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鹤族宗支迁徒记叙

 松鹤老林900682 2019-01-30

    松柏参天,蕃殖有本;江河下地,源流悠长。  融南白鹤林氏,西河九龙衍派。迄今子孙蕃炽,人文蔚起;派衍支分,涣不萃聚。或以截界而外迁,或是避乱求生存。或因抚民摄篆,侨寓为家;或睹胜地迁乔,到处开族。高山仰止,林木郁茂;清泉不竭,流源隆盛。久之不通音问,相逢视若途人。千年延绵,怎知一脉相承?万世兴旺,因袭敬亲之风。白鹤林氏以弘德公为始祖,弘德公以上,谱牒失存,世系不明,支多派繁,剖辨难录。适福安后溪林建延者,以其上祖清顺治十一年避兵燹之祸,携家带口卜居福安之鹿斗环溪,来电询采福安之祖出于吾鹤何支。适我族重修族谱之机,溯本寻源,各支了若指掌,惟以迁居福安世系叙述甚详。彼建延者,睽违数百里,素无一面之缘,何机会之巧值耶?抑先祖之有灵耶?是知吾林散居异邦他乡者,其源出自白鹤我族;根遒劲兮而盛枝,叶葳蕤兮而沁芳。故特捉笔作《宗鹤族支迁徒记叙》,当录其出处,以期嗣后外迁寻祖者稽查云:
   
    一、第二世,廷杰公,弘德公次子;谱载明洪武九年抽军,另开别籍,分房于东店。
    一、第八世,林松公,长支晚五公次子;谱载戎广东潮州甲子门。
    一、十三世,民盛公,长支本仁公长子;子二:邦彦、邦望。清初避兵燹之祸,移居福安韩阳青云;民盛公青云派与时景公鹿斗派有合修《韩阳林氏宗谱》传世。
    一、十三世,民闱公,长支本御公三子;明邑庠生,子三:长邦昌、次邦箴、三邦挥(福安后溪林祠宗谱作邦泽)。清顺治十一年(1654)避兵燹之祸,徒居福安韩阳,肇基鹿斗环溪。
    邦昌字时隆,福安韩阳第二世;生子:绍颖、绍灏。绍颖字子聪,子二:长子曾琦,字仲翰,返回福清白鹤祖籍;次子曾瑜,字仲浩,匡居韩阳环溪。绍灏字子旺,生三子:长曾谟、次仲维、三仲昂,迁居闽安镇。
    邦箴字时景,清皇恩顶带荣身,列韩阳二世;子孙后代俱居韩阳鹿斗(今之阳头)。自时景公始,撰有行第(字辈)序列,现照录如下:“邦绍曾文,国家宗朝,肇延达守,承继祖武”。
    邦挥字时拔,清太学生,列韩阳二世;居韩阳设教“环溪书院”,清末民初被改建为“林长森园林书舍”(民间通称“东坡宫”),现遗址尚在,即今福安西园环溪西岸油家洋(对面山)山麓。清乾隆十六年(1751)七月十四日,阳侯作崇,邻舍屋庐遭其漂荡覆没,触目而皆空,赀财遂半散处;至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间,青山公(讳文澜,字孔若,时拔公曾孙。)率族移居邑之龙溪外澳(即今社口镇后溪村),尊时拔公为后溪始迁祖,今已传世十五代。其昭穆行第(字辈)序列,现依族谱照录如下:“邦绍曾文,国家将兴,长发其祥,万宝朝宗”。
    一、十三世,民铢公,长支本增公子;谱载居苏州阊门。
    一、十四世,从申公,长支民发公次子;清顺治年间避兵燹之祸,谱载葬福宁府三十六七都马头亻九龙冈地方。子绍安,字子灿;孙六:曾茂(字仲友)、曾昌(字仲若)、曾盛(字仲贤)、曾明(字仲德)、曾□(出嗣北垞李静甫)、曾春(字仲舞),居址未详。
    一、十五世,绍旭公,字子初,长支邦在公长子;迁居海山天山。子曾秀,字仲茂,号洪盛,娶涵霞陈氏,公妣合葬崎子尾门前乾山巽向;孙五:世成、世发、世振、世俊、世隆。
    一、十六世,曾建公,字仲侯,长支绍珠公长子;谱载迁居东扳。生子世德,字元天。
    一、十六世,登涟公,字仲清,长支绍宠公子;谱载迁居瞻阳。生子世学,字元时。
    一、十七世,文熹公,字元徽,长支曾源公次子;谱载省居。子二:友燧、友煌。
    一、十八世,国珠公,字亮远,号镇庵,清太学生天培公子;长支禄公派,福安韩阳时拔公五世孙。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移居龙溪(今称社口仙溪),配福安东昆太学生郑士凯之女楚英。男二:长子家驹,字德淳,号金甫;生将蕚、将蘂、将藻、将蘥、将菁、将莪、将苞七男。次子家麟,清邑庠生,字德仁,号端墅,生男将芹;谱载迁居福安东昆。
    一、十九世,成营公,字昌谋,长支友田公四子;谱载迁居山东。

