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的意义( 海魂 如风原创 )

 辽宁本溪高明达 2019-01-31
爱的罗曼史

  生命有没有意义?

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是因为生命的意义,其实在创生之初就已经被赋予了的。

这个意义就是:活着。  

它体现在难民潮的队伍中,表现在饥荒年的大路边,浮现在押赴刑场奔赴黄泉路的死囚脸上,呈现在每一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的哭声里。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人还挣扎在死亡线上,我们不得而知。但只需想一想近些年伊拉克、叙利亚、巴勒斯坦隆隆的炮声,以及非洲一拨一拨的难民,就可以知道,一个人能够平安地,不用恐惧随时面临死亡威胁地活着,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食欲是上天赋予每一条生命确保其活着的重要条件。这一本能是上帝在创生之时赋予生命的,因此,'活着'成为生命的第一意义。

除了活着,生命的第二个意义是什么呢?那就要问我们人的第二个欲望是什么?毫无疑问是性欲。性欲所对应的另一个人生意义便是传承。交配的结果是产生新的生命。这个人生意义的重要性,从交媾之时得到的快感就能够清楚。这样的快感让每一条生命都乐于去完成这件事。这是上天创造人类并要求其延续下去最智慧的安排。正因为这样,生命就得以源源不断的诞生延续。

从物种起源、繁衍和发展的角度,为了不让物种消亡,生命就必须完成生育传承的使命。中国文化十分强调这一层意义。《孟子》里说'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而且直接指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意思是第一种不孝是顺从父母的意思,父母有错而不加以提醒劝说,使他们陷于不义;第二种是家境贫寒,父母年迈,而不谋求官职以赡养父母;第三种是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无人继承香火。其中,以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最为不孝。基督教也十分重视生育的意义,《创世记》里明确赋予每个人生养众多儿女的使命。

  孔子说:'食色性也。''活着'、'传承'既是每一条生命本能的要求,又是上天赋予生命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更是生命其他意义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也。有些人因为生活苦一点,委屈多了点,或者失去恋人,事业受挫,就想不开,就想了却自己的生命,是多么本末倒置,愚蠢至极的想法!

  新的生命诞生之后,生命的另一个意义也就随之产生了,那就是抚养自己的下一代。因为新生命出自于自身,上一代因为对自己的爱而产生了对自己生命的延续者——子女的爱。这种爱因为源自于自身,所以带有很强的自我牺牲意味。自私和无私,在这里达到高度的统一。这种自我牺牲有时可以达到舍弃自身的程度。沈石溪在《斑羚飞渡》中,有对老斑羚牺牲自我成全新一代的具体描述,人的自我牺牲成就子辈的事例更是不甚枚举。

  同样,抚养下一代,成为了人生又一不可推卸的责任。文明不断发展,抚养之外又增加了新的一层意义——教育。教育的目的是让新一代做一个人,做一个身体心理都健康的人。但现代社会,许多人把教育弄成了攀比。别人的孩子做什么,我的孩子也要做什么; 别人的孩子耍什么,我的孩子也要耍什么。甚至不顾孩子的身心健康,要孩子考好名次、考好学校,把孩子的一切当成了自己和他人攀比的东西。这就失去了教育的本质。

  新的生命长大成人,老一代的生命力也就慢慢衰竭。这时候,为代代相续的承递,已经长大成人的新生命又有了一个人生意义—一替已经垂垂老矣的父辈养老送终。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得尤其充分。它以'孝'的形式,向一代又一代新生命灌输,并成为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在汉代,更加作为每一个人加官进爵的重要标准'孝廉':一个人要想做官,首先必须'孝敬父母,办事廉正'。两汉前后四百余年都以孝廉举仕,其后几乎所有朝代都注重对官员'孝'的要求,明清时代直接将举人称作'孝廉',可见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礼记》将其列为伦理道德“礼”的七大具体内容的首位,'孝、慈、恭、顺、敬、和、仁、义'加以强调,并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即是孝顺父母,'悌'即是友爱兄弟,将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孝敬父母这一人生意义既是对生养自己的父母的感恩回报,它属于人的良知的范畴,它让人区别于动物(但即使动物也有'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又是每一个都会老去的人年老体衰时自己的需要。同时它维系着一个家庭和谐团结,社会稳定和平,所以为历朝历代上下阶层人的共识。 新一代生命再生产更新一代,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命就实现了代代相传的良性循环。

