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昵称14956499 2019-01-30
​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一种划界清楚的局限性组织缺失。累及粘膜下层和肌层,其形成与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本病常由精神刺激、遗传因素、地理环境因素、药物与化学品、吸烟、饮食不慎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具有上腹部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疼痛的特点,及反胃、吞酸、嗳气、恶心等胃肠道症状。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为多。在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本病属中医“吞酸”、“胃脘痛”范畴。临床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瘀血停滞型。治疗则根据不同的症状辩证施治。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物及重量配比为:党参10-15g、炒白术10-15g、茯苓10-12g、炙甘草10-12g、陈皮10-12g、半夏10-12g、木香10-12g、砂仁10-12g、高良姜10-12g、香附10-12g、乌贼骨10-12g、浙贝10-12g、甘松10-12g、元胡15-20g、炒蒲黄10-12g、炒谷芽10-15g、炒麦芽10-15g、鸡内金10-15g。
[0004]优选用量:党参15g、炒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10g、陈皮10g、半夏10g、木香10g、砂仁10g、高良姜10g、香附10g、乌贼骨10g、浙贝10g、甘松10g、元胡15g、炒蒲黄10g、炒谷芽log、炒麦芽10g、鸡内金15g。
[0005]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成本低,药源广,疗效迅速稳定,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0006]药理分析:本方所治证是由于脾胃虚寒,肝胃不和,瘀血停滞所致。方中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木香、砂仁为香砂六君子汤组合,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在方中共为君药。高良姜、香附行气疏肝,祛寒止痛;乌贼骨、浙贝收敛解酸,共为臣药。甘松行气止痛,开郁醒脾;元胡止痛,活血,利气;炒蒲黄收敛止血,行血祛瘀;炒谷芽、炒麦芽、鸡内金消食和中,健脾开胃,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行气疏肝,祛寒止痛,收敛解酸,活血化瘀,消食和中之功效,对各种原因导致的消化性溃疡均有明显疗效,可谓立法全面,用药周到,应用范围广,治愈率高。
[0007]剂型及用法:本发明中药剂型为汤剂,水煎服,一日一剂,煎煮两遍。头煎加凉水800ml,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煎30分钟,取药汁约200ml; 二煎加凉水800ml,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续煎50分钟,取药汁约200ml。两煎所得药汁混合,早晚饭后2小时各服200ml,温开水送月艮。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寒凉食物,忌暴饮暴食,尽量做到少食多餐。
[0008]【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09]实施例1: 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是由下列原料药物及重量配比制成:党参10-15g、炒白术 10-15g、茯苓 10-12g、炙甘草 10-12g、陈皮 10-12g、半夏 10-12g、木香 10-12g、砂仁10-12g、高良姜10-12g、香附10-12g、乌贼骨10-12g、浙贝10-12g、甘松10-12g、元胡15-20g、炒蒲黄10-12g、炒谷芽10-15g、炒麦芽10-15g、鸡内金10-15g。
[0010]实施例2:—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其中各种原料药物的优选重量配比为:党参15g、炒白术10g、茯苳10g、炙甘草10g、陈皮10g、半夏10g、木香10g、砂仁10g、高良姜10g、香附I Og、乌贼骨I Og、浙贝I Og、甘松I Og、元胡15g、炒蒲黄I Og、炒谷芽I Og、炒麦芽I Og、鸡内金 15g0
[0011]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资料:共收治病人50例,年龄在30-50岁之间,其中30岁-40岁22例,40岁-50岁28例。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2年。
[0012]二、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绵绵不断,每于情志刺激或受凉后疼痛加重,伴有嗳气,食少,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弱或细弦。
[0013]2、上消钡餐透视可见十二指肠或胃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疡面。
[0014]三、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上消钡餐透视正常。
[0015]2、好转:临床症状减轻,上消钡餐透视显示溃疡面缩小。
[0016]四、治疗结果:服药一个月为一疗程,轻者一疗程疫愈,重者三疗程治愈。50例患者有48例痊愈,2例好转。有效率100%,治愈率96%,好转4%。
[0017]五、典型病例。
[0018]病例1:张某,女,40岁,2014年10月就诊。自述胃脘部隐痛时作,喜食热饭,饮食生冷或上火生气时疼痛加重,伴有不思饮食,大便溏薄。曾做过钡餐透视,诊断为“胃溃疡”,服过多种中西药,但疗效欠佳。查: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无力。据其症状体征考虑为脾胃虚寒,肝胃不和,给予上述中药服用一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服一疗程,诸症消失而痊愈。
[0019]病例2:李某,男,38岁,2013年4月就诊。自述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已5年,曾服过多种中西药,病情时轻时重,近日因受凉上火症状加重,出现上腹部隐痛,喜温喜按,食少便溏,嗳气,故要求服中药治疗。查体:舌淡,苔白滑,脉细弱。给予上述中药服用一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服一疗程,诸症消失而痊愈。
【主权项】
1.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物及重量配比为:党参10-15g、炒白术 10-15g、茯苓 10-12g、炙甘草 10-12g、陈皮 10-12g、半夏 10-12g、木香 10-12g、砂仁 10-12g、高良姜10-12g、香附10-12g、乌贼骨10-12g、浙贝10-12g、甘松10-12g、元胡15-20g、炒蒲黄10-12g、炒谷芽 10-15g、炒麦芽 10-15g、鸡内金 10-15g。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它是由下列原料药物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木香、砂仁、高良姜、香附、乌贼骨、浙贝、甘松、元胡、炒蒲黄、炒谷芽、炒麦芽、鸡内金按一定重量配比制成。本发明中药配制简单,成本低,药源广,疗效迅速稳定,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有效率100%,治愈率96%,好转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