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存大道一岳飞一生坚持抗金

 半梦书斋 2019-01-30

当国家陷于混乱的时候,需要忠臣良将的辅佐。即使忠臣良将受到多大的不公,这一信念也不会消失。岳飞抗金的事迹,即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杭州岳飞庙

岳飞,字鹏举,相州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将领,他平生致力于抗金大业,曾多次率兵北伐,他麾下的军队因战斗力强悍面被称为“岳家军”,而金人也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是对岳家军的最高褒扬。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忠臣良将,最终却因“莫须有”的罪名而惨遭杀害

1127年,金国南下灭亡北宋,宋徽宗、钦宗及宗室、大臣、妃嫔等数千人被携走,史称“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后,宋室南迁,康王赵构在应天即帝位,不久以临安为都,恢复宋国号,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南宋建立之初,北面的金兵虎视眈眈,随时有南下颠覆新政权的可能。同时,宋朝的溃兵败及义军各据一方,极大威胁着南宋的统治。为了稳定新政权,宋高宗开始提拔并重用一些作战勇猛的将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中兴四将”。在“中兴四将”之中,岳飞的资历最浅,但是他战功卓著,尤其是在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了伪齐(金人扶植宋降臣刘豫建立的政权)控制下的襄汉六郡,这使得他威名大振,后来,宋高宗授他清远军节度使一职,地位与刘光世、张俊、韩世忠不相上下。

朱仙镇岳飞庙

期后几年,岳飞驻守鄂州,经营襄汉六都,他外御金兵,内平逆乱,不但得到同僚的信任,也令敌人敬服服。绍兴六年(1136年),刘豫派儿子刘麟率军进犯淮西,刘光世抵挡不住,主动弃守庐州,这时,岳飞刚平定了曹成、杨幺的叛乱,他见淮西形势危急,立即率领大军东下,大破刘麟的军队。这件事以后,高宗对岳飞更加倚重。岳飞深受高宗的器重,便想力谏高宗恢复中原。回朝期间,他多次拜见高宗,向高宗陈述恢复原的策略。岳飞又给高宗写信,信中写道:“金人之所以将刘豫安放在河南,就是想控制住中原,汉人打汉人,这样一来,金国大将兀术就有时间体整部队,坐收渔利。臣期望陛下给臣些时间一旦准备妥当了,就提兵袭取京洛,拿下河阳、陕府、潼关,使这五路的叛将归顺朝廷。叛将归我大宋以后,我军就可以北上前进,金人必然丢下汴梁撤往河北,到时京畿、陕右就可光复了。然后我军分兵进攻浚、滑,占据两河地带,如此就能擒获刘豫,歼灭金人。社稷长久的大计,就在此一举。”赵构看到岳飞的信,便回信说道:“有卿这样的大臣肯为社稷谋划,朕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何时进兵进兵何时休整,朕绝不干涉。”又将岳飞召唤到寝阁,说道:“兴复中原的大事,就全权委托给卿处理了。”于是任命岳飞节制光州

岳飞正想筹划北伐,这时,高宗的权臣秦桧却主张宋金议和。秦桧早年曾跟随赵构在金营做人质。后来,赵构离开了金营,而秦桧却继续留了下来。等赵构做了皇帝,又念起了曾经与自己共患难的秦桧,便请求金人释放秦桧,让他回到南宋。秦桧为人奸诈,来到南宋后,他仗着高宗对己的宠信,大施淫威,先是进谗言罢了宰相赵鼎的官,继而使自己爬上了宰相的宝座。秦桧当上宰相后,极力主张宋金议和,却遭到了岳飞等主战派的反对。秦桧怀恨在心,无时无刻不想着除掉岳飞这个眼中钉。

绍兴十年(1140)五月,金兵再次南侵,宋高宗下令岳飞增援前线。到达前线后,岳飞在川陕及两淮等地接连击败金军,很快进驻开封附近的郾城,兵势锐不可当。兀术听到消息,遂与众将商议,想集结军队合力围歼岳家军。

岳飞知道了兀术的意图,便派儿子岳云带领骑兵营直捣敌阵,岳云率军与交战数十次,杀得金人横尸遍野。这时,兀术派出了一支劲旅,这支军队人马皆披重铠,以绳索相结,三人为一联,名为“拐子马”。岳飞知道拐子马的厉害,就命令步兵携麻札刀闯入敌阵,让他们俯身砍击马腿。拐子马三马相连,一马倒下,其余两匹马便不能行动了,结果,金军被宋军杀得大败。兀术见自己苦心创建的“拐子马”全军覆没,痛惜地说道:“自从我在海上起兵,每次战斗都凭拐子马取胜,今日算是到头了就在抗金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秦桧却力劝高宗放弃淮河以北地域,高宗听了秦桧的建议,发檄文让岳飞回师。岳飞收到檄文,心情激愤,于是上奏高宗说:“金人锐气尽丧,都抛下辎重仓皇而逃。如果我军趁势渡河北进,则北方豪杰会纷纷响应,恢复大计定可实现。机会来之不易,不能轻易舍弃呀!

秦桧知道岳飞志向坚定,不肯听从回师的命令,所以就先下令调回张俊、杨沂中。岳飞孤军深入,不能久留,而且秦桧又在一日之内传来了十二道金牌,岳飞愤恨之极,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向东而拜道:“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回到朝中后,高宗升岳飞为枢密副使,官位在参知政事以上,但是失去了领兵打仗的权力。尽管岳飞丢了兵权,但秦桧认为,只要岳飞不死,议和必然不能成功,而且还会使自己惹祸上身。所以他就想尽一切办法陷害岳飞。这时,他突然想起谏议大夫万俟高与岳飞矛盾很深,于是想出了一个陷害岳飞的计谋。

黄晓明饰演岳飞

绍兴十一年(1141年)七月,万俟尚上章弹劾岳飞,列出了岳飞的几大“罪状”,请求高宗制裁岳飞。不久,秦桧又逮捕岳飞的部将王贵、王俊,威逼他们诬陷岳飞与张宪谋划造反。很快,张宪被押送至大理寺,面对严刑,张宪宁死不屈,秦桧对此也毫无办法。

三个月后,秦桧下令将岳飞、岳云父子押送到大理寺狱中,御史中丞何铸奉诏审讯。尽管何铸反复讯问,但是始终得不到岳飞谋反的证据。在审讯的时候,何铸又看到岳飞背部刺着“精忠报国”四字,深知岳飞是清白的,不忍继续审问,便在秦桧面前为岳飞申辩。

秦桧告诉何铸说:“此上意也。”说治岳飞的罪是高宗的意思。何铸愤然道:“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秦桧无言以答,遂奏请高宗改命万俟高为御史中丞,让他审理岳飞一案。这时,已经赋闲在家的韩世忠听到岳飞被抓的消息,他急忙找到秦桧,问秦桧证据何在,秦桧答道:“其事体莫须有。”意思是说:岳飞谋反的事情大概有吧。韩世忠气愤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但是,秦桧最终还是对岳飞下了毒手,绍兴十一年(1141)二月,在高宗的默许下,秦桧以毒酒杀死岳飞,并处斩了张宪和岳云。

岳飞自二十岁从军,到三十岁被害,一生戎马倥偬,时刻不忘恢复中原。他创建的岳家军,纪律严明,骁勇善战,给金兵以沉重打击。有人曾问岳飞,天下何时才能太平,他回答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的确,像岳飞这种既不惜死又不贪财的官员,在中国历史中确实是罕见的。一代抗金名将,最终没能战死沙场,而是死于昏君奸臣之手,不禁让后人产生无限的痛惜和由衷的崇敬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