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注意力写作这件事,和开车、烹饪一样,都是技术活。一方面,需要大量的练习(直到建立新的神经元连接),另一方面,没什么神秘莫测的。 正像吕白说的,到达娴熟的程度,一篇文章能否成为10w+,在它未发出前,就已经见分晓了。 换句话说,这套注意力写作技巧,甚至是完全客观的、可描述、可检验的生产机制和流程。 所以Spenser说,写作不是文学,是心理学;所以吕白才会说,新媒体传播本质不是看谁的文笔好,而是看谁能掀起大众的情绪。 二 Spenser对于如何设计行文节奏,有十二字的经典总结:讲故事,设悬念,给代入,有反转。 所谓讲故事,是抓住成年人其实也爱听故事的天性;所谓设悬念,是为了引人入胜,“设悬念,哪怕是相对的悬念”;所谓给代入,就是让读者产生熟悉感,让读者感到你的文章跟他们有关系;所谓有反转,是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总之落差要大。 对我来说,这十二个字里,最让我感到棘手的是“给代入”,这其实就是一种写作立场的彻底调整:从考虑自我表达,到考虑读者接受与感受。相较而言,讲故事、设悬念、有反转,还都可以从我们之前的语文修辞知识上来做技巧层面的理解。但“给代入”更多的是视野层面的调整。 Spenser下面的套路和结构,给我较大的启发:
三 昨天看到咪蒙的一断话:
这里的技巧圆熟的方法,跟我们学习其他技能的时候观察高手的操作,其实是完全一样的(想到了罗振宇在2018-2019跨年分享时讲到的通过抖音学习别人打羽毛球的例子),这里的学习过程,关键在于找到有质量的文本,然后聚焦和拆解。 这是成为高手以及不断精进的最短路径。 所以吕白也说,想要干好新媒体写作,现去读书已经来不及,最好的办法是直接研究爆款,也就是直接研究爆文,为什么会火,为什么会爆? 去哪里找爆款?——关注新榜排行榜每日原创的top3、top5就可以。 有什么数量要求?——分析200篇爆款以上,才有能力持续生产爆款。 |
|
来自: 冬天惠铃 > 《A04小说/编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