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头条

 昵称38542489 2019-01-30
聊聊吴三桂

吴三桂生长在一个武官之家,父辈们整日厮杀于疆场,使他于血雨腥风中饱受了烽烟的熏陶,并自幼对兵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青少年时代的吴三桂便以武艺精湛小有名气。崇祯元年(1628),吴三桂在一次与后金的战斗中,孤军出城,舍命救父,皇太极对吴三桂赞不绝口,称他为“好汉子”,并不无遗憾的说:“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

甲申之变发生之后,吴三桂从勤王的半路上返回,权衡再三决定投降李自成集团,但老父被抓,家产被藉,爱妾被占,感到受了奇耻大辱,遂降清。吴三桂的降清,加速了清朝奠都北京,统一全国的进程。顺治元年(1644)十月被清廷封为“平西王”。在清朝的“定陕、定川、定滇”战斗中,吴三桂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子吴应熊被招为驸马。奉命镇滇后,吴三桂平定诸土司,并擒杀永历帝,又为清廷立一大功。

三藩中,吴三桂“功最高”,所以“受朝廷恩礼亦最侈”。经过十余年的经营,吴三桂的势力根深蒂固。清廷感觉三藩已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遂有撤藩之心,吴以为自己劳苦功高,撤藩轮不到自己。然而,撤藩令还是到了,吴三桂愕然。

康熙十二年(1673)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集合四镇十营总兵于王府大殿,掷帽,剪辫发,正式反清。当时吴三桂急欲网罗文人为其赞画运筹,听说昔日故友谢四新在徽州,大喜。谢四新乃当时通人处士,在辽东时就为吴三桂仰慕,二人交谊一场,因而吴三桂派人潜至徽州延聘。谁知谢四新婉言谢绝,并且答一诗曰:

“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讵卧薪,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丹心早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永夜角声应不寐,那堪思子又思亲。”

这语词辛辣、入木三分的讥讽,可以视为对吴三桂一生的全面总结,将吴三桂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的品性揭露无遗,剥开了他反清复明的伪装。吴三桂感到无地自容,起身大骂谢四新。可诗中的字字句句,不仅今他羞愧难忍,甚至有些毛骨悚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