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俗语: “儿孙自有儿孙福”, 后面还有一句, 那才是精华所在!

 天悔大哥cqm 2019-01-31

儿孙自有儿孙福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自己的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福气和运势,不用让父母为他们操心,做什么事情都会让父母非常省心。而这句俗语出自哪里呢?是出自元代关汉卿的《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其实大部分人都只知道这一句话,不知道它的下一句话是什么,其实这句俗语的下一句话才是真正的重点,真正的精华。

据说,在明朝,有一个穷秀才姓罗,他科考之路很不顺畅,家里又不富裕,拆东墙补西墙。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别处以教书为生,留下孤儿寡妇两个人相依为命。他走后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妻子身上,妻子本来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不得不学着做家务。但对家务活还是很陌生,儿子心疼娘亲,便帮衬着娘亲一起管理家务事。转眼间,儿子已经七岁了,罗秀才在这时放了几天假期,便想着回家探亲,顺便看看自己的儿子有没有才华。没想到儿子做家务倒很熟练,对对子却一窍不通。罗秀才考了儿子好几道题目,儿子全都对不出来,还因此闹出了不少笑话。

罗秀才非常生气,他觉得自己虽走不上仕途,但好歹有二两才华。儿子粗俗呆笨,只知道干家务活,本来他把科举的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但自己的孩子实在是太笨了,罗秀才感到失落,冲动之下出家当了和尚。罗秀才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让家人非常难过,但时间久了,家人们也逐渐接受了事实,尤其是罗秀才的妻子,她是大家闺秀,教自己的孩子不成问题。等到孩子逐渐大了些,罗夫人又攒了一些钱,开始请夫子来专业的教导自己的儿子,其实儿子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只是没有好好教导罢了。到了科举的年龄,儿子竟然一举夺魁,成了状元郎,为了报答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和不离不弃,还为母亲办了一桌酒席。

罗秀才知道自己家里出了个状元郎,不由得哈哈大笑,马上往家里赶,没想到家里的佣人根本不认识罗秀才是谁,只道是一个和尚前来化缘。罗母给了他一些钱财,罗秀才内心难过,便拒绝了,却指明要见一见新中的状元郎,见过之后,他在墙上题了一首诗,“离别家乡十八秋,千钱斗米我不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这句话完整的意义。儿孙自有儿孙福,有的时候,父母干涉的越多,越会适得其反,还不如跟着孩子的天性走,只在道德三观上加以引导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