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说过:
当孩子好奇地仰着小脸,眨着大眼睛问出第一个“为什么”时,作为父母。我们既欣喜又忐忑。 每个孩子都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满足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对孩子未来科学思维的养成极为重要,但许多时候孩子问出的问题就连父母也无法解答,究竟要如何解答孩子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呢? 毋庸置疑,科普童书会成为父母的第一选择。 我从西瓜读过的绘本中,挑了5本比较好的科普绘本分享给大家。
作者:玛格丽特·怀兹·布朗/文 雷欧纳德·威斯/图 这是一本荣获1947年美国凯迪克金奖的绘本,讲述的是一个平静得出奇的故事。 一座置身大洋深处的小岛,岛上经历着春夏秋冬、太阳、风和雨,直到一只猫咪来到了小岛上,它和小岛展开了一段对话...... 小岛上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小岛上的动物们都会在春天做什么? 夏天来了,小岛会变成什么样子? ...... 这些问题都会通过画面和文字向孩子呈现出来。 翻开每一页,清新的画面如海风般扑面而来,海鸥、龙虾、海豹、梨树、野花,让人仿佛真的置身小岛之中。 本书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小猫与小岛、小鱼的对话。 “多么小的陆地啊!”小猫说, “像大海好大好大一样,小岛真是好小好小呀!” “你不也是小小的吗?“小岛说。 ”也许,我也是一个小岛吧!空气中一个毛茸茸的小岛。” 小猫说着,双脚离地,朝空中蹿去。 “没错,那正是你。” ...... 推荐理由: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书中的最后一句话: 它是一个小岛,多好啊!与世界连在一起,又拥有自己的世界。围绕着它的是明亮、湛蓝的大海。 当我读到这一句的时候,小西瓜睁着大眼睛说:“妈妈,我也是这个世界的一座岛么?和小岛一样,我身上也有所有神秘的动物居住呢。” 平淡的话语中却蕴藏着深奥的哲理,让我们明白了“小世界大意境”的含义。 这本书的作者还告诉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同一个事物,换个角度来看,结论就会有所不同了。
作者:琳达爱德华兹 这本书对喜欢小动物和地理的孩子们是一个福音。这本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书中有将近500种动物和世界地理相联系,是一本关于动物和它们的生活区域的图册和绘本。 它分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将世界的不同区域及这些地方的代表性动物都通过图片展示出来。 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是什么形状的? 那些著名的沙漠、河流、森林,还有国家和首都,它们都分布在什么位置呢? 那里都有什么动物呢? 这些都被很详细的标示出来了。 第二部分中,作者把动物们进行了分类,对它们描述的也更详细。 这部分还增加了一些互动,有些动物需要孩子回到地图中去寻找,对孩子理解和记忆动物的习惯和地域有很大帮助。 推荐理由: 通过动物的分布来设计的地图,真是很有创意,什么动物在哪,可以给孩子一个直观的感受。不仅可以让孩子快速了解这些知识,就连我这个大人也学习到了不少,真的是非常好的一本书了。 不管我是带着孩子去动物园还是动物博物馆,孩子总是兴奋地告诉我各种动物主要分布在哪儿,活脱脱一个讲解员。
作者:松冈达英 这本书的作者松冈达英,是日本著名的自然科学画家,他曾亲身经历大地震,并在灾后重建了自己家园。因此,他创作了这本属于孩子的地震科普绘本《鼹鼠博士的地震探险》。 这本书在买给西瓜看之前,我自己先翻了一遍,本来我以为关于地震有许多专业名词和专业知识,孩子会看不懂,没想到里面的内容和语句都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西瓜一看就明白了。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 “简单地说,地震就是地下的岩石断裂,并产生移动的现象。” 为什么中国西南部经常发生地震呢? 原来是相邻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挤压,使板块内产生许多裂缝。 中国西南地区之所以频繁出现地震,正是因为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导致的。 地震如何自救? “在海边,听到地震或海啸警报,要赶紧跑到高处或往结识的高楼上躲避。” 书中还有许多小实验帮助孩子理解地震的原理,比如: 蛋壳实验: 煮咖啡实验: 推荐理由: 这本书让孩子在了解地震这一自然现象同时,能够看到希望——人们是相互温暖,坚强生活下去的。 在做蛋壳实验的时候,小西瓜对板块运动影响更加深刻,有一次在四川旅游,突然就有轻微的震感,小西瓜紧张地抱着我:妈妈我们去厕所躲着,那里最安全。事后我们还一起分析到底是哪个板块又碰撞了,才会发生地震。
作者:马克·卡西诺、乔恩·尼尔森 这本书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整本书都是通过摄影图片的方式向孩子展示雪花的构成。是一本非常直观且惊叹的绘本书籍,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和西瓜都被照片里神奇的雪花惊奇到了。 雪花的故事从第一页向孩子娓娓道来。 我也是第一次才知道,雪花竟然是由一颗尘埃生成的。 长大了的雪花有着各种不同的形状。 为什么雪花通常是六边形?原来答案是这样。 存在完美的雪花吗? 几乎不。 那存在两片相同的雪花吗? 不,每片雪花都是世界上的唯一。 书中还有许多图片都非常美。 推荐理由: 在看这本书时,我们不单单把这本书看作一本科普童书,也可以当作一本摄影书籍来看。 去年的冬天,全国都下雪了,却独独漏掉了北京。没想到4月份一场惊喜的雪从天而降。我们全家出动,拿着放大镜在雪地里寻找各种形状的雪花,有方形的、六边形的......看着孩子玩的开心,还能学到科学知识,别提多开心了。
作者:真珠真理子 《怕浪费的婆婆》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本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书籍。 书里的婆婆很唠叨,她总是对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紧张不已。 比如,看见盘子里的剩菜和碗里没吃干净的饭粒儿,婆婆就来了。 “剩了这么多,太浪费了!我来吃吧”
再比如,水龙头一直开着,于是婆婆又来了。 揉成团的纸有一大堆也不行。 不得不说,这和西瓜他奶奶太像了! 有时候我都觉得老人有点大惊小怪了,但是再仔细想想,觉得他们说的没错,很多时候,我们的确太浪费了。和我们相比,老人们对待东西不知道要精细多少。 这本绘本也通过婆婆,向我们展示了一些生活小常识: 比如橘子皮可以用来晒干泡澡。 比如用不了的铅笔头绑在一起,就变成了“彩虹铅笔”! 推荐理由: 哈哈哈,是不是被婆婆可爱到了呢? 这本书不仅内容提倡环保,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也是非常环保的。 她将旧纸袋再利用,把图画在上面,剪下来,再一张张贴到厚纸板上,制成原稿。 节约的话题永远不会过时,看过这本书,西瓜最起码已经知道不用的东西要摆回原处了,我看到了西瓜的成长,相信这本书也会给你的孩子带来不一样的意义。 好了,书籍推荐到这里了,相信这几本绘本一定会给你和孩子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和体验。 更多干货文章请关注公众号,首都父母学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