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与做人

 江山携手 2019-01-31

读书与做人

    爱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话很容易被人反驳:我爱读经营致富的书,为什么成不了大富豪?但从总体上说,这话却有坚实的事实依据。英国人和美国人爱读(还爱写)政治书籍,他们建立了两个世界强国。德国人爱读也爱写哲学书籍,德国成了哲学的家园;法国人爱读爱写情爱小说,法国成了浪漫之邦;日本人爱读经营与科学书刊,日本虽小却成了经济和科学大国;印度人爱读佛经,他们一直安贫乐道,心态平和,除了甘地出来闹了一阵革命,就不再有什么波澜,活得滋润;中国人爱读发家致富的书籍,中国人口稳居世界第一,当代富豪大量涌现。
  那么,世人读书是否还有个共同的价值观:世界上什么书最值得读?什么知识最值得学?这是个值得琢磨的问题。一个权威的解答是:1884年,英国哲学家斯宾塞(HerbertSpencer)发表了一篇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他感到这是一切教育“问题中的问题”,全部教育都根源于它。他给出的回答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因为它最直接地关系到我们的自我保存。世界教育随后按他所指出的方向发展至今。
  然而,许多哲学家给出另外的答案,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读古代经典。“这原因,大概一则是由于古代语言之优美,再则是因为作者的伟大和眼光之深远,其作品虽历数千年仍无损其价值。”这种说法尤其适合哲学。当代科学进步神速,学科学当然是越新的知识越好。哲学的情况则不一样,希腊人建立的高峰至今无人超越,学哲学,希腊经典是首选。科学关注物质世界生灭变化的事物,带给世界福利也加剧世界的灾难;哲学开启人的心智,让人认识永恒的、不朽的事物,惟有从哲学书中,我们才懂得什么是美和善,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与幸福。这是一切求知者,不论他是否要当哲学家,不论他从事什么职业,都值得花时间努力研读的书。
  科学书籍与哲学书籍一个明显不同之处是:前者只让人增加信息,对人的心灵无所触动,至多也就是让人产生“见多识广”的模糊感觉;后者却能够字字句句触动人的心灵,导致灵魂革命,这才是最根本的。黎巴嫩作家阿明.雷哈尼说:
  “最优秀、最珍贵的书,是使我读后不再停留于原状的书;它在我的身上激发新的高尚感情,或新的伟大追求,或新的崇高思想;它推动我前进或者迫使我去带动周围的人们;它把我从沉睡中唤醒,或者使我跳出冷漠的泥坑,或者引导我走上能够让我解决生活中一个关键问题的道路。”

  对这类书,不仅要大量阅读,而且要象叔本华所说的“任何重要的书都要立即再读一遍”,甚至要反复阅读多遍并摆在手边随时翻阅。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不仅是“科学的最高峰”,就说一般科学成就,也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不仅科学,就是经济建设,就是社会和谐,也是如此。所谓“理论思维”,就是哲学。一个不爱读哲学书籍,缺乏哲学思辨的民族,不仅科学和文化难以发展,连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难以做到,更别说“最高峰”。明白了这个道理,读哲学书籍,钻研哲学,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是关系国家兴衰进退的大事。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政府近年对此态度有所改变,开始鼓励学人钻研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其表现是:设立了年度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制度,研究经费也在逐年增加,一些观念特异、直话直说的著作也能够出版。许多人认为做得还不够,但要看到,哲学家存在的条件“一般都具有毁灭他人的特性”(尼采),政府对哲学和思想采取比较审慎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犹太人不想自我毁灭,就告诫“上帝的选民”远离哲学。斯宾诺莎不听劝告,立马被开除教籍,之后有柏格森、胡塞尔、韦伯、卡西尔、维特根斯坦、波普尔等不遵守这条祖训的犹太人,他们没有受到宗教裁判,但他们也没有务哲学的“正业”━━研究第一原理,他们致力创立的是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
  谈到学哲学,一般人都有一种畏惧心理,这与自己选读的书籍大有关系。哲学家的著作大概可分成两种,一种是写给其他哲学家或写给他自己看的深奥玄乎的书,文字晦涩,读起来佶倔聱牙,这类哲学书,连一般哲学家读起来都会感到头疼,初学者对它们最好是敬而远之。另一种是写给大众看的,包括大量风趣幽默、寓意深远的散文、随笔之类的佳作,适合初学者。一开始就研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我看是个十分正确的选择。它不仅哲理深刻,而且柏拉图的诗歌般的语言会令你百读不厌。一般国家中的古籍会令人畏惧,二千多年前柏拉图写下的篇章却令人读起来比阅读许多当代理论家的作品还要舒畅,这让人领略善与美结合的神奇功效,也明白柏拉图著作千年不朽、万人传诵的原因。柏拉图的《会饮篇》、《申辩篇》也属于这类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哲学读物,适用于初学者。
  当然,书的价值不能以阅读的难易作评价。尼采的书让他的日耳曼同胞也觉得不对胃口。一位博士曾对他抱怨,说读了他的《查拉图斯特拉》后,一个字也不了解;一位柏林大学教授好意地劝尼采改弦易辙,因为“没有人能够读那些东西”。但尼采决不为迎合世俗的口味而写作,他真理在握,对自己信心百倍,他并不为自己的书不被理解和欢迎而发愁,为超人而写的书,怎能期望平庸的大众也能看懂。“一个与我一样具有伟大意志的人,会体验到我书中真正悟性的狂喜;因为我是从高处下来的,而这个高处高到连飞鸟也飞不上去;我认识那些人类足迹从未到过的深处。有人告诉我,一旦开始读我的书,就没有办法放手的━━甚至会扰乱人们夜间的静寂的……世界上没有更为使人愉快和精致的书;有时,它们会达到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峰……从我口里脱出的一个字,足以使所有的邪恶本能表面化”,“格言和警句是永恒之形式,我在这方面是德国首屈一指的大师;我的虚荣心是:用十句话说出别人用一本书说出的东西,——说出别人用一本书没有说出的东西”。对他的经典之作《查拉图斯特拉》,他认为谁只要能够理解书中六句话,就可以提升到一个新境界。仅为了印证“尼采所说不假”,你就该找他的书一读,下苦功也是值得的(他的著作也不全是那么深奥难懂,大多数还是通俗易懂的,只是读者不容易抓住中心才觉得其难)。
  攻读那些困难而又有价值的书的一个通常的做法是借助他人的头脑,即阅读参考书。阿拉伯哲学家伊本. 西拿(ibn-Sīnā)曾对人说过,他反复阅读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40遍,能够背得滚瓜烂熟,却还是一窍不通,后来找到另一位阿拉伯哲学家法拉比(Alfarabi)解释该书要旨的书后,才算明白过来。一部经典读40遍!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不过,他若早点找到法拉比的书,就不至于这么麻烦了。
  当代许多中国人在努力宣扬孔圣,意图重振儒学,并推向世界,我衷心祝愿他们取得成功━━取得超出发家致富的功效,而不仅限于宣讲人自己发家致富。

读书与做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