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出生的网友StreetSpirit(已经走过100个国家):
懂得了这世界上没有所谓天然正确和绝对政治正确,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以及其衍申出来的思考方式-毕竟除了米饭面条面包,这世界上还有人的主食是土豆、豆子、玉米、青稞、藜麦、苔麸、甚至炸香蕉; 有一夫一妻的社会,也有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乃至母系氏族的;有人崇拜上帝、佛祖、默罕穆德,也有人崇拜大地之母、海尔塞拉西、化作巨大水蟒的河流之神。一个人眼中的大逆不道,很可能就是另一个人眼中的天经地义-而我觉得旅行给人们带来最大的益处,就是可以换位思考,可以中立包容地看问题。
网友肖波波: 是山就得去爬爬,光从山脚下看多没劲啊;是海就得下去看看,光在沙滩上呆着你可看不见那些大鱼;是雪就得滑滑,下那么多雪你光打雪仗了不觉得白瞎了那么好的雪嘛? 法国瑞士意大利有阿尔卑斯山,滑雪和攀登的天堂;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也是攀登和滑雪的胜地,阿根廷除了探戈和伊瓜苏瀑布,还有南美最高峰阿空加瓜和阿式攀登圣地巴塔哥尼亚山区(当然还有南极门户乌斯怀亚); 日本除了有好吃的,也可以滑雪泡温泉;马尔代夫不止有阳光沙滩,更有世界上最好的潜水点;西班牙不仅有高迪和Loewe还有世界顶级的攀岩场;挪威不仅有极光,还能穿着干衣潜水服去看野生的虎鲸.......这样的排比句我能一直列下去,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没见过,人生这么短,总得去见识一下吧?
网友李@@:去法国不去凡尔赛,不去看红磨坊,去瑞士不去雪山,去大堡礁不坐飞机看珊瑚,那你来干嘛,高速公路巡游么,这样的旅行,连打卡都称不上,更没有什么体验。
朋友:昨天景点碰到一个舟山富豪,据说加入了233俱乐部,才知道全球有那么多国家。但为啥要追求数字,不是很懂。但富豪肯定有他的道理.
这里也说一下我个人的感受: 迄今为止,应该去过有不到70个国家。距离100个还有点距离,也经常有人问一些关于旅行的问题,比如去过这么多地方,你最喜欢哪里,你下一站去哪里旅行之类的问题。
其实,旅行过的地方多了,你会发现,每一个地方都有它不同的文化特色,历史,单一的去比较喜欢哪里可能比较难,因为有些国家放在一起,没有太多的可比性。比如你可以问如果看历史文化哪里好看,看自然风光哪里比较好看,这样可能推荐的范围就会缩小很多。
另外,很多人会关心说去的多了会不会觉得都差不多? 我可以跟你说大体类似,但是细分起来差别很大。 1、看人文 因为如果你了解了世界主流国家宗教和历史的话,你会发现,大多数国家的主要人文景观,比如各种教堂、各种寺庙、各种战争防御措施、各种皇家庭院,要么跟宗教信仰有关系,要么跟他的历史有关。当你了解了他的宗教信仰、历史故事之后,你再看这些建筑可能就会觉得类似,但是因为各地不一样,又有很大差别。 2、 重体验 这个就要看个人喜欢的东西了,你可以在打卡完慕尼黑市政厅之后在安联球场看一场国家德比,也可以在巴塞罗那打卡完圣家堂去厨师学院学习做海鲜饭,也可以在看完秘鲁的马丘比丘之后去尝尝当地人当日常食物并且每年吃掉七八千万只的烤豚鼠。也可以在瑞士的因特拉肯看完少女峰之后去做滑翔伞高空看河流山川。 因为去到每一个地方出了要去打卡的地方之外,还有很多体验项目可以让你更多远的看当地的各种文化。 只是,有时候,我们不知道罢了。
3、经验改变生活 旅行的次数多了,可能会改变自己的生活,比如周末去趟日本,小长假去趟欧洲发个呆喂喂鸽子,这些都变成了可能。去过的人知道,只需要买一张机票就可以了,没去过的人可能还要做很多攻略。 科技的发展,让你的通讯资讯更加方便,而旅行的经验增长,会让你的选择性更大,更远,更广,而内心更从容的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选择。 其实,各种旅行,去不了有各种理由,各种羁绊,但是想去的理由特别简单,就是想去。 每个人对于旅行的观念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觉得到到过那里拍几张照片就算到过,也有的人觉得要深度体验才算到过。这两种都没有错。 因为在旅行中会碰到各种人各种事儿,会让你的身心放松,甚至会让你变成一个有趣的人。
年轻应该攒钱,还是去旅行?
这又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同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基本上是对于没有房子的人来说的话,这些人基本上二三十岁,人生积累的好时光,这段时间是应该完成积累,努力赚钱,但是同时失去了对世界的未知探索,但是放飞去玩耍,又对未来很惶恐。
前一天看到一个朋友圈,说“现在应该买一套大几百万的学区房,还是应该拿来环球旅行” 哼!我就没有这样的选择烦恼,因为,我没有那几百万。 我现在想的就是应该攒钱买房还是趁年轻去旅行。 高晓松曾经说过一句话是:“如果你的钱只够买房或者旅行,那我选择旅行。” 那也因为,他是高晓松。 我们可以向往天空云淡的生活,也可能去到别的地方停留下来 但是旅行只是你生活的加分项,不是必选项目。 旅行可以让你的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精神更加饱满充实。 但是,所有的上面说的几十个国家也好,上百个国家也好,他们都需要两个必备的因素,就是钱和时间。 我们对于旅行的憧憬,多半是想去碰撞不一样的文化,遇到不一样的人,让你有不一样的感受。但是终究还是要回到现实社会。 灯火阑珊华灯初上,你可以喜爱旅行,可以把旅行当作梦想。 但是,终究旅行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很拮据的旅行,不如不去。 不要因为旅行而旅行,把旅行当成你的全部。 不要一不开心就说要去西藏精华心灵,西藏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热爱旅行的同时,要努力的赚钱,坚强的拼搏,才是为了更好的旅行。 这样才不至于在马尔代夫吃泡面,也不至于在瑞士雪山脚下等别人。不想跟团,可以几个朋友包车游览,好看了就多呆会,累了就回酒店, 这样的旅行,可能才是你要的旅行。 所以,还是要好好工作,不是要多攒钱,是要多赚钱。 当然,如果你要是有房,也有钱, 那么趁着身体好,赶紧去旅行吧, 因为,生命很短,回忆很长。 前一段写过一篇文章: 总而言之,旅行就是就像一副毒药,一旦喜欢上,就很难停下脚步,走的地方越多,看到的越多,就越会对世界上瘾。 所以100个国家也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不管你现在去了几个国家,去过几个城市,只要你还热爱生活,热爱旅行,那么你将来一定会越走越多的。 怕就怕,有些人,对旅行的发现,索然无味,对未知已经失去兴趣。 那么我觉得这种人,更应该出去走一走. 毕竟,你连世界都没看过,哪里来的世界观。
有人说: 旅行,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见天地,出发,就是为了看看远方的风景。 第二重,见众生,我们需要看看在同一片蓝天下, 远方的人们,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第三重,见自己。走了这么多路,看了不同的风景, 见了不同的人,我们最终想弄明白, 我,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要过什么样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