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手可能会遇到的酒类知识2

 犬族族长LY 2019-01-31

​在开始正文之前,先严谨地解释一下。我本职是品酒师,并不是调酒师,以下文中涉及的知识点,是相对来说比较基础的理论知识——遗憾的是我并没有机会将其真正应用在实际工作之中——可以说是我当酒鬼这么多年关于鸡尾酒这部分的总结吧。


iiiiiiiiii

​这篇文章非常适合纸片人前往酒吧点酒和纸片人本身就是调酒师的同人pa或原创。

首先我们对调酒师进行一个严格的定义吧:在餐厅或酒吧内负责一切和酒有关的(也可能无关的)任何日常服务的专业人员。和酒有关的即是配制酒水(调制鸡尾酒)、销售酒水、管理库存等,和酒无关的包括培训员工、经营管理等。这个工作范围如何界定看调酒师自己的定位,比如酒吧(餐厅)的老板其实就是调酒师,那店内的一切就都和调酒师有关。

调酒师需要掌握的不是只有鸡尾酒的配制,而是与店内所销售的/拥有的所有酒类相关的知识,这其中包括产地、风格特点、工艺、饮用方式等,当然可能还要知道一些酒背后的故事。

这方面我觉得对角色设定的发挥空间就很大了。

在这里多说一下关于“英式调酒”、“日式调酒”、“美式调酒”三种的分别。

目前我没有找到任何严格权威的关于调酒方式的定义能够用于描述这三者的区别,我们暂时可以将之理解为三种不同的调酒风格,这种风格发挥的地点则是“英式酒吧”、“日式酒吧”和“美式酒吧”,所以说,调酒师的风格、调酒的方式是根据酒吧本身的定位来决定的。

总不能让一个习惯于“英式酒吧”风格的调酒师,跑去了“美式酒吧”,然后固执己见地依旧用英式的那套风格吧?

……等等,纸片人应该可以,我觉得自己又冒出脑洞了。

三种酒吧确实有些差别,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从酒吧本身的角度来划分,美式酒吧通常有点规模日常流量大,喧嚣热闹,自由奔放,十分亲民。而我们喜欢看的各种花式调酒本身就属于美式酒吧文化。英式酒吧……似乎在此基础上更有“绅士风度”。

就,还真的就是kingsman和Statesman的区别。

​然后英式还有乡村小酒馆那种传统风格和都市奢华风格两种……再说就啰嗦了。酒吧文化这种东西本身的延展性和创新性非常高,即便我现在和大家尽量描述了三者的风格,但其实真的跑去酒吧玩的话就会发现,现在能够精准的将自己划分为三者之一的酒吧少之又少,反倒是千变万化,各有各的特色和风格。

最后日式酒吧。

诸位有没有印象微博上曾经有一个调酒师切冰块的视频?视频的背景,调酒师切冰块时的认真和精准,就是日式酒吧(或者说日式调酒)的风格。非常、非常的认真,除此之外,对调酒师的工作要求也十分严格,冰块数量,用酒(或者其他饮料)的比例。

惭愧的说我并没有接触过在日式酒吧里工作的调酒师,允许我大胆的猜测,可能他们连衣着和微笑的方式都有要求吧。

说充满仪式感一点不过分(让我觉得有些像茶道)。

对不起。说了这么多才刚刚进入鸡尾酒的部分。我们就以写作上最实用的方式来说鸡尾酒。

我们在酒水单上一定能够见到很多不一样的鸡尾酒的名字,其中有一些你很熟悉,有些却不一定。熟悉的那些是世界范围内都比较有名的鸡尾酒,不熟悉的那些可能会是调酒师的自创。鸡尾酒本身的定义是,以酒为基础,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材料而形成的一种饮料。它可能是高度数,也可能是低度数,甚至可能是没有度数的。混合方式分为“兑和”、“调和”、“摇和”、“搅和”。

其原材料分为3类,基础定义是——基酒、利口酒、其他(果汁、碳酸饮料、甜味饮料等等很多)。如果去看鸡尾酒调制相关的书籍,里面通常是基酒(A类)、利口酒(B类)、其他(C类),然后配方上会标明调制方式:A+B+C,或A+C。或 B+C。

A类中通常包含:金酒、朗姆酒、伏特加、特基拉(龙舌兰酒)、威士忌、白兰地、葡萄酒。

B类利口酒是个非常广泛的类别,诸如咖啡酒、甜露酒等,凡事使用蒸馏烈酒为基础成分,加上风味香料、糖、水和色素混合而成的都是利口酒。很少拿来纯饮,通常用于调制鸡尾酒。

C类则更广泛,果汁、碳酸饮料、糖浆等等。

还是那句话,鸡尾酒自由发挥的空间非常大,以上我提到的所有原料,都是在适用范围之内,且如今还有颇具创意的调酒师选择烧酒或白酒作基酒,大概这跟喰种赫子形态一样取决于想象力吧【等等

诸位,请把这类调配想象成做菜。

一道非常出名的菜品有自己固定的食材搭配和比例,比如西红柿炒鸡蛋,它们一起就是很好吃,所以是日常家庭餐的“常胜将军”。一款鸡尾酒,名字朗朗上口,制作方式简单,倘若再加上文艺作品影视作品中出镜率极高,那么就会成为各色酒吧里的“宠儿”了。

但同样,哪怕再简单的东西,都一定有深邃的学问在里面。

鸡尾酒虽然如此自由开明,其核心除了文化外最实际的——在我看来——是比例。

调制鸡尾酒时所使用的酒类(果汁等)的配比是重中之重。

……纸片人永远都会拿出最完美的配比,三次元却有可能出现令你终身难忘的难喝的配比。

这都取决于调酒师的水平,而想要知道一位调酒师的水平如何,却又绝对不是一眼就能试出来的。再举个王男人里的例子吧,依旧是第一部结尾,艾格西去瓦伦丁的啪啼上点的“马提尼(Martini),要金酒不要伏特加,搅拌10圈”,好像是这么说来着。但金酒是个类别,其中有不同的产区和品牌,纸片人应该继续多加一句——“有几种可以选?”

