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亏46亿还有大窟窿,交易所追问银行追债,华业资本实控人拒回国

 睁眼的沙加 2019-01-31

作者|欧文

相较于昨晚的“雷王”天神娱乐,华业资本发布的预亏超46亿元的公告,或许只能算近日上市公司业绩暴雷潮“连续剧”的普通一集。

富凯财经查阅公告发现,影响业绩的不确定风险涉及资金实际远超预亏金额。难怪上交所在当日下发的问询函中明确要求公司董事会就此召开会议,并于5个交易日内对外披露回复情况。

上交所还特意提醒,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全力维护公司生产经营稳定,改善经营和公司目前不利状况,保护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

小小计提难掩“庞大黑洞”

公告显示,华业资本预计2018年亏损46.52亿元-50.51亿元,而在2017年公司实现净利润9.98亿元。

华业资本的业绩变脸和当前多数公司商誉暴雷不同,主要是源于遭遇了类似此前轰动市场的国海证券“萝卜章事件”。公司于2018年发生应收账款被骗事件,该案正处于公安机构侦查阶段,司法机关尚未给出最终结论。

按照华业资本的说法,对截至业绩预告披露日已逾期的应收账款投资业务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对在履约过程中按合同约定已支付的履约保证金,相应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对公司应承担的差额补足义务,计提预计负债。

早在9月28日,华业资本发布《关于公司债务追偿小组工作进展的公告》显示,现有应收账款存量规模101.89亿元,全部从恒韵医药受让,而公司委派律师对债务人进行了现场走访发现,债务人的工作人员否认存在《债权转让协议》中列示的债务,相关文件上公章系伪造的,确认上述债务并不真实。公司存量应收账款面临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风险。

目前从公告中,尚无法得知这101.89亿元债务有多少金额为已逾期,不过有一点可以证实,恒韵医药的实际控制人、公司二股东李仕林已无法取得联系,也就是说李仕林失联了!

这也难怪上交所在问询函中质疑,年报披露后仍有51.11亿元应收账款,请公司说明未进行减值的合理性。

值得一提的是,10月底,公司在三季报披露归母净利润为-1.35亿元,与本次披露预亏金额差额较大。华业资本发现上述“萝卜章”债务问题是在9月份。

四大业务均遭重创

华业资本的前身是房地产公司—华业地产,自2011年起开始谋求转型。目前在华业资本的布局中涵盖地产、矿业、医疗、金融四大业务板块,而医疗和金融构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上述板块率先失利的是矿业,在黄金高价时进入采矿行业,多年来金矿尚未建设完成,加之金价低迷,难以从中获取可观的回报。

随后涉足医疗业务,就在此时,上述涉及百亿债务骗局的重庆女商人李仕林进入华业资本的股东名单。

公告显示,于2015年收购了捷尔医疗100%股权,因转让方为捷尔医疗未来六年对 公司实现的业绩作出承诺,收购完成后捷尔医疗仍由李仕林及其团队进行经营管理。公司发生应收账款被骗事件后,李仕林因涉案已无法取得联系,其管理团队也发生较大变动,捷尔医疗已无法正常开展经营活动。

当时,华业资本买下捷尔医疗主要就是因为其业绩承诺。富凯财经翻阅数据发现,捷尔医疗在2012年-2014年的净利润在4000万-7000万左右徘徊。而当初成交价为21.5亿元,也源于承诺在2015年至2020年实现净利润合计18.47亿元。现在看来,华业资本被李仕林“耍了”。

最后来说说华业资本的老本行。根据公司经营简报显示,2018年,公司房地产项目实现签约金额5.48亿元,同比减少80.50%; 实现签约面积1.27 万平方米,同比减少72.39%;当期未有新开工面积;无竣工面积。上述数据在2018年第四季度的表现更为惨烈。2018年10-12月,公司房地产项目实现签约金额0.22亿元,同比减少96.99%; 实现签约面积0.0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92.24%。

面对公司困境,华业资本实控人周文焕持股爆仓后仍拒绝回国。一系列利空频发,这也引发了民生银行、百年人寿等金融机构通过诉讼索要借款。而陷入困局的华业资本前途未卜,却注定成为众多中小房企转型失败的案例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