算结束,亲友间春节的祝福:可以互称新年好、新年快乐,恭贺新春等等。节日习俗及日程安排如下:

腊月廿三辞灶,俗称过小年。相传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五谷及张贴祭灶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腊月廿四扫除,俗称扫尘日,打扫环境,清洗器具,拆洗被褥,洒扫庭院,掸拂蛛网。实际上从祭灶前后到年终,均为扫尘时间。所谓“扫尘”就是驱除病疫、祈求安康,也有除“陈”(尘)布新的情感愿望。

腊月廿五糊窗户,以前古人的窗户不是玻璃的,有镂空的也有纸窗纱窗等,前日扫除后今天置换新的。也可以张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等。迎接美好的新年。

   

 腊月廿六七八置办年货,杀猪宰羊、蒸炸祭祖拜神的供品,蒸馒头、包子等等,准备好迎接新年的一切。

除夕守岁,腊月廿九或三十(大小月),这一日通常比较繁忙,早上要祭祖请神,上午贴对联、门神。准备年夜饭。傍晚点篝火、放爆竹,然后合家欢聚守岁祭天。

写着写着想起了小时候过年的情景,八十年代的山东农村还基本保留着传统的节日习俗,如今不过三十年的时间,快节奏的生活打乱了一切。一般单位除夕前一天放假,大家一站式购物然后往家赶,压缩压缩再压缩,简化简化再简化。传统渐行渐远、亲情越来越疏,年味越来越淡。小时候还是很值得怀念的,把这份记忆永远留在心底保存那份真挚的温暖,可惜我的儿子再也感受不到这份过年的情趣了。言归正传,过了除夕,春节也迎来了高潮。

正月初一拜大年。拜年这一体现中国民族传统的聚族而居的特点显现出来了,请出家谱,序齿排辈,有老而少,挨家挨户参拜。拜祖先、拜长辈,拜乡亲。长幼有序,相逢互道新年好。

正月初二祭祖,清晨成年男子进祖茔、送祖先。已婚妇女携丈夫儿女回娘家省亲拜年、未婚男子访亲戚,外甥给外祖拜年,给已故外祖祖先祭祖报平安。侄子给姑母、姑父拜年,带来娘家长辈送的吃食和问候。

正月初三赤狗日,不外出。不拜年;不宴客。相传晚上老鼠娶亲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减少鼠辈光明娶亲、降低其繁殖速度,在屋角洒些米粒、供老鼠食用,共享一年的丰收,纪念谷子生日,禁食米饭,祈祝丰年。

正月初四吃折箩,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晚上备好供品、糕果、香烛等迎接诸神重临人间。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正月初五称破五,过此日诸多禁忌皆可破而得名。这一天生米不为炊,妇女不出门。吃饺子放鞭炮,由内而外扫卫生,诸般禁忌都轰走。

正月初六启市,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店铺开张,放鞭炮象征着今年的生意会红红火火,平平安安,大吉大利。

正月初七即人七日,相传女娲创世、造万物,第一日造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造人,这天吃面条取长寿之意。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大人和老人的“日子。

通常过了初七,所有春节禁忌即告结束,一切恢复如常。春节假期也于今天结束,重又投入到新的一年的工作中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