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短短六个成语,如同箴言一般,叩问着人生和命运。
富在知足
食不过求饱,居无非求安。此外的红尘荣辱,不过是人性的贪欲。当你有了知足的念头,就不会过分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更加不会自寻烦恼。
有位哲人曾说过:“人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拥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正是因为欲望太多,结果造成心里贫穷;贪婪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欲望的满足不是满足,而是一种失去自我的放逐;能真正做到适可而止得到知足的人能够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快乐。
物极必反
老子的哲学讲究辩证的看待事物。他认为福可为祸、正可为奇、善可为妖,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所谓物极必反的真谛就是拿捏住尺寸,不过分强求。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凡事都要留有余地,话不可说尽,事不能做绝,退一步想,必有余乐。好花看在半开,浮生看破半世。在理想和现实、天堂与尘世、找到一条最为实际、恰当、平衡的人生之路,必然会减少虚无目标时的痛苦,得到快乐的享受。
慎终如始
老子认为对于任何事情,对待任何事情,对待结尾都要如同对待开始那样慎重。要始终保持对做事的热情和激情,做到有始有终。
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无论我们发生何种事情,要始终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谦逊,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一如既往坚持下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福祸相依
这大概是老子最为知名的一句话。简短的语言,却深刻的道出了福和祸的本质关系。任何繁华背后都蕴含着危机,而危机本身也意味着解脱困境的希望。祸患来时要经受得起、把持得住、顺其自然;幸福降至时要冷静对待,淡然处之。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陷入不如意,遇到挫折或者失败的时候,要从危机中看到解决的办法。而不是在困难面前失去动力。
自知之明
老子认为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解剖别人易,解剖自己难。所以人们又说“人贵有自知之明。”
古希腊的一座智慧神庙大门上,也写着这样一句:认识自己。古希腊人把它奉为神谕,是最高智慧的象征。可见,自知之明,对人生来至人类是何等重要。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避及所短,扬己所长,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精准定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从来不信什么豪言壮语,恰恰相反,老子的谨慎是出了名的,因为他知道。没有什么空中楼阁,有的只是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