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面积:1106.34平方公里 人口:740.98万人(2017年) 货币: 汇率: 区旗: ![]()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以红色作底色,红白两色象征一国两制,中央有一朵五星花蕊的白色洋紫荆花图案,洋紫荆是香港的象征,盛放的洋紫荆象征着香港的繁荣,红色的背景象征着香港永远背靠祖国。 区徽: ![]()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模仿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设计,内圆有一朵白色洋紫荆花,红色底色。外圈则为白底红字,写有繁体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及英文HONG KONG。洋紫荆花是香港市花,代表香港。洋紫荆图案、花蕊以五颗星表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上的五星相对应,寓意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密不可分的关系。象征香港特别行政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份。红白两色,象征香港实践一国两制。整个区徽意思是指香港在祖国的环抱下,更加开花结果,繁荣昌盛。 地理位置: ![]() 货币简史: 香港的第一张纸币是1845年由东方汇理银行发行,但在很长时间里都没能真正的普遍流通。直到1857年,香港政府准许用纸币支付费用,随之许多银行相继开始发行钞票,到1865年有5家银行发行的钞票得到了香港政府的认可,但5元以下的钞票除非特别许可不得发行。真正以港元为货币单位是在1935年11月。 1945年以后,香港地区流通的货币是由三家银行发行的,即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有利银行,1元以下的由政府发行。到1959年有利银行被汇丰银行收购,这一时期的港币钞票均由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发行,5元以下硬币由政府发行。1994年中国银行开始在香港地区发行钞票。到2012年为止香港地区有三家银行发行钞票,即汇丰银行、中国银行和渣打银行。在香港地区发行钞票的三家银行对老版钞票一般不宣布停止流通,而是回笼后不再投放,使其逐步退出流通。自1993年起,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发行的新版钞票将代有色彩的图案均由狮头和紫荆花图案所代替。旧版钞票仍可使用,但将会逐渐退出流通领域。 货币梗概: 港元辅币为分(仙)亳,1圆=100分(仙)1毫=10分(仙),货币面值:一、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账号和香港渣打银行有10、20、100、500、1000港圆纸币,另有1、2、5毫(10、20、50分)和1、2、5、10元硬币。二、是中银行(香港)分行有20、50、100、500、1000元纸币,未发行硬币。货币符号为:HKD。 货币特征: 1、除香港政府发行的小额纸币正面有英国国王肖像以外,香港上海汇丰银行、香港渣打银行、中国银行发行的钞票均无人物肖像。 2、1945年--1986年香港政府发行的小额纸币正面均为英国国王肖像,背面只有壹圆是面额和花卉图案,其他背面均为空白。 3、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纸币:一、正面为行徽,背面为本行大厦。二、正面为雄师,背面是本行大厦。 4、香港渣打银行纸币正面为神兽,背面为本行大厦和紫荆花。 5、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正面为本行大厦、行徽和花卉,背面是香港建筑群。 纸币: 一、香港政府1945年--1986年发行的小额纸币 1945年 乔六版 壹分 ![]() 正面:香港政府、壹分面值、英国国王乔治六世肖像 背面:无1945年 乔六版 伍分 ![]() 正面:香港政府、伍分面值、英国国王乔治六世肖像 背面:无1945年 乔六版 拾分 ![]() 正面:香港政府、拾分面值、英国国王乔治六世肖像 背面:无 1945年 乔六版 壹圆 ![]() 正面:香港政府、壹圆面值、英国国王乔治六世肖像 背面:壹圆面值、花绘图案。1981--86年 女王版 壹分 ![]() 正面:香港政府、壹分面值、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肖像 背面:无 1961--65年 女王版 伍分 ![]() 正面:香港政府、伍分面值、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肖像 背面:无 1961--65年 女王版 拾分 ![]() 正面:香港政府、拾分面值、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肖像 背面:无 1955年 女王版 壹圆 ![]() 正面:香港政府、壹圆面值、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肖像 背面:壹圆面值、花绘图案。