还有个很常见的简单却怎么看都很牛的鸡尾酒,叫Highball(基础定义是烈酒+碳酸饮料),怎么译大家随便吧……一般鸡尾酒里默认是威士忌加冰和苏打水,其中威士忌就要讲究了,所以纸片人在此时请加一句——“哪种威士忌?”

这两个是我目前能想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又简单又考功底的两款。

​最后我们来说一些酒吧里可能遇到的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鸡尾酒都是甜的。并不是所有的鸡尾酒都是甜的。并不是所有的鸡尾酒都是甜的。

有咸的。也有味道诡异的。有各种各样的。

纸片人请亲切地和互动的另外一个纸片人介绍,​感情线get。【拇指

鸡尾酒也是有度数高低的,并不是喝了就会醉或者喝了不容易醉。醉酒的快与慢取决于每个人的身体对酒精的耐受程度不同,偶尔也和空腹与否有关,甚至可能跟喝酒的顺序有关,很难直接定义。并且,并不是闻起来没有酒味的酒就没有酒度(伏特加看着你)​,尝起来不太烈的酒也有可能为高度酒。如果与某家酒吧不熟,某个调酒师不熟,最稳妥的方式是询问一下,告诉他你想喝甜的还是什么样的,否则会觉得好喝的概率就跟妖狐突突还是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一样。

此外,鸡尾酒确实有些五颜六色的,但不是全部。分层的原因是原料密度不同,​这种鸡尾酒一般就……可远观。当然不排除有好喝的,慢慢碰呗。

以及,相信调酒师的水平,冰块也好,酒的配比也好,使用的原料甚至装饰也好,只要是经过了一位优秀的调酒师的深思熟虑和无数次的尝试并绞尽脑汁为它起了个名字的,我想都不会差,毕竟职业素养摆在那。要求调酒师根据顾客的个人喜好来改变配比,虽然这没什么问题,但可能会导致一款鸡尾酒的味道大打折扣​。

最后,不是所有的调酒师都……会扔瓶子。当然,挺酷的,但真的不是所有调酒师都会,练习这些花式调酒​的调酒师们的确非常厉害,能够熟练地掌握技巧自然也是经过了长期艰苦的练习的。美式调酒里包含这样的花式调酒,很多大型酒吧里也会有炫酷的点火的有烟花的花式调酒,但是街角小酒吧里,那些在吧台后兢兢业业擦杯子的、可能戴着眼镜的、衣着讲究得连一个扣子都不放过的、两鬓稍有白发的大叔们,可能真的不会花式调酒。​

啊,我为什么要强调大叔。

可能是我觉得纸片人1(年轻的新人)软磨硬泡纸片人2(完全不会花式的老派)丢个瓶子来瞧瞧,然后balabalabala……

好了我去写小黄文了。


iiiiiiiiii

写这篇之前有三位小伙伴问了问题www

首先是,十八岁左右适合喝那些鸡尾酒?

​是这样的,我国似乎并没有严格的对饮酒最低年龄的限制,这个我没有求证过……但是有限制经营者不可向未成年人售卖烟酒。然而这个似乎并不是那么严苛……总之,适合喝什么样的酒其实和个人的喜好有关系。酒度低,果汁比较多,或者完全没有酒度的吧,还是询问一下调酒师比较好。


然后是,喝鸡尾酒会醉是不是代表酒量很差,啤酒没关系,鸡尾酒会头疼是为什么。

酒量差一般说是喝什么酒都醉。但酒量差也不是坏事嘛。​“喝完头疼”的原因就不太容易考证了,鸡尾酒的变数太多,可能不同的人会某一种酒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


最后是,一般是什么调配出来的,花式调酒一般都是鸡尾酒吗,以及最常见的用来灌人的鸡尾酒。

前两个问题文中写啦,最后一个,灌人的鸡尾酒,emmmmmm

举例说明好了,Fourloko​(一种酒精饮料)、粉象(啤酒)、长岛冰茶(很有名的高度鸡尾酒)、自由古巴(Cuba Libre)等等,这些是比较有名的……但其实,跟一个人酒量有蛮大关系的。遇到高度数酒我们自然而然会警惕,为了不喝醉而谨慎,可以说鸡尾酒里没有。

所以如果一定要找一款“灌人”常用酒的话,在我看来是甜型葡萄酒。本身味道好,很容易让人忽视它的酒精度,贵腐酒或者冰酒通常都是不经意间就喝到微醺了的。


iiiiiiiiii


​容忍我啰嗦了这么多,非常感谢。

下一篇我们说烈酒吧。么么叽。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