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遐想 朱春英 小时候,春节是穿新衣,戴新帽,穿新鞋,放鞭炮。是年三十弥漫空中钻入鼻孔的佳肴味道,是大年全家围在一起,敞开胃口大口吃肉,啃骨头的幸福美好,是一年中胃蕾的唯一次满足,是大快朵颐的快感,而今想起,依然觉得,那是世界绝顶的美味,此后,无论走到哪里,再也吃不到如此的美味佳肴。丨 再长大一点,过年,成了学习成绩的攀比与汇报。给长辈拜年,少了无邪的乐此不疲的带有过年仪式感的磕头,多了被长辈询问成绩时的矜持或骄傲。虽然一直处于优等生的行列,但是总有考不到前三名的时候。当成绩不足以在潜意识中主动显摆的时候,串门拜年成为不得以而为之的行为,跟在母亲或姐姐们的后面,走街串巷去串门,怯怯地问好,不情愿地磕头,成为越快越好最短时间完成的事情才好。可是,一旦成绩很好,便主动跑在前面,以引起长辈注意,让他们询问成绩之孬好。 等到完成鲤鱼的龙门一跳,身份由前途未卜的学生变成令人羡慕的天之骄子,过年,成了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荣耀。曾记得,我作为读书识字的“文化人”被问及对联的贴法及上下联的区别,可是,亲爱的乡亲哪里知道,我也懵懵懂懂,说不清缘由与区分上下联的法宝,只到学习了古代汉语关于平仄之理对仗之妙,才知道区分出上下联的精要。彼时的春节,是那么美好,对美味的需求渐少,看上电视,期待春晚,才是新年的味道。 及至做了教师,过年,成了期末'歼灭战'后回归家庭休整的温馨美好。有学生考出好成绩后的喜悦,也会有人情往来的烦恼,有走亲访友的喜乐,也有贻养老人爱护幼子的天伦之好。过年,是衣品的追求,是美发的需要,是家庭卫生的清扫,是反思自己工作,努力充电以迎再战的需要。 而今,步入知天命之年,年的味道渐淡,吃父母饭菜的味道成了奢侈,有些,只能在回味中寻求妈妈的味道。这个时候,多了一些人生感悟,少了对人事冗杂的烦恼。为摒弃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努力尽己所能尽一些孝道。历经沧桑,终于明白,孩子才是自己的至宝,为孩子尽力而不过力成为努力把握好的目标。于是,过年,是尽孝,是爱子,是爱出爱返,是休生养息,是体验人生幸福的至要。 今后,会跟随时光机奔跑,体验年年岁岁花相似花,岁岁年年人不同。但是,过年的感觉依然美好。尤其跟随时代步伐,体验见证中国梦的实现,相信,人,越来越壮;年,越过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