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 你 睡 了 吗 ? ? 文/ 格姐 ? - 01 - 昨天聚餐,聊到回家过年的话题。 在大家纷纷为春运抢票苦恼,或是为回家路程之远而无奈时,同事萍萍说,男朋友先是载她从上海回郑州,陪她爸妈一起过除夕夜后,再带她回福建,见他家人。 一点都不顺路的路程,为了她偏愿意折腾。 同事阿坤盛赞:“这种男人,趁早嫁了吧。” 他解释道,男人最怕麻烦。 尤其是过年这种人潮汹涌,条条道路都堵个不停的时候,愿意为一个女孩绕中国兜大半圈,是因为足够深爱,更是因为打从心底把你当做不可或缺的家人。 那是他对爱你这件事,最用心的“表示”。 所以男人是否真心爱你,过个年,你心里就有底了。 - 02 - 前两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则消息: 刘某说:'女友是山东人,2017 年底,她不愿意随我回沅江过年,我只好一人回家过年,此后便开始分居。' 因为过年回谁家的问题,才新婚不久的两人,争执、分居,最后甚至把情谊彻底置于一处,由亲密爱人变成相看两相厌的敌人。 格姐身边也有不少因为同样问题而闹掰的情侣和夫妻。 订婚那年,小夏和未婚夫商量好先去他家拜年,后几天一起去小夏家见父母。 可对方在自家呆了几天后,找各种借口不去小夏家。 “再找其他时间去也行啊,又不是在春节这几天折腾来折腾去。”他看着小夏失望的目光,非但没有花功夫哄,还理直气壮地辩解。 当天晚上,小夏选择分手,自己一个人订票回家。 她说,确实可以在其他时间再见父母,可春节一年只有一次,连最重要的时刻对方都不愿意体谅你心情,为你花心思,还怎么指望他日后会待你好? 结婚不是“交换人质”,我很爱你,但前提是你得把我、把养育我这么多年的家人放在心上,我才会心安地和你发展下一步。 毕竟爱和托付,是两码事。 - 03 - 一直很喜欢叔叔和婶婶两人的相处方式。 每个重要节日,他们都会把时间“AA制”:一半回叔叔老家,一半回婶婶老家,或是把两家父母接到一起外出旅游。 这是他们在结婚前达成的承诺与默契。 婚姻在他们眼中,不是女方从此归属于男方,也不是单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两家人,从此成为一家子。 真心融入对方的家庭,把对方的父母当做自己的父母,两个家庭和睦相处。这才是真正的相爱,最好的婚姻。 电影《后来的我们》里,让格姐最为触动的,不是林见清和方小晓遗憾的错过,而是那年她陪他回家,把他父亲当自己父亲一样照料: 替他分担家务,帮他解决他不会做的事,倾听他的诉说,站在他那边责怪林见清的不懂事。 都说林见清很爱方小晓,可在格姐眼中,方小晓对林见清的爱其实“更胜一筹”。 被忙个不停的工作压迫,被折腾不已的生活烦恼,谁都想轻轻松松过日子。 若不是爱你胜过爱自己,怎会爱屋及乌,让小小的心房装上更多的人,并不结实的肩上扛起更大的责任。 - 04 - 归根结底,不论是婚姻还是恋爱,只有真正把对方放在心上,这份感情才能抵得住岁月的推敲与洗礼。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爱人之间的尊重与付出也是。 作为闪闪的好友,我曾一度不理解她还没和男朋友结婚,就总给他家人买贵重礼物,明明自己并不阔绰。 直到前几天逛街,她告诉我,平时男朋友家人有好事情总是第一个想到她。就在前两天,他妈妈才念叨着过年带她一起去旅游。 所以她的付出不是“偿还”,而是真心地也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好的给对方。 最好的爱,不就是如此吗。彼此之间不会斤斤计较,而是相互尽余力为这份感情付出自己的一份心意。 - 05 - 曾看到过一个故事: “朋友圈里一个经常夸自己女朋友的男生,这么评价他女朋友:‘恰到好处的别扭,蜻蜓点水的暧昧,保持自在的舒适,偶尔甜蜜的撒娇。’ 有次大家出去吃饭,吃完后挺晚了,男生也喝了点酒,开车不太方便,于是大家建议找代驾。 然而,男生特矫情地跟我们说“我们家恩恩说喝多了就来接我。” 我们吐槽他装,还说他作,别自己找事。 但不一会他女朋友就来了,不用打电话就出现那种…… 在我们疑惑之际,她女朋友很有礼貌地问候大家,顺便送了其他两个朋友回家。 事后我们问他有没有被家暴。 他说:‘并没有啊,回去还给我做了顿夜宵。’” 感情这件事,从来没有什么“规章制度”。不会因为我是女方,就该像管家婆一样。也不会因为你是男方,就在婚后事事听你。 有商有量,才是真正的爱情。我们因为爱走在一起,日后在处理事情时,也应当以爱为前提。 只有这样,两人才能走得更长远一些。 - 06 - 电影《怦然心动》有段台词说: “一幅画并不是众多物件简单拼凑而成的,虽然牛只是一头牛,青草只是青草,鲜花只是鲜花,穿过树枝的阳光也仅仅只是一束光。 但如果将它们放到一起,却可以产生不可思议的魔力。” 格姐想说,真正的爱是1+1>2。若真心喜欢一个人,陪TA见想念的人,做TA喜欢的事,去TA向往的地方。 你会发现,TA想见的人,喜欢做的事,向往的地方,其实你同样喜欢。 因为,TA也在悄悄为你考虑做退让。 最后,愿小格子们都能找到为你着想的真爱,生活虽苦,有TA尚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