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习惯 本文根据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荔枝栽培岗位专家李建国讲课PPT整理。 知 识 花芽分化的条件 花芽生理分化需要五个条件: (1)顶芽停止生长(睡觉); (2)叶片要充分老熟; (3)低温(7-15℃); (4)干旱(土壤含水量≤9%,即20公分的土壤一捏就会松散); (5)充足光照。 花芽形态分化需要五个条件: (1)顶芽萌动(起床); (2)叶片退为橄榄绿; (3)中等温度(15-23℃); (4)中等湿度(土壤含水量>13%,即20公分的土壤一捏不会散开); (5)充足光照 另外,结果母枝的生长状态,末次秋梢老熟程度,内源激素的比例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与分布也市荔枝花芽分化的关键因素。 广东荔枝“白点”情况分析 根据体系各综合试验站以及一些地方种植户代表给出的结果,李建国表示,果农今年不必担心妃子笑的成花情况,“妃子笑是比较稳产的一个品种,大小年现象不明显。”他介绍,海南的白糖罂不如广东现“白点”情况可观,截至1月24日,海南南部白糖罂产生“白点”不足5%,北部则10%-20%,茂名地区已经高达80%以上;桂味和糯米糍等晚熟品种普遍未萌动或者刚萌动。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1)温度偏高。 去年11月份平均气温比同期偏高1.4℃,月极端最高气温达30 ℃。12月平均气温16.1 ℃,比常年同期偏高1.1℃。月极端最高气温29.1℃。气温偏高不利于树体转入“休眠”状态,不能很好地积累养分进行花芽分化。 (2)湿度偏大。 去年11月、12月和今年1月(1-16日),总降雨量虽然偏少,但降雨天数比同期偏多。土壤长期湿度大导致秋梢叶片退绿慢,有的不退绿,有的退了绿甚至“返青”,有的树甚至未停止营养生长,这些情况均不利于树液浓度的提高,从而影响花芽分化。 (3)日照时数严重偏少。 去年11月,日照时数121.2小时,与常年同期(185.5小时)相比偏少35%;12月,日照时数101.7小时,与常年同期(177.4小时)相比偏少43%;今年1月(1-16日)日照时数17.9小时,与往年同期(66.9小时)相比偏少73.2% 。日照时数偏少,光合作用差,严重影响有机产物的积累,对中晚熟品种花芽分化极为不利。 (4)树体碳素营养积累严重不足。 2018年是荔枝 历史最高产年份,树体营养消耗大,秋梢期(8-9月份)雨量充沛,控梢期(11月-1月中旬)长期阴天寡照,湿度大,一方面严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能力,另一方面也加剧树体消耗,最终导致碳素营养贮备不足,碳氮比难于达到荔枝花芽生理分化的需求。 荔枝近期管理工作建议 根据当前荔枝末次秋梢芽的萌动状态(未萌动、萌动不见花芽、萌动较长不见花芽)采取相应的措施。 (1)通过修剪改善树体光照条件,促进顶芽萌动。根据果园树势生长和密闭情况进行冬剪,树冠枝条过密的在树冠中间适当锯除1-2条骨干枝“开天窗”,刺激树体萌动,促进荔枝“白点”。 (2)喷施细胞分裂素及叶面肥,促进顶芽萌动。建议各荔枝园对尚末完全萌动,或半睡半醒的树应把住未来半个月促花的时机,叶面喷施细胞分裂素+爱多收+核甘酸等促进花芽萌动。顶芽为褐色的隔5-7天再喷一次。如果土壤干旱或土壤湿度不大的果园,也可适当淋施沤熟的有机肥水,但不能大肥大水;在促花期如果突遇持续高温天气,应停止促花,宜适当调节花芽,以防“冲梢”。 (3)及时处理带叶花穗。对已抽出冬梢但没见到花芽的树,在小叶展开前用荔梢杀杀梢(1瓶20毫升兑水75-80公斤,用雾化好的喷雾器均匀喷1次),对抽出带叶花穗应在小叶展开前用40%乙烯利3毫升+15%多效唑15克+水15公斤喷杀,以喷湿为适度;或用杀小叶素或小叶脱喷杀叶。 (4)结合冬季清园,做好病虫害防治。长期的阴雨寡照天气极易导致各种荔枝病虫害发生,如冬前未做好清园的果园,要结合清园可全园喷施一次广谱性的杀虫剂和杀菌剂,减少病虫源。 来源: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荔枝栽培岗位专家李建国 |
|
来自: 小格格e9mip11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