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天地:一个家庭,悟透这两则家训,子女往往都有前途,大富大贵

 仙人洞主晨曦馆 2019-01-31

我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都告诉了我们安家立业都重要性,可是历史上有很多名门望族往往一夜之间从此没落。能够真正一直将名门延续下去的家族真的很少。正是因为这些家族忘了自己都家训,违背家训,一个家族连祖上流传的家训都视如无物,那么这个家族离没落也就不远了。时间是漫长的,一个庞大的家族也无法能够保证一直强大繁荣,因为家族的决策者每个人所在的时代背景不同,见识也不同,这样就导致了一个家族中人们的眼界和学识的断层。而这些对于一个家族的繁荣昌盛又是非常关键的,又因为家训的重点不是能不能记住,重点是在于能不能做到。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两则家训,请大家多多理解,参悟,对子女的前途和富贵有很大的帮助。

第一条家训:忠厚足以兴业,勤俭足以持家!

这是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里的一句话,说的意思是:为人忠诚宽厚便可以让事业兴旺,勤劳节俭更加可以维持家族的兴旺。这些说法大家都知道,听过无数次能不能做到才是重要的。成家立业是每个人必不可少都人生阶段,这句话正是在告诉我们,人们在成家立业的途中应该有都态度。怎么保持一个家族的兴旺?这不仅仅需要手段,更加要注意的是态度。如果家族喜爱奢华,极尽奢侈,那么这个家族不论曾经多么风光,它注定会没落的。勤俭节约并不是刻意的,只是让大家在个人生活水平上稍加控制,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不要让自己入不敷出。而立业之本当为忠厚,不论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还是对自家产业的态度,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算是吃一点亏也没什么大不了,保持忠厚与人,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并且借此完成立业之命,何乐而不为。

第二条家训:贫苦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

这句话说的是:贫穷艰苦应该读书,大富大贵之后也不能忘记耕种收获的艰苦。从我国古代隋朝建立科举制度,读书成为了寒门学子改变命运的方式。“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功成名就只是读书的一个长处,读书最重要的是可以教会人怎样做人,培养自己的修养。如果出生在贫困的家庭,就更加应该读书,因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如果是生于富贵人家,最重要的是知道财富的来之不易,只有明白了劳动的不易,才会知道珍惜,才会拼命保住家族的繁荣昌盛。

家庭是最重要的,家族的繁荣也关系着家族中的每一个人。作为家庭的延续,子女们都应该铭记并理解这两条家训。只有懂得如何做人,知道前人播种的不易,才能在心中播撒下名为上进的种子,心中如若已经栽种了这颗小小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机会也就更大了,能够为家族遮风挡雨的几率也就更大了。看完这两条家训的解析,大家是不是觉得应该将这两条家训铭记在心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