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兰伯特 “这本书不仅适合初设写作的人,成熟的作者也可以从中受益。”是书中我很认同的一句话。虽然整本书非常简短,技巧分析的也不够深入,但还是比较实用的,可以作为写作指导书进行写作训练,可以算得上有干货的写作方法书了。 作者金·兰伯特,励志演说家、摄影师、写作和出版师、旅行作家,曾8次荣获亚马逊最佳畅销书作者。她的写作技巧,可谓对于出版书籍和营销作品是非常有效的了。下面我们具体来看写作到底有哪些技巧? 本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以下内容: 1.明白如何去激励你的读者 需要思考一些内容:目标读者是谁,想激发他们怎样的反应,如何找到营销对象,如何帮助目标读者找到你的作品 带着以上问题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成笔记,等待24小时 带着思考后的答案反观自己的作品,是否有了答案 2.明白激励你的是什么 ——你关心的内容、擅长的话题 3.是你的人物真实 ——展现出人物的缺点、弱点、个性特点 4.以激励他人的方式进行写作 作品不必完美 注意措辞 诚恳、真诚地讲述 需要他人帮助编辑、修改 明确想带给读者怎样的感受 营销是必须的 认可自己写作内容的价值 5.让读者间接地体验生活 ·原文摘抄:“在写作中有一招永远不会错,那就是用例子讲故事,用事实讲道理” 🌟想法:即案例分析,可以在写作中尝试,分享故事,讲述实例,更有代入感,更有说服力 6.使非虚构作品的内容变得清晰 教导实习生的过程 7.在非虚构类作品中创造“线索链” 信息环环相扣,相互之间有关联,整体有逻辑 8.在写作时处理你的感情 原文摘抄:“如果有些情感你尚未处理好,一直压抑或隐忍着,那么你的机会来了!让自己去感受,探寻你所感受到的,然后写下来。你那一刻所写的可能不会最终出现在图书或博文等作品中,但会让你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那些感受,让你有机会走出来” 🌟想法:把想法和感情写出来,不失为一种走出泥潭的方法 原文摘抄:“情感是一件礼物。如果我们选择接受和承认情感,而不是任其占领、压垮我们,情感就会让我们的写作完全与读者心意相通。” 🌟想法:首先自己的感情要丰富,才能让读者体会到想表达的感情,才能感染他们。 9.丰富你的描写 描写如食物色香味中的色,即品相,好看是品尝的先决条件 10.在不确定下一步写什么时摆脱困境 研究背景资料 ————虚构类:书中的人物背景和历史 ————虚构、非虚构类均适用:研究目标读者➡️想读什么、为什么想读、浏览哪些网站、读哪些作者的书等 11.使你的作品易于阅读 列计划,使逻辑合理 12.让读者觉得事物真实 ——好的写作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描述身边物体开始练习 13.理解书籍结构等优劣之别 总结同一话题书籍:最喜欢/最受益5本 读起来最沮丧的5本 14.找工作和生活中的隐藏之书 在之前的作品或文字中寻找灵感 15.将情感融入写作之中 为了使读者产生共鸣 16.人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利用这一点 无需写鸿篇巨作 17.如何写章节标题 非虚构类作品——最好的章节标题就是问题 18.通过谈话突破写作瓶颈 与人沟通中,解答疑惑,产生灵感 19.对话题的热情如何影响写作 对内容充满热情时感情虽真挚,但不一定是佳作 24小时之后,会让视野更清晰,调整内容,进行修改 20.化整为零 能力未达到写巨著时,不妨先写关于作品主题的不同方面 21.让内容流畅起来 注意衔接性内容的存在,帮读者建立内容间的关联 22.克服写作障碍——方法1 分解任务,分成许多可对应的小目标,从易到难 虚构类作品——在行动中审视人物➡️提一些细节的问题,并解答 非虚构类作品——遇到过最傻/最有意思/最奇怪的问题是什么 23.理解创作成果——为了你,也为了读者 明确关键问题——以确定结构、写作风格、呈现方式 A.你希望这本书给你带来什么? B.你希望这本书给读者带来什么? 24.论背景资料的重要性 会使情节连贯,思想/行为前后不矛盾 25.写出清楚的操作指南 完整展示过程,再进行文字整理 26.用词对写作的影响 目标读者是否能理解你文章中的用词,是否能让人产生共鸣和代入感 文章中人物的用词是否与其身份相匹配 27.选择写什么 熟悉的内容反而不知如何下笔 客户或关注这一主题的人经常问的10个问题 28.“少即是多”的理念 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适当的字数 合理排版 29.找到情节主线 一个故事基本包括: 介绍人物/剧情; 描写一个小冲突; 解决这个冲突; 一个更大的冲突或威胁; 英雄主义解决冲突; 故事完结。 30.通过重大生活事件创造现实 确保人物细节(如人物各自有生日、纪念日等) 可推动故事发展 31.诉诸感官 使用具体描写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的形容词,这些词往往能唤起读者的感情。产生同理心。 32.营造良好的阅读体验 考虑读者感受,思考希望从阅读你的作品中获得什么 33.该写多少? 博文——300~2000字 杂志——150~2000字 非虚构类书籍——10000~12000字 业务短篇非虚构类作品——3000字 短篇故事——1500~3000字 出版的短篇故事和小说——10000字以下 长篇小说——60000字(200页左右) 大部头——45000字 34.研究细节 虚构类作品——创造“书中的世界” 非虚构类作品——增加权威性 35.重回生活,以求清晰 36.写好对话和交谈 写作中需要补充面对面交谈时省略的小词、动作、神态等 用标点符号表示停顿,确保不呆板 37.谁会读你的作品?你为谁而写 受众是谁,怎么了解谁是受众 ——从内容出发 38.你的作品中,是什么在激励人们? 使文字产生真实影响: A.让读者觉得你在与他们交谈,似乎能看穿他们的所思所想 B.“案例分析”或事例中真实的人让读者觉得这些人“就像我,或我认识的某人” C.读者觉得作品内容或故事情节触动了内心的主要情感——爱慕、悲痛、恐惧、悲愤、走出逆境等,好像他们自己就活在故事中一般 ➡️如何达到以上效果: 做研究工作——读与作品主题相关的人类心理学 用强烈描述性和情绪性词汇来阐述 39.来点幽默! 慎用,尽量以自己为嘲笑对象 40.克服写作障碍——方法2 因为了解的还不够➡️做笔记,在需要时翻阅笔记 41.读者并不知道你所知道的! 写作时尽可能细节清晰 整理笔记相当于再次阅读了一遍,感觉有一些内容理解的更透彻了,有一些内容想了解更多,可以更深入地研究。希望这篇读书笔记给您带来些许收获。 |
|
来自: 冬天惠铃 > 《A04小说/编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