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婚礼中的那些习俗和口彩

 一个虫虫的旅行 2019-01-31

婚姻,合两性之好。在现代人看来,婚礼是一个囍闹的日子,囍庆热闹,到了闹洞房更是“三日无大小”。每一项的民俗都有它的源起,比如婚本做“昏”,是黄昏天快黑的时候,男家到女家去“抢亲”,所以要趁“昏”“做掩护”,后来才变得“文明”了。至今,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娶亲仍在黄昏中举行。西风东渐,现在的婚礼中常见男士向女士求婚的安排。

(网络图片)

周朝制定了最早的宗法、礼仪制度。西周开国大臣周公(姬姓,名旦)主持制定了规范人们行为的礼仪制度,影响了中国三千年。成书于先秦的《仪礼·士昏礼》、《礼记·昏议》中都强调从议婚至完婚的“严格程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即“六礼”。虽说现在是自主婚姻,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宗法、等级等观念仍有它的影子存在。

婚礼中的很多习俗已经变换了形式和说法。如古代行“六礼”都要以大雁作为礼物(纳征,即下聘礼除外)。大雁终身一夫一妻,曾有捕雁人捕到一头大雁,它的伴侣竟投地而死,元代诗人元好问叹约,“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到宋以后,大雁越来越少,民间就改为送鸡。鸡和吉谐音,是吉祥的口彩。

下茶是旧时婚俗中的老理儿。旧时男女订婚,男家要送茶给女家。女家接茶即许婚之意。现在的婚礼中演绎为“敬茶改口”,新人向父母敬茶,敬完茶新郎、新娘改口称对方父母爸、妈。

(网络图片)

汉族传统婚俗中,新娘出嫁出娘家门时,要脱掉旧鞋换上婚鞋,由哥哥或者女家其他男性抱进花轿或者彩车。民俗认为土能生万物,地能生黄金,女儿出嫁,“土”是不能带走的。现在多是考验新郎体力的秀恩爱。

(网络图片)

出了娘家的门,新娘要盖上红盖头。上古时期的人认为红色可以驱灾辟邪,红盖头用以防邪袭身,现在红色用来表示喜庆。红盖头也被红伞取代,伞(傘)一撑开,“开枝散叶”,多子多孙。也有过度引申撑伞为圆,圆圆满满。

(网络图片)

出嫁前新娘要大哭一场,称为哭嫁。古时交通不便,女儿出嫁后就很难见到家人,即便近邻,也不许常回家看看,哭为相思。另一种含义是旧时的婚姻儿女都不能自主,未谋面的新郎长啥样,满意不满意,都无从知晓,怎能不伤心。如今哭嫁是“嘴里哭,心里愿,不哭两声不看好”。如果不哭,母亲要打着拧着逼着,不哭被认为傻、没教养、没人情味。“哭发哭发”也变成了好口彩。

南方新娘的陪嫁物中子孙桶是必备之物。子孙桶即红漆马桶,桶中放入红鸡蛋、花生、红枣、喜果等物。子孙桶的寓意不言而喻。

新娘到夫婿家下轿或下车后,脚不能沾地,要以袋铺地,每走过一个袋子,就迅速传到前面铺在地上,传袋就是“传宗接代”、“代代相传”之意。现在多是走红地毯了。

(网络图片)

新娘进夫婿家门前须先跨过一个马鞍,或状如马鞍的小凳子之类的木器,这一习俗源自北方游牧民族。历史上屡有游牧民族入主农耕土地,乃至建国。婚礼中“跨马鞍”是要告诫新人不忘自己是马背上的民族。但在汉语中“鞍”、“安”同音,因此演绎为“平平安安”的口彩。有些地方把鞍放在门槛上让新娘跨过去。门槛是主人家的“脖子”,门槛高低代表主人的身份,无论在什么场所,门槛都是忌踩的。新娘进门后还要跨过院中的火盆,火为避凶禳灾,变祸为福,现在也解释为“红红火火”。出于安全考虑,有的在形式上已发生改变。

新人进洞房前,由女家提早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称为铺房。铺房的人必须是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已婚妇女),以取吉祥。新郎新娘洞房交拜后,对坐在帐幔的婚床上,然后由配偶双全的妇女向床帐内撒谷豆枣栗、瓜子花生(早生贵子)。口中唱着“撒帐歌”,“一撒麸,二撒料,三撒新媳妇下了轿;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媳妇进了门;新媳妇,好脚手,走路好像风摆柳;今年娶,明年抓,来年就要生胖娃”。

(网络图片)

新媳妇进门,当婆婆的会给儿媳煮上点心,一语双关地问“生不生?”儿媳要回答“生(育)”。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风俗虽有差异,但都有根有源,又在与时俱进中不断演化。口彩中多采用象形、谐音,如“葱”,从一而终,这是封建礼教,现在口彩过日子从容;“筷子”意“快生贵子”;粉条,好日子细水长流;那怕是猪肘子,也有骨肉亲成这样的口彩。细细品味老习俗,是不是很有味道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