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空问答

 hexudechunfeng 2019-01-31

一说到关于适龄儿童的入学年限的话题总是能够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舆论,而且孩子的入学问题也是一直困扰这万千父母。8月31号前出生且年满6周岁在以前几乎是一项绕不过去的关卡,孩子出生晚一天都不行所以在以前很多家长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早一年入学不惜剖腹产,也要赶在9月1号前让孩子出生,当然也有各种找关系改年龄和抢时间等等,也正因这项规定经常发生家长和学校的冲突。

但是这样一条铁律有望在近段时间在全国各省废除,因为在2018年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里面明确指出新生出生日期将由各级省教育厅确定。也就是说以8月31号前出生的这条标准很大可能会被放宽到12月31号。


这样一种政策的变动可以说是了却不少家长的重担以前很多家长的孩子可能只是在8月31号后几天出生,虽然可能是相差几天或者是十几天,但是就是不能和同龄的孩子一起上学,为了这几天、十几天却要忍受晚上学一年的待遇但是现在这个8月31号不再是一个门槛,而是在今年内出生都是可以作为计算周期的。最直接的受益体现就是父母借着学校去解决孩子的照看问题,让家长也能集中更多的精力到工作中,为生活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再者也能够减少家庭在课外托管机构和幼儿园上的支出中国父母对自己孩子都是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的所以很多家长都会为了弥补孩子晚上学一年造成与同龄人形成的差距而给孩子报一些课外培训机构或幼儿园。但是对于这些课外培训机构或幼儿园绝大部分都是收费,这笔费用对于城市那些中产家庭来说可能影响不大,但是对于那些广大的农村家庭来说会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然而现在国家放宽孩子入学年龄,可以让孩子不必在幼儿园或课外培训机构弥补差距,可以直接上一年级,大家也知道义务教育的的学费是比较低的,这样无论是对于城市还是农村都是一个利好.

还有就是大家也知道我国的孩子要完成一个教育周期所需要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16年),假设7岁就进入一年级,那么整一个流程读下来就已经23岁如果再读个硕博,就离古人说的30而立不远了。所以这对于个人还是家庭所背负的压力都是很大的,也因此国家扩宽入学时间的确有一定的现实需求。


但是细读这份教育部颁布的通知,发现关于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日期是由各省级教育厅根据法律条文和现实情况而定。所以需要说明的是这样一种放宽入学时间不是教育部一纸文件就立刻全国实施的,并非是一刀切。另外就是国家放宽入学年限也并非是鼓励广大家长让孩子提前入学。所以我对这样一种放宽儿童入学年龄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NO.1 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将决定是否对应该维持现状

虽然说教育部已经给各省级教育厅指明了一个“放宽”指令,但是同时也给各省级教育厅自主决定权,但是我还是认为这样一种全面放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特别是对那些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维持现状的可能性更大些。

因为对于大城市,这样一种改革牵涉的领域很广,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比如:目前城市的适龄儿童基数多少、未来增长幅度又会多高、学校和师资的数量能够承受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统筹规划好才能实行,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很可能那些教育资源比较充足的地区会先一步实行,而那些经济发展欠佳和人口出生率高的地区会晚一些实施,现阶段很可能会维持现状不变。

NO.2 国家放宽孩子的入学年龄并非是鼓励拔苗助长

每一个人的智力、天赋、心理和身体的达到成熟所需要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而对于5-10岁的孩子来说,这其中的差异可能会相差的比较大所以经常会出现5岁的孩子已经智力发育的很完整,而也有8岁的孩子依旧是懵懵懂懂的现象。因此提前入学不是对于每一位孩子都是适用的,只有合适才是最好的。倘若忽视孩子的成长状态强行接受高强度的教育,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家长同志们应该正视孩子的成长状态,不要被“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言语所蒙蔽了理性。

而且很多的老师也同样表示如果忽视孩子自身的生理发育,盲目的跟风,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无益,同时也会学校的管理和老师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有很多比较理性的家长也认为7岁入学是比较合适的年龄,提早入学并非是利好,相反很可能对孩子是重担,还是尊重爱孩子的成长规律比较好。


人生本就如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短暂的领先并不能代表一直领跑全程。总会有些人年少成名,也总会有人大器晚成,决定人生赢家的也绝不在这一年半载。孩子终究是会成长为大人,而童年的快乐会是他一生都值得怀念的东西。如果孩子本身心智就没能达到适合的年龄,强行开始比赛只会导致徒增孩子更多的挫败感,失败的阴影也会伴随很久,最终只会越跑越慢。

孩子童年时期创造的快乐足以影响他的一生,这个显然比任何东西都要重要的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