    一、十六世,仲瑞公,次支一房秉琚公三子;迁居南日嶅山(即今莆田市秀屿区南日镇鳌屿村)。子元宽,孙四:良美、良亦、良申、良水。元宽公茔域在鳌屿后嶅山,四子良水公祔葬;墓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葭月,碑刻:“处士起宽林公,淑配陈氏孺人;四男元水,媳妇郑氏”。按清咸丰、宣统吾族二修族谱记载:“元宽公娶陈氏,良水公娶坑口蔡氏”。谱碑舛差各别,实乃前人讹误;然年世寝远,难以折疑匡谬,只好搁置待议。
    一、十三世,有霞公,次支二房本苾公子;谱载迁居福宁。
    一、十三世,有霳公,次支二房本荐公长子;谱载迁居福省。子三:希宗、希宜、希宠。希宗字时岱,卒葬南关外鳌头风岭后;子二:绍美、绍善。绍美字子协,与父同茔;绍善字子择,墓在西关外西山,坐亥向巳兼壬丙。希宜字时受,子三:绍鼐、绍彰、绍奎;希宠字时荷,以希宜三子绍奎承嗣。
    一、十三世,有霁公,字汝月,次支二房本荐公次子;谱载迁居福省。墓在张坑山大王庙后,子希宣祔葬;希宣字时哲,配沈氏;男三:绍春、绍文、绍珍。
    一、十六世,仲周公,次支二房绍绮公子;谱载入赘古镇。
    一、十七世,世喜公,字元发,次支二房登绅公子;生子良桂,谱载迁居东壁。
    一、十七世,世安公,字元书,次支二房登臧公长子;谱载迁居古镇。
    一、十八世,旺旺公,次支二房元英公子;谱载迁居山东。
    一、二十世,孝月公,字圣朗,次支二房成春公次子;谱载迁居江镜。
    一、廿一世,秀佳公,字道璋,号昌凤,次支二房孝财公长子,出继伯孝柳嗣;随母出居龙洋。子四:长章(亦名贤章)、长珠(亦名贤珠)、长禹(亦名仁禹)、长济(亦名仁济)。