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各个时期纸币 1985年--1992年 “”徽章版 六枚套 殖民徽章的面积占据了纸币正面的1/3,但是票幅大大缩减,背面的设计趋向统一:中间为新建的汇丰银行楼宇,两侧为汇丰的标志——一对铜狮子。配以香港建筑或节庆图案。并且此版的票幅尺寸一直沿用至今。 1986年 10圆 ![]() 正面:戴着皇冠的狮子和独角马的“”英占香港盾徽 背面:香港汇丰银行大楼、汇丰狮子史蒂芬和史迪、帆船1986年 20圆 ![]() 正面:戴着皇冠的狮子和独角马的“”英占香港盾徽 背面:香港汇丰银行大楼、汇丰狮子史蒂芬和史迪、尖沙咀钟楼1985年 50圆 ![]() 正面:戴着皇冠的狮子和独角马的“”英占香港盾徽 背面:香港汇丰银行大楼、汇丰狮子史蒂芬和史迪、赛龙舟 1985年 100圆 ![]() 正面:戴着皇冠的狮子和独角马的“”英占香港盾徽 背面:香港汇丰银行大楼、汇丰狮子史蒂芬和史迪、沙田万佛寺塔1992年 500圆 ![]() 正面:戴着皇冠的狮子和独角马的“”英占香港盾徽 背面:香港汇丰银行大楼、汇丰狮子史蒂芬和史迪、香港总督府 1985年 1000圆 ![]() 正面:戴着皇冠的狮子和独角马的“”英占香港盾徽 背面:香港汇丰银行大楼、汇丰狮子史蒂芬和史迪、立法局大楼 2003年 “史迪”头像版 五枚套 随着香港回归祖国日期的临近,新版港币的设计也彻底的摆脱了英国统治的色彩。1993年版的闭口雄视的铜狮子“史迪”取代了原来的殖民徽章。并且中部的面值部分突出了汉字“港币XX元”,弱化了英文“XX HONGKONG DOLLARS”。背面的设计沿用前一版,并无太大改动。2000年1000元首次新增开窗式防伪安全线。2003年版的铜狮子“史迪”头像由原来的全侧面改为3/4侧面,从美术角度讲,3/4侧面是一个优美的角度。但是此版的狮子头比较“凶恶”,感觉不如前版耐看。纸币背面采用香港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建筑。防伪技术也有很大提升。 ![]() 正面:汇丰狮子史迪(Stitt)、港币贰拾元、年号 背面:凌霄阁(The Peak Tower)![]() 正面:汇丰狮子史迪(Stitt)、港币伍拾元、年号 背面:宝莲禅寺![]() 正面:汇丰狮子史迪(Stitt)、港币壹佰元、年号 背面:青马大桥![]() 正面:汇丰狮子史迪(Stitt)、港币伍佰元、年号 背面:香港国际机场 ![]() 正面:汇丰狮子史迪(Stitt)、港币壹仟元、年号 背面:维多利亚港 2010年 节日版 五枚套 随着世界印钞水平的提高,防伪科技的增加。香港在2010年又发行了新一版的纸币,正面的铜狮子“史迪”的造型改为全身像,远处有汇丰银行楼宇。此次的纸币印刷水平可以说达到世界前列。 ![]() 正面:汇丰狮子史迪(Stitt) 亚太区汇丰总行大厦 背面:中秋(Mid-Autumn Festival)孩子们点灯笼![]() 正面:汇丰狮子史迪(Stitt) 亚太区汇丰总行大厦 背面:元宵(Spring Lantern Festival)猜灯谜![]() 正面:汇丰狮子史迪(Stitt) 亚太区汇丰总行大厦 背面:香港回归日(HKSAR Establishment Day)警察乐队游行![]() 正面:汇丰狮子史迪(Stitt) 亚太区汇丰总行大厦 背面:新春(Lunar New Year)舞狮![]() 正面:汇丰狮子史迪(Stitt) 亚太区汇丰总行大厦 背面:端午(Dragon Boat Festival)赛龙舟三、香港渣打银行各个时期纸币 1979-1982年 瑞兽版 五枚套 此版年份跨度最短,发行年份最少。但是留给了我们太多的经典!瑞兽的题材直至2010版纸币依然沿用,不得不说这是巨大的成功。设计者把大中华圈的所有华人都所喜爱的瑞兽搬上纸币,真是一次大胆而又成功的尝试。五个祥瑞从水中到陆地,再到天上,堪称完美组合,雕刻精美。并且配合巨大的票幅给我们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也是毋庸置疑的。这版纸币背面却是英国国徽严重的带有的色彩。纸币的中文字也是由右到左排列。 1980年 拾圆 ![]() 正面:龙的第九子--螭吻 背面:香港渣打银行大楼、英国国徽1979年 伍拾圆 ![]() 正面:狮子 背面:香港渣打银行大楼、英国国徽 1979年 壹佰圆 ![]() 正面:麒麟 背面:香港渣打银行大楼、英国国徽 1979年 伍佰圆 ![]() 正面:凤凰 背面:香港渣打银行大楼、英国国徽1982年 壹仟圆 ![]() 正面:龙 背面:香港渣打银行大楼、英国国徽1993年 短棍版紫荆花 六枚套 随着香港回归祖国日期的临近,新版港币的设计也彻底的摆脱了英国统治的色彩。渣打银行则体现在了背面的设计,原先的徽章被一朵盛开的紫荆花所取代,楼宇也换做了新的渣打大厦。纸币的中文字也是由上版的从右到左排列改为从左到右排列,增加了20圆版票面。值得一提的是,因前版钞票左侧的“竖棍”挡住了面值部分,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些许不便,故新版优化了设计,改为较短的“竖棍”。