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医、中医哪个会被AI(人工智能)取代?答案绝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连载一)

 jiezhukuaile 2019-01-31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显而易见,大多数职业都会被AI取代的。包括流水线作业一样的现代医学。


西医之被取代


一提到医学,在普通大众心中总是很神圣的,有更高智性的工作。其实,熟悉现代西医就知道,无论从检查上仰赖科技,还是具体到手术、治疗、康复……基本上每个环节都是程式化、可量化、标准化、可数据化的。这带来了它普及性好、易于发展的好处,也同时导致,在大数据导入的更高维度科技面前,它的脆弱不堪一击!可以说,单从技术层面讨论,西医的被取代就像很多其他职业一样,只是时间问题,在强大的人工智能超算力面前,并不比超市收银员的下岗难度大多少。


真是这样,排除人情味需求这样的因素,往后发展,依附于西方现代科学的西方医学,绝对会被取代的。但有意思的是,中医呢,中医的特点是什么?凭什么可以生存抑或一样沦为“可替代品”。

由于AI的进逼,是到了把中西医之间差别说清楚的时候了。

 

西医基本上是把人当机器来看待和治疗。可量化是它的“天赋”,同时也是它被人工智能KO的“梦魇”。那就像不断细化甚至研究到分子、基因层面,却越来越失去整体观照一样,都是西式逻辑思维模式先天的“缺陷”。(关于东西方的思维模式与文明差异将在后面一系列文章中持续讨论)


那么中医呢,它来自于一个与西方现代科学完全不同的认知体系,它号称是古代东方科学文明最有代表性的花朵。它可以幸免吗?

 

中医之被取代


可以说,中医的绝大多数技术含量,依然是可以被取代的。比如望闻问切四诊,甚至就算最高难度的脉诊,都不过还是数据可以量化的。也就同样会是AI的长项。仅仅笔者就知道有三拨科技工作者与中医已经联合研发出各自的诊脉高科技产品。试想,真正高明的中医,本来就是“凭脉开方”,依据什么样的脉证开具相应的方药。一方面,无非就那有数的一些脉象,从力度、速度、幅度、位置等各方面考量,都是可以详尽精确区分的。而搞定脉诊仪之后,无非对应的就是要开出什么样的方药。这各个派别自有其对应的方子。比如扶阳医学,就会自有其对应的立法方药。伤寒派又有伤寒派对应的经典处方。可以想见,我们将来可以任意选择调取某一派别的经典处方,又或者更可以汇聚天下最好的老中医、经验方,共同合计出一个最佳的方案。无论哪一种,哪怕是各自门派保留,都有其最佳的答案。都会较之现在医院里百分之九十的中医水平高出太多。

 

中医真的会被取代吗?


然而,中医真的会被取代吗?答案是否定的!就是因为中医还有现代医学甚至是现代科学完全没有触及的层面。

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中医不仅只关注人的身体,而是把人当人看,是关注他整体的身心。所谓的心,包括精神、情绪、思想、意念、志趣、……直至魂魄、心神——意识。这也甚至早已超出了西方心理学只针对人精神这个层面的范畴。

 

中医,本来就讲“精、气、神”,也就是对应“物质、能量和信息”。中医本来就讲这些层面,本来就考量到人作为一个灵性动物有其身心灵不同层面的反应,而不简简单单只是一个“人肉机器”。

 

人的身心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


更为可贵、也是更为伟大的是——中医的理念与方法,以及它运做出的效果,本来就是唯物与唯心的桥梁!也就是说,中医可以是人“物质身体层面”与“作为能量信息层面的精神心灵”之桥梁!它既可以通过对身体的治疗影响到心神,也可以通过对心神的疗愈影响到身体。中医是唯心与唯物之间的桥梁!它保留有从人的心灵、意识层面下手调理的可能,保留有这样的渠道,它对的是一个七情六欲鲜活无比的人!而不是“肉机”。

理论上,中医已经大大超越了AI所能触及的、擅长的范畴。特别是现代量子力学的发展,已经开始揭示意识与物质互相影响、转化的部分机制。这为说清楚“中医所独有”的对人心灵部分的调节,也就是过去总认为是“玄学的部分”提供了可能。

 

貌似偏题了,其实没有!我们首先要搞明白的问题是人与机器、人工智能之前的区别是什么?就知道什么样的工作会被取代!

 

人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差别到底是什么呢?请听“禅医堂公众号”下回分解——


 

今天开始正式启动今年的写作计划了!关系你我他,一定请看完下面这番心里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