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应该利用本土资源打一手好牌

 仙紫小灵儿 2019-01-31
   近几年,“追赶成都 超越武汉”时常在耳边响起,近几天,搜集了很多关于西安和成都的资料,真的感觉到网友分析的很透彻,也很到位。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了解历史,你可以来这里,2018年,一首《西安人的歌》火遍朋友圈,歌词中“600年的城墙让你随便触摸”足以说明西安的历史,来西安了解兵马俑、大雁塔、城墙足以让游客震撼,“西安大厦高楼是连的一座一座”说明新西安的发展,这几年,西安的宣传和市容变化很大,以前,别人了解西安就是自己脑海中的和别人口中的西安,现在网络发达,抖音中的西安就让人很想来西安看看,尤其是西安的夜晚,点亮工程足以让你感觉到西安这座城市夜晚的“暖”,最近看了很多游客写的成都旅游攻略和西安的旅游攻略,最大的感触就是成都把本土资源及其特征和旅游很好的结合起来,西安总感觉缺少创新,比如,成都有大熊猫,大街小巷都有大熊猫的logo,各种不同的熊猫雕塑,各种不同状态的熊猫,很多小店都卖熊猫头像的公交卡,耳机、明信片等等,连去熊猫基地的大巴车外形都是大熊猫的样子,车前面摆了很多熊猫玩偶,也方便游客一眼看到,是不是就不会有坐错车的尴尬,很是为外地陌生游客考虑,同时也是这个城市的一道风景线,还记得去海南旅游,酒店里的香皂就是海星的样子,一个细节就感受到了自己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城市,我觉得,西安也应该很好的结合一下,在这方面学习一下旅游发达城市,西安由于历史原因,城墙、兵马俑都是静态的,很严肃,就要把这种“历史的静”和年轻人喜欢的动结合起来,2019年初始,碑林区的“兵马俑变脸”被网友不停地黑,个人觉得,和宣传没有做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的本意是让“动”的游客和“静”的钟楼友好的互动,和谐的玩耍,结果大家不知情,就自己理解起来,导致现在的局面,其实这个出发点是好的,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将西安的静和新时代的动完美结合起来,严肃的兵马俑值得我们敬畏,新时代我们应该加点新的元素进去,比如,有个搞怪的“新时代兵马俑”造型+一句新时代的话语“我已经站了**年了,你可以抱抱我吗”,我相信合影的游客不少吧,也很有爱吧
    还有就是一个网友说的一点,西安的第二产业和成都的第二产业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制造业发展不容乐观,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做到与众不同,这样才能发展的快,发展的长远,要是每个城市都在盲目的效仿,你有什么我也弄个什么,竞争起来就没有什么优势不是?我们还是要好好想一想,多整合,结合实际,多创新,利用本土资源将西安好好建设,好好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