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线跟长线为例,机械式操作法,最好是在第一时间进场点来临的时候,遵守纪律,不要有太多犹豫,毅然而然进场。 但是,实际操作中,我们有太多的机会错过第一时间的进场点,那怎么办? 一、放弃这次交易。 二、改用中途进场法。 三、先做短线,然后看看有没有办法把同方向的短线单转为中线单。 其实,“放弃这次交易”才是最安全的做法。但问题是:你是做中长线,如果错过了这次的进场点,下次恐怕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了。 第二种方法:“改用中途进场法”依旧是维持中长线的操作路线,但是难度很高,因为你的成本一定会比在第一时间就进场的人要高。 第三种方法:“暂时先做短线,然后找机会换”比较实用,也是最多人在用的。但对于没有学过短线的操作者而言,这个建议是没有用的。 换句话说:如果错过了第一时间的进场点,那就收拾书包回老家读书,明年再来进京赶考吧。 如果不认命的话,就临时改做短线,换言之:除了正确而完整的中长线操盘系统之外,你必须还得另外学会一个短线操作系统。 如果不太会做短线,而你的资金又很多,那很好,反正你的大资金跟恐龙一样,从鼻尖到尾巴有好几十公尺,庞然大物的身躯想要全部进场,需要花时间,那就从现在开始一点一滴布局吧。换言之:“中途进场”这个名词对你而言应该是“从现在开始沿路布局”,而不是找单一的“狙击点”。 如果你的资金小,那就很难布局了,只好等下次机会,或是改做短线,又或是冒着高风险硬着头皮吃下昂贵的建仓成本。 我的心得是: 1.对于短线的机械法而言,错过了第一时间的进场点,下一个进场点将会很快来到。但是中长线要等好久,于是白白浪费光阴。 2.改换跑道的做法,你必须精通短线操作系统,但问题是:短线操作比较难学。 3.大资金布局要花时间,很多具有大资金的新手或不及格的老手,等不及,想把大资金快速地一次进场站对位置,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我个人的做法是: A、如果错过了第一时间的中长线进场点,我不会放弃这次交易、我不会等到下次进场点来临。因为我是职业交易者。 B、如果错过了第一时间的中长线进场点,我会启动我的短线操作系统,先改做短线。(遗憾的是:有些时候我们之所以错过了第一时间的中长线进场点,正是因为我们只启动了短线系统,而把中长线系统暂时给忽略了一下,于是造成错过的遗憾。) C、如果错过了第一时间的中长线进场点,我会启动我的短线操作系统,但目标不是放在单笔交易获利,而是朝中线的“降低成本法”努力。(中长线的操作,如果要降低成本,就需要短线进出调节。) D、如果不改做短线(暂时不使用降低成本法),那我就乖乖地用我的大资金(请容许我把我的那些微薄现金看成是大资金)分批进场。这样有个好处:慢慢进场,部位慢慢进入,心理压力较小。 举例说:假设我现在准备进场,但找不到好的中线进场点(已经错过第一时间了),那我就把资金分成40份,每天用1份资金进场建立仓位(每天买进四十分之一的总资金或放空四十分之一的总资金)。希望在这40天结束之前就能遇到还算不差的“第二时间的进场点”(或第三时间) 对研究有热忱的同学此时应该知道了,研究的重点除了『降低成本法』之外,『第二时间』跟『第三时间』的进场点,都很实用,值得去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