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点梅花天地心——陈琪与梅花的艺术之缘

 zdjphoto 2019-01-31

一、大艺无界,大爱无疆,花为天地展容。


花,有各种名花奇卉,

也有路边的无名小花,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花开花落,

各展现其美丽芬芳,

无论是奇卉异珍或叫不出名的小草花

都给人们带来无限生机和乐趣。

        

《只留清气满乾坤》 陈琪



中国文人自古爱花卉,

特别把“梅兰竹菊”比做四君子,

又把梅推为四君子之首,

历史上无数文人骚客,

咏梅、赋梅、写梅、画梅,

留下浩瀚的翰墨丹青,诗词歌赋。

梅花在冬天开放,傲霜斗雪不畏严寒,

万花皆寂寞,独俏一枝春。

       

《点点梅花天地心》 陈琪



宋【陆游】有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同样是宋朝诗人【林和靖】

他笔下的梅花别有风味。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栖身在杭州西湖旁一生咏梅画梅,

把梅花当作妻伴,仙鹤当作儿子,

所以有了“梅妻鹤子”的典故。


元朝【王冕】独爱画梅,题画诗咏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他笔下的梅花以水墨表现,

赋予文人的人格、气质、气节。




上海进口博览会贵宾室“梅花”作品  陈琪



自古以来天地万物花自独开,

但时代替进,文风限化,

今天我们对梅花的审美不同于古人。








二、全国美术大展获奖

中国美术馆收藏的梅花



我长期从事中国画书法创作,喜欢画梅,

孩提时梅花开时漫天雪花飞舞,

穿着布鞋外面捆绑上干稻草漫山遍野的跑,

当时没有古人踏雪寻梅的底气和雅兴,

只是对漫天飞雪梅花开的好奇和冲动。


记得我早年在部队时期,

总政组织建国五十周年的美术创作,

我画了一件《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画面表现毛泽东和柳亚子两位主要人物,

背景以'沁园春·雪'词为意境,

画了傲雪的构线梅花铺满画面

衬托人物的性格和时代背景,

作品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陈琪

第九届全国美术大展




十年以后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我又创作一件梅花为题材的作品《融》,

这作品表现方式不同于传统梅花,

也不同于今人的表现形式方式,

但意境还是小时候对雪中梅花的深刻记憶。



 《融》 陈琪  

十一届全国美展提名奖、中国美术馆收藏



那个年代的意境

一直萦绕在创作的思维中挥之不去,

但梅花花鸟题材要冲刺全国美展谈何容易,

创作不落俗气、不布后尘、有新意十分难,

要用现代的表现技巧,

去把握时代审美艺术语言


创作中我采用满构图的方法

前面的梅花造型用双勾的技法

后面的梅花用水墨为之

最后用银色渲染整个画面,

形成梅花开放、满天飞雪的效果。


作品完成后点题也非常关键,

用古诗词为题目也太多太普通,

当时的时代背景正是文化、经济的融合,

冬去春来,冰雪消融,春意盎然。


最后确定题目为《融》,

这个题目恰好点出作品的意境,

有新意,有思想,

既点题又深化作品主题内涵。

《融》荣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提名奖,

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三、梅花的创作与写生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花卉不仅体现花本体面目,

还体现为花的广泛意义文化内涵,

体现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


去年秋冬之交

市文联组织一档“一花一世界”

名家画百花现场写生创作活动,

时节正好是梅花初放,

我作为第一名画家参与梅花写生。

        


        自古对梅写生不是很多,而且这次用现代媒体传播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直播进行,我也是平生第一次。奉贤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有两株宋梅开放,仲冬时节,天气寒冷,写生当天天气晴朗,工作团队搭好架子,我用六尺整纸直立进行写生,现场美术创作人员和游客有百余人参与观摩,我一边写生一边介绍梅花的特点;介绍写生创作要注重掌握的造型、笔墨、构图;介绍写生与创作的关系等。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写生,

一件六尺整纸写生作品终于完成,

后来听说当时线上有近万人在关注传播,

这也许是现代艺术又快又有效的传播方法。


(陈琪  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