    一、十一世,祈保公,三支元拮公子;谱载居沙坞。
    一、十三世,民旦公,三支本能公三子;谱载省居。男二:仕兴、大兴。
    一、十三世,有宗公,三支本旺公长子;谱载迁居连江。生子:时济。
    一、十五世,绍通公,字子会,三支希琼公三子;谱载省居。
    一、十六世,曾泰公,字仲安,三支绍高公子;谱载居住福州下湖。
    一、十六世,登全公,字仲昌,三支绍聘公长子;卜居福州霞湖首登墩乡(今属仓山区仓山镇先农村),祖居被福州市仓山区人民政府列为保护建筑。有[十德堂]《松鹤林氏宗谱》传世,创修年代未详;按世次、名讳等考证,约重修于清末民初。家谱世系极其简略,迁前祖系与鹤谱有别,现抄录如下:第一世始祖名讳空白无记载,二世廷俊,三世允泰,四世三子·养十,五世:福公(长房)、禄公(次房)、寿公(三房)、喜公(四房),六世以后与鹤谱符同。其字讳排序与鹤谱所载略有相异,现照录作为参考,讳:世友成孝秀,长守光先泽,用宣致辅猷,仁济嘉贞复;字:元良昌圣道,经学日敦宗,于以传家国,永积继善香。
    父绍聘公,字子幡,卒葬乌龙郑安山;弟登浍公,字仲佳,阙略无考。长子世赞,字元助,墓在乌龙山;男六:长思采字良伍、次思忍字良和、三思聪字良明、四思恭字良安、五思敬字良威、六思忠字良义;居址未详,传闻居南台湾边附近。次子世珍,字元衡,公妣合葬湖脚山,坐艮向坤兼丑未;男三:长思明字良光、次思魁字良帅、三思问字良华;俱居下湖首登村(现属仓山区仓山镇先农村)。
    一、十七世,世炫公,字元耀,三支仲立公长子;谱载迁居海山(平潭)。男三:长友增字良吉、次友进字良福、三友发字良达。
    一、十七世,大杏公,字元灼,三支仲华公子;谱载住福省马路街。
    一、十七世,大善公,字元芝,三支仲球公次子;谱载迁居福宁。
    一、十七世,元宪公,以字行,三支仲真公子;娶翁氏,谱载迁居坑边。
    一、十八世,良贵公,以字行,三支元智公三子;娶邵氏,谱载迁居古镇。

    一、十二世,本春公,四支一房一龙公长子;谱载迁居连江。生子:民谷。
    一、十六世,曾暹公,字仲腾,四支一房绍采公长子;谱载迁居福鼎。
    一、十七世,世兴公,字元盛,四支一房曾厚公子;谱载住福省黄冈底。
    一、十八世,良哲公,以字行,四支一房世升公长子;谱载迁居山东。
    一、十三世,民洪公,四支三房本艾公次子;谱载迁居平潭海山。生子希德,孙四:绍英、绍华、绍蓁、绍藻。长孙绍英,字子胜;次孙绍华,字子振;三孙绍蓁,字子荣;传闻居海山黄土崎。四孙绍藻,字子标;男六:曾发、曾瑞、曾璋、曾达、曾福、曾和,俱居海山观音堂下(现属平潭县苏澳镇先进村观音堂下)。曾发字仲功,玄孙孝全(成金四子)出继四支一房邦扬(清海坛把总)裔、成宗嗣;生子秀财(宣统谱作秀猴),居平潭芦洋。
    一、十五世,绍光公,字子显,四支三房邦酉公子;谱载迁居连江。
    一、二十世,孝炉公,字圣达,四支三房成德公子;配王氏,谱载迁居福省。


    以上记叙,考之谱录;更有涣离日久,衔接无征,难以悉数。自然灾害、战争人祸,环境逼迫、资源匮缺等等,致使族人离乡背井,迁徒他方;甚至跨洋过海,定居异邦;守成非易,创始维艰。盖宗族之形成,上溯祖宗之源本,下续子孙之将来;而况自兹以往,蕃衍盈升,聚族而居,守望相助。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欣嘉吾族率滨海乡,业立鹤山;踞地灵以感酬,续余韵而怀恩。慈善仁义,受时之礼尊;勤俭廉信,泽宗之长存。思先祖之德信,恩润裔胄;承家风之训诫,惠泽子孙。族因德而望,名以书而轩。恰值盛世,而谢昌明以言;当修族谱,以志血缘之昆。虽谓私家之瞻视,也共炎黄为根源。但凡迁出,不敢没其所由来;故详记之,以为后世从宗合族之道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