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好 的 挽 救 就 是 预 防 应急说 时值春节前夕,居民用电用气量骤增,就在昨天,一起造成严重死伤的燃气事故再次敲响安全的警钟。 1月30日凌晨, 吉林省长春市一居民家中 燃气泄漏引发火灾 ↓↓↓ 1月30日5时35分,长春市消防支队接报警,长春市绿园区青春街与青林路交会处杨家小区三栋四单元4楼一户居民家中燃气泄漏,引发爆燃及火灾。 事故发生后,吉林省、长春市领导立即作出批示,指导救援。长春市消防支队、公安局、公用局、120、燃气公司等部门迅速赶到现场抢险救援。 目前,现场处置已全部结束 事故共造成8人死亡,3人受伤 专家初步判断 事故因居民使用燃气不当造成 具体原因调查及后续工作正在进行 这个冬天, 因为天然气泄漏造成的 火灾事故教训已经太多了 01 【辽宁大连】煤气爆炸致9人受伤 2019年1月8日晚,辽宁大连一栋普通的居民楼居然发生了爆炸,事发突然威力巨大,周围的很多住户都表示自己所住的楼层也有震感。因此次事故发生在晚上七点左右,故该楼的很多住户当时正好在家中,三楼的阳台上甚至还有一个小孩。周围群众报警后消防人员和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解救受困群众。此次事故共造成9人受伤。 02 【江苏苏州】天然气爆炸致3人死亡 2018年12月21日,江苏苏州一小区发生爆炸,爆炸瞬间巨型火球破窗而出。事故共致3人死亡,初步判断为一起因燃气泄漏引发的爆燃事故。 04 【河北石家庄】天然气爆炸致2死4伤 2018年12月24日凌晨6点左右,河北石家庄的河北医科大学家属宿舍忽然发生爆炸,已致2死4伤。而事故的起因初步查明系某户天然气泄漏遭遇明火发生了爆炸。 05 【俄罗斯】天然气爆炸致39人死亡 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市的一幢居民楼因天然气泄漏发生剧烈爆炸、楼体倒塌。事故造成39人死亡,其中有6名儿童。因天然气爆炸发生,该楼一个单元全部垮塌,单元内民众被埋废墟下。尽管俄各方立刻组织救援,但废墟再次坍塌的风险以及夜间严寒阻碍了救援进程。事发时居民楼内有120人。 春节快要到了 家家户户使用燃气 烹食煮肉必不可少 可是,如何正确使用燃气却是一门学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 天然气的使用细节 ▼ 冬季长时间使用燃气,易使室内氧气不足,用户应及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尤其是使用燃气热水器的用户一定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使用天然气时要有人看管,烧水、煮奶、煮粥时器皿不要装得太满,以防溢出将炉火浇灭发生漏气;用完气后一定要及时关闭灶具开关、阀门;睡觉前最好关闭厨房门,打开厨房窗户。 燃气灶具连接胶管要定期更换。冬季胶管容易硬化、老化、龟裂,若无管卡固定极易发生脱落导致漏气。同时,胶管长度不应超过2米,使用时间不应超过18个月。建议天然气用户使用专用更安全、可靠的金属波纹管。 不要在装有燃气设施的室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更不能存有第二火源,同时,不要在燃气设施上捆绑、悬挂和存放物品。 在进行室内装修时,用户不要自行移动燃气设施,否则会破坏原有燃气设施的气密性,也不要将燃气表、燃气管道、燃气阀门密封起来,以免埋下安全隐患。若需移改,可以找燃气公司来进行施工。 要经常检查连接灶具的胶管、接头,发现胶管老化松动应立即更换;超过使用年限的燃气器具应及时更新;经常用肥皂水、洗涤灵或洗洁精等检查室内天然气设备接头、开关、软管等部位,看有无漏气,切忌用明火检漏。 切记“断气即断火”。应立即关闭灶前阀门及表前总阀门,即可灭火。如果火势较大,灶前阀门附近有火焰,可用一把干粉从上向下用力打火焰的根部或用湿毛巾、湿衣物包手,尽量关闭阀门。 ![]() 迅速打开门窗通风,严禁触动任何室内电器开关,因为打开和关闭任何电器(如电灯、电扇、排风扇、抽油烟机、空调、电闸、有线与无线电话、门铃、冰箱等),都可能产生微小电火花,导致爆炸。 ![]() 用灭火器、干粉灭火剂、湿棉被等扑打火焰根部灭火。 ![]() 迅速疏散家人、邻居,阻止无关人员靠近。 ![]() 在没有燃气泄漏的地方,如室外拨打燃气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电话报修。如火势无法控制,请在疏散人员后,迅速离开现场,在没有燃气泄漏的地方,拨打火警“119”,并立即向燃气公司客服中心报险。 ![]() 随用随开,不用即关,长时间不用气,应关闭表前燃气阀门。 经常检查室内燃气管道、设备有无漏气。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燃气公司,严禁明火检漏。 液化气钢瓶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要直立使用,连接管长度不应超过2米。电梯或高层,禁止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 每次使用前要确认燃气灶开关在关闭位置上,才可通气点火。养成人走火灭的习惯,及时关闭燃气器具开关和钢瓶角阀。 严禁曝晒、火烤、热水烫液化气钢瓶,以免温度过高使钢瓶内的压力升高而发生危险。严禁私自拆卸角阀、调压阀,严禁锤、砸、卧倒钢瓶,禁止摇晃钢瓶。 要购买、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燃气设备,及时更换不合格或过期钢瓶、调压阀。用户不得自行修理钢瓶、钢瓶角阀及调压器,若有故障应及时送有资质的专业维修企业维修。 来源:学会应急综合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