  这本是作为生命最基本的意义,是不用去论证辩驳的事情。 但为什么有人会将这些生活的意义给丢掉了呢?而且丢掉的人大多不是普通平凡的草根阶层?他们往往有较高的学历,而较高的学历又产生了较高的欲望,又由于父母的呵护,使他们没有历经生命必须的苦难而精神脆弱,还有一些是由于接触不正确的思想,这些诸多因素使他们在自己的价值观中添加了一些不恰当的生命意义,比如过高的地位,比如诸多的财富,比如炫人的名声……。这些东西确实也可能是生活的部分意义,但绝不是全部意义。因为维系生命存在的东西本不需要太多。但他们错误地把这些当做了生命的全部,所以他们一旦不能拥有,就感到迷惘失望甚至绝望。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生命的意义还有其复杂的一面。它的复杂性在于生命的意义具有认同性,当人们不予认同的时候,生命又是没有意义的。而且随着人们认同意义的不同,人生意义也不同。 只需要将生命缩短为一小段就能明白:给一段时光赋予无所事事时它是无聊的,赋予和爱人卿卿我我时是甜蜜的,赋予为善助人时是高尚的,赋予草木皆兵时是恐怖的。

  因此,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知识,有足够的理智,就该给自己的人生赋予足够智慧的意义。 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之后,毅然离开权利的核心,离开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京城,开创自己的商业事业。(而与之共事的文仲却因留待京城而遭杀戮)。居里夫妇在发明镭元素后,主动放弃镭的专利申请,放弃大笔财富,专心致志进行科学实验,两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他们认为财富在带来荣华的同时,会给自己带来精神的负累,会干扰他们科学研究的纯粹心境。他们都不失为最智慧的人。

  最为高贵的灵魂是怎样的呢?身处逆境仍然充满生活的希望,仍保持生命的尊严,不悲观,不绝望,不自弃。把逆境当做自己人格的磨刀石、能力的历练场,'动心忍性''增益不能'。这样,人生就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

  地位、财富、美名是每个人都希望的,因为它能给自己一种高贵的感觉。但真正的贵气并不在此。如果富贵之人充满傲气和骄横,那么他比贫穷还要可恶。 人的贵气在于生活的底气和骨气。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应该是对贵气最精炼的概括。

  而在落魄之时就怨天尤人、灰心丧气乃至丧志的人,绝不可能成为生活的赢家。因为灰心必然丧失斗志,埋怨就是推卸责任。而没有斗志和责任感的人,实际上是扶不上墙的烂泥。这样的人,即使偶遇天降馅饼,也无法真正改变自己低俗的习气,很可能即刻变成一个趾高气扬的骄横之徒。因为在他的眼里,财富和地位是决定一切的唯一标准。但是高山上的小草,永远只是小草;深谷中的劲松永远是令人敬仰的劲松。

  但是'活着'和'传承'还只是生命意义最基本的部分。如果一个人只是活出这两点意义,他还只是一个平凡的生命。就算他为个人累积了金山银山,登上了至尊之位,如果只有私欲,甚至为了私欲而不择手段,伤天害理 ,他也不可能被人敬佩反而会被人唾骂。 就像一个人的身份需要与之相关的对象来确认一样,生命的意义也需要构成联系才能显出意义。一个只为个人而活的人,生命意义远小于为家族而活的人; 一个只为个人家庭而活的人,生命意义远小于为一乡人而活的人。以此类推,为全人类的幸福而活的人就应当是万众敬仰的'圣人'。

  有人提出,生命的意义分为'生存''生活''使命'三个层次。只为'活着'而生的人,仅仅是动物性的。这种人不讲尊严,没有底线,不讲原则。为了'生活'而生的人,遵守规范,知晓进退,有美的追求。而为着某种'使命'而生的人,他们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无穷的力量,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即使生命受到威胁也在所不惜 。正因为这样,他们又具有无穷的生命力。所以,我们说,具有使命感的人是无敌的。

  因此,只为个人而活的人,生命力最为脆弱,生命的意义最卑小;有使命感的人,生命力最为顽强,生命的意义最伟大。

  愿每一条生命都遵从上天的旨意,并为自己赋予相应的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