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一线语文名师何捷|从三个方面生动解读语文学习

 葫芦弟弟书店 2019-01-31
我是葫芦弟弟。前几天朋友圈里疯传一张图,老母亲看了都会心一笑。
然而成绩揭晓,我却见同事在办公室捶胸顿足,原来你以为孩子已经掌握的知识vs实际上他掌握的知识,简直天差地别——
 
确实,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课堂上的吸收有很大关系,那如果孩子在课堂上开小差,没有吸收到老师讲课的精华,家长要怎么帮他呢?


1以专业角度  通俗演绎学习方法
三个方面: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常规教学。
家长们可能就郁闷了,这太专业了,我们看不懂怎么办!
不紧张!只要打开目录,就会发现里面的内容非常实用,没有艰涩难懂的原理和专业术语,只有何捷老师在教学20年碰到的教学问题汇总,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供的一对一解决方案,一目了然。
就比如咱们刚刚说的“期末考复习”,很多时候孩子在复习的状态是这样的:
本以为复习是查漏补缺
复习了才发现是女娲补天
补着补着才发觉是精卫填海
填到最后才发现是盘古开天
这要我说,期末考成绩差,复习不背这个“锅”
因为何捷老师说了,复习是为了加深印象、巩固知识,在学习环节中的第一步,预习有时候比复习来得更重要:有的孩子在预习时随意翻书;有的随意查查生字;有的说是思考课后问题,实际上什么都没有想过.....第一步的预习都没做好,后面的复习自然脑子一片空白,预习到位了复习自然轻松。
何捷老师就做过这样的试验:一个班级中两个小组进行分组,经过一个学期的观察,发现按照要求预习的小组,对字词的掌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在考试中“联系上下文解释”的题目中失分率较低。
一起来看看,何捷老师是怎么要求学生预习的:
生字的预习中,可以要求做到会读、会认识、写清部首及音标,并能组成“三词”:书本上含有这个字的词、两个课外的词汇;
新词的预习要求弄懂三义:原意、引申意、课文中的含义。
生字新词的预习结果均要求写下来,形成书面的材料,已达到词汇积累的目的。
对于生疏的语句,均要求“先批再读”,即先批注拼音,再反复诵读,以达到能流利地朗读的目的。
               ——《何捷老师的生动语文50问》
只有将预习要求提得细致,孩子们才能做得到位,也才能有效果。家长们在新学期可以试试,相信一定会有很好的反馈!
除此之外,像文本解读不出、文本解读过深、看上去没进步、一直说不想听等孩子们在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何捷老师都在第一辑的“阅读教学”中为家长“指点迷津”。
2从细微入手 科学解答家长疑问
而在第二辑的“写作教学”中,何老师不再是传授具体的写作技法,而是更侧重解决孩子们在写作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就比如让爸爸妈妈感到“难堪”的真话作文:
在何捷老师的教学生涯中,也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一次他请小孩用“能”说说爸爸做的事,一个小姑娘大声说:我爸爸能看女生洗澡”,说得那样肯定,她害怕大家不相信,补充道:他就是看了妈妈洗澡”。呃……
何捷老师在课后立马进行了反思,孩子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最终得出结论:
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把小孩当作“自己的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没有重视小孩身心发展,不把小孩当“人”看。
——《何捷老师的生动语文50问》
家长们看到这,是不是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出在这!
对此,何捷老师给出了解决方案:
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不能把它当作笑料,而要给予引导,这就是教学的责任。
——《何捷老师的生动语文50问》
▲图为何捷老师在“葫芦弟弟童书专家奇遇·小饭谈”分享交流会上现场点评孩子们的作文
3在成绩之上  更看重孩子习惯养成
作为有二十几年教学经验的老师,何捷老师总是会细心地发现很多家长所察觉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将重点在第三辑的“常规教学”中讲解,比如“四年级阅读掉落”问题,即孩子们到了四年级,变得不爱阅读,拿起书阅读就成了一件“苦差事”。
不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为此何捷老师还特意问了几个孩子:
小林认为:读来读去好像没有什么收获,读和不读没有什么不同;
小张说在学校已经读得够累了,回家还要读,不喜欢;
小王说小时候读书妈妈常常鼓励,但是现在长大了,读书好像也没有人理会......
是不是从来没想过,孩子们的心声竟然是这样的!既然预知了“阅读掉落”可能发生,就可以从容不迫,提前做好准备:
第一,多鼓励,特别是中年级小孩,还需要有方法的鼓励。当阅读疲劳或者教育无果时,不要批评孩子,鼓励他们继续阅读,让他们看到阅读即将带来的希望之光。
第二,找好伙伴。特别是男孩,可以让父亲成为阅读伙伴。如果你的邻居好友愿意成为阅读伙伴,你可以让自己的家变成儿童往来的场所,成为儿童聚集阅读的领域。
第三,注重阅读榜样的树立,注重环境的建设。  
                ——《何捷老师的生动语文50问》
▲图为何捷老师在“葫芦弟弟童书专家奇遇·小饭谈”分享交流会上一对一指导孩子作文
当然,“不以分数论成败”的何捷老师更强调“育人”的理念,在《家校合作困难,怎么办》中,他就提出了对家长的期许和要求:
对于每一个家庭而言,把孩子教养成人,规范言行,让他适合与大众交往,适合在校学习,不骄纵跋扈,能与人合作,就是本分,是无可推卸的责任。
——《何捷老师的生动语文50问》
最后,何捷老师认为,家庭才是“教育的主要阵地”,所以爸爸妈妈们,就算孩子这次期末考没考好,也应该给予孩子鼓励,一起想办法。
毕竟成绩只是一时的,让孩子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方法才是正解。
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后才是广袤的空间。教育,学校给予的非常有限,家庭才是教育的主要阵地,让父母参与形成教育的凝聚力才是正道。
——《何捷老师的生动语文50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