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用植物|曼陀罗,只知其名,不知......

 醉牛988 2019-01-31

关键词: 曼陀罗、化学成分、莨菪碱、富集金属


不可预知的黑暗,

死亡和颠沛流离的爱。

凡间的无爱与无仇,

被伤害的坚韧创痍的心灵,

生的不归之路。


也许您已想到,这让人略感窒息的言语正是黑色曼陀罗的花语。


没错,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在中国被称为佛教灵洁圣物---曼陀罗 。


在古印度,曼陀罗花既是情欲之门的门环,又是构造盛景的基地,它被摊开,成为了宏大的曼陀罗道场,作为“天使(魔鬼)的号角”。

但在西方的传说中,曼陀罗则一直被赋予恐怖的色彩。


 但传说毕竟是传说,曼陀罗到底是被“魔鬼”附体的怪物,还是单纯的一棵草?


不妨来一层一层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1

 曼陀罗是一棵草?

曼陀罗 (Datura stramonium L.) 属茄科曼陀罗属植物为一年生大型草本,种子繁殖

又名曼荼罗、满达、曼扎、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枫茄花、闹羊花等。

对面的您见过它吗?不知您叫它什么名字呢?


多野生在田间、沟旁、道边、河岸、山坡等地方,原产于印度,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

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曼陀罗属植物约16种。而我国常见种有曼陀罗、毛曼陀罗、白花曼陀罗三种,花均为白色或微带淡黄色,单瓣。

全株有剧毒,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平喘、止咳、解痉、镇痛、麻醉等作用

2

 曼陀罗的化学成分、医药应用与研究


曼陀罗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莨菪碱(hyoscyamine)、东莨菪碱(scopolamine)及阿托品(atropine)等生物碱,其次还包括黄酮,多糖、 血球凝集素,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 油酸、肉豆蔻酸、二氢荧光素等多种成分。

其主要有毒成分为莨菪碱、 阿托品及东莨菪碱等生物碱,它们都是一种毒蕈碱阻滞剂,竟争毒蕈碱受体,打断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作用。

PS:16岁以下,初次配镜必须散瞳后验光配镜,散瞳后验光,则会使度数更加准确。

可用阿托品散瞳,阻断副交感神经对眼内睫状肌收缩的支配,让睫状肌松弛,准确检测晶状体的屈光度(青光眼患者如非必要,请勿使用!!!)


缓解内脏绞痛:包括胃肠痉挛引起的疼痛、肾绞痛、胆绞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曼陀罗所富含的生物碱有多种用途。

研究表明曼陀罗叶片提取物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有免疫调节作用,促进人类免疫细胞对肺癌和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杀死癌细胞)。

3

曼陀罗的麻醉史,蒙汗药?

当然,这么好的药物,我们的老前辈们也不会轻易放过它。


汉代医学家华佗研制的'麻沸散” ,有一种说法,曼陀罗就是其主要配方之一。


《本草纲目》 中李时珍记载曼陀罗花

'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 割疮炙火,先宜服此,则不觉苦也。'


想必各位也明白了这便是曼陀罗的麻醉作用,也因此造就了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之谜的蒙汗药


可不要小瞧了它哦,它可是上的了临床,下的了农田,干的过农业害虫,杀的了小老鼠的哦!!!

4

曼陀罗其他应用价值


据 《中国土农药志》 记载 :

曼陀罗所富含的生物碱对蚜虫、 玉米螟、 粘虫、 稻螟、 红蜘蛛、 小造桥虫、 棉蚜等多种农业害虫都具有毒杀作用

并且研究表明,曼陀罗各部位均具有杀鼠活性,其中种子的杀鼠活性最强

(哈哈,我猜家住农村的小朋友对这个一定不陌生!)


针对目前人们对化学农药的长期滥用,以及世界各国对“绿色农药”的号召,曼陀罗安全性高,无污染,无疑是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及灭鼠剂的不错选择。

 

众所周知,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了。

是不是又猜到我要说什么了,没错,曼陀罗还可以修复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研究发现,曼陀罗对砷、镉、铅和锌等都有一定的转移或富集能力,可以作为潜在的修复物种,这将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学家们受到启发,用曼陀罗叶提取物绿色合成银纳米颗粒(大规模生产金属纳米粒子时,使用苯硫酚,乙酸马来酸乙酯和硫脲作为有毒性的钝化剂,严重污染环境),合成的银纳米颗粒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活性。

 

此外,曼陀罗由于自身理化性质的特点,如种子的含油量、酸值、压榨油中的脂肪酸成分等,还有望成为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


小编决定要去开辟这个新领域,都别拦我,编辑排版太累了,我要成为柴油老大!


是不是感觉曼陀罗简直是植物中的模范,多才多艺,在医学领域、 植保领域及环保领域都游刃有余。

BUT!!!

6

曼陀罗,'你'有毒!


急救方法:

1.洗胃去除毒物

2.解毒剂等药物应用,如维生素C、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等

3.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如呼吸抑制时及时给予氧气,早期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泮托拉唑等

4.护理



正如那首曼陀罗所唱“是否 单纯只是颗草,尝过才知是迷药”虽然这只是个比喻,但也足显它的小心机。

所以我们要加强对该类毒性中药的辨别以及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参考文献

1.Gupta A, Kumar S, Mahindroo N, et al. Bioactive Fraction from Datura stramonium Linn. Promotes Human immune Cells Mediated Cytotoxicity towards Lung and Breast Cancer Cells[J]. Pharmacognosy Journal, 2016, 8(5).

2.Gomathi M, Rajkumar P V, Prakasam A, et al. Green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using Datura stramonium leaf extract and assessment of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y[J]. Resource-Efficient Technologies, 20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