因此也就有了我们通常所说的“长棍、短棍版”。本版在1995年取消10元面值的发行,2001年1000元首次新增开窗式防伪安全线。 ![]() 正面:龙的第九子--螭吻 背面:香港渣打银行大楼、紫荆花![]() 正面:龙的第六子--赑屃 背面:香港渣打银行大楼、紫荆花 ![]() 正面:狮子 背面:香港渣打银行大楼、紫荆花![]() 正面:麒麟 背面:香港渣打银行大楼、紫荆花![]() 正面、凤凰 背面:香港渣打银行大楼、紫荆花![]() 正面:龙 背面:香港渣打银行大楼、紫荆花 2012年--2014年 文化遗产与科学技术版 五枚套 渣打银行纸币可谓是又有新的创新,纸币正面瑞兽尺寸的缩水,纸币背面前卫的设计,让多数人觉得不如老版的漂亮。但是众多的防伪技术还是可圈可点的。注意此版的行名也悄然改变:由原来的“香港渣打银行”改为“渣打银行(香港)” 2013年 20圆 ![]() 正面:龙的第九子--螭吻 背面:算盘与二进制码2014年 50圆 ![]() 正面:龙的第六子--赑屃 背面:吉祥锁、现代银行金库门 2013年 100圆 ![]() 正面:麒麟 背面:宋篆印章与印刷电路201年 500圆 ![]() 正面:凤凰 背面:传统面相图和生物特征人脸辨识技术2012年 1000圆 ![]() 正面:龙 背面:中国古币開元通寶和现代智能卡四、中国银行(香港)各个时期纸币 中国银行于1992年向香港政府递交发行港币钞票的方案。1993年1月获港府行政局的通过,7月获立法局通过并刊登宪报。1994年5月1日,中国银行成功发行了第一批港钞。成为香港三家发钞银行之一。2001年中银集团重组完成,正式成立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简称中银香港),并于2003年7月1日起以中银香港名义发行钞票。之后的2010版也沿用2003版的行名——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香港中银纸币也是香港唯一没有殖民色彩的纸币,也是唯一没有10元面值的发钞银行。中银纸币发行之初就彰显浓郁的“中国特色”。同时也符合香港本地特色:正面主图为香港的地标建筑——香港中银大厦,各式花卉为辅助元素。设计中规中矩,简单大方。背面图案为香港具有代表性的风景。 1994年 景观版 五枚套 ![]() 正面:香港中银大厦、水仙花 背面:香港湾仔、中环以及维多利亚港全景![]() 正面:香港中银大厦、菊花 背面:香港海底隧道 ![]() 正面:香港中银大厦、荷花 背面:尖沙咀 ![]() 正面:香港中银大厦、牡丹 背面:香港葵涌货柜码头 ![]() 正面:香港中银大厦、紫荆花 背面:香港湾仔、中环以及维多利亚港全景 2003年 建筑版 五枚套 ![]() 正面:香港中银大厦、紫荆花 背面:凌霄阁 The Peak Tower ![]() 正面:香港中银大厦、紫荆花 背面:尖沙咀钟楼及香港文化中心 ![]() 正面:香港中银大厦、紫荆花 背面:青马大桥 Tsing Ma Bridge ![]() 正面:香港中银大厦、紫荆花 背面:香港国际机场 Hon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 正面:香港中银大厦、紫荆花 背面: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Hong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re 硬币: 香港硬币于1863年开始发行,曾由铜锣湾糖街的香港铸币厂铸造,但产量少,最后于数年内倒闭。 香港的硬币种类繁多,不下数百款。某些品种因发行量少或战乱、回收、损毁等原因,存世量甚少,现已成为珍品,所以在此只能略做简介。 英属香港1937年--1951年 乔治六世版 五枚套 ![]() ![]() 英属香港1958年--1961年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尖冠 四枚 ![]() ![]() 英属香港 1961年--1980年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花冠 七枚套 ![]() ![]() 英属香港 1988年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高冠 七枚套 ![]() ![]() 1993年香港回归前 紫荆花版 七枚套 ![]() ![]() 1997年香港回归 紫荆花版纪念币 七枚套 ![]() ![]() 10分(1毫)钢镀黄铜 中国帆船寓意一帆风顺、 20分(2毫)铜镍合金 两只蝴蝶风筝象征欢乐和美满姻缘、 50分(5毫)钢镀黄铜 “牛”1997年所属生肖、寓意春耕时节生意盎然、 壹圆 红铜镍合金 麒麟传说中的瑞兽,象征明君和贤臣之后、 贰圆 红铜镍合金 和合二圣取其和谐好合之意,代表和衷共济、 伍圆 红铜镍合金 五只蝙蝠围绕中央寿字,寓意五福、 拾圆 双金属红铜合金 桥梁,象征平稳过渡主权顺利衔接、 谢谢欣赏 (部分资料图片来自于网络和“钱币天堂”,颜色与实物有一定差异。所有图样的大小均已调整为同一比例)
|
|
来自: 海之蓝4a4p68ot >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