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世纪东京町人的城市生活

 kd3qlqtw1b6r8b 2019-01-31

江户的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大部分土地被武士占据,低地一侧也被称作“下町”(平民区),人均居住面积很小。特别是人口快速增长的十八世纪以后,町人居住的“町屋”(也被称作“长屋”),几户人家分住在一座长屋内的情况比较普遍。这种长屋是日本都市中狭长的传统建筑群,两户之间共用一道墙,家家户户相连而每户单独出入,相当于中国城市临街的商铺或住宅。

日本弘化四年至嘉永五年(约公元1847年—公元1852年)间所绘长屋所用民具大全图,展示着江户百姓使用的日常用具,共计97种,以厨房用具为主。在长屋生活中,恐怕很少有人拥有如此众多的工具。该画作所描绘的用具再加上床上用品和衣物,就是普通百姓所有的家当。

18世纪东京町人的城市生活

《教草女房形气》出版于日本弘化三年(公元1846年),以市井家庭的妻子为题材,收录了很多生动的插图,描绘了背街长屋的生活场景,进而可以了解到长屋周边公共区域的概况。

18世纪东京町人的城市生活

其中,长屋住户共用的水井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提供水源,还成为杂居于此的人们的社交场所。另外,水井的水大多来自上游水道,这也是江户时期的一个特点。

18世纪东京町人的城市生活

由式亭三马著,歌川国直、溪斋英泉画的《柳发新话浮世床·理发店闲聊漫画册》,出版于日本文化六年(公元1809年),这是初卷长屋胡同入口。胡同的中央十用木制盖子覆盖起来的下水道。江户时期的(城市)下水系统很发达,其中长屋的生活废水被汇集到这里后会从主街道的下水道排出。

18世纪东京町人的城市生活

平民百姓即便未拥有自己的私人小花园,也会在家门口的两侧摆上些盆景,以此来享受园艺带给他们的乐趣。连盆景这样的货品,人们都可以轻易地从走街串巷的行脚商人那里买到。

18世纪东京町人的城市生活

日本江户时期的小田原提灯是一种圆盘状可折叠的便携式提灯,为小田原地区的手艺人发明的,所以该类灯具就以它的地名来命名。除了便于携带,还能防雨防雾,是江户时期人们外出旅行的必备用品。

18世纪东京町人的城市生活

老鼠灯台是一件有自动续油装置的灯具,通过在该灯具支架中的管子把盘子和老鼠形状的部分连接起来。

18世纪东京町人的城市生活

当灯油变少时,在气压的作用下,从老鼠嘴处自动上油,该装置使油灯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亮度,体现了江户时期手艺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18世纪东京町人的城市生活

日本关西地区在每年3月3日玩偶节有把微型厨房用具和玩偶一起摆放出来的习俗,这就是摆出来的微型用品之一。据推测,该展品的制作年代应该是明治时期(公元1868年—1911年),和江户时期制作的厨房袖珍模型没有很大的差异。

18世纪东京町人的城市生活

这些囊括了当时厨房必备品的微型用具,为现代人了解在那个没有供水和煤气供应的年代传统厨房用具的细节,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18世纪东京町人的城市生活

细节1

18世纪东京町人的城市生活

细节2

18世纪东京町人的城市生活

细节3

18世纪东京町人的城市生活

细节4

18世纪东京町人的城市生活

细节5

18世纪东京町人的城市生活

注1: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注2:文字参考展览说明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