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回故里——吴传麟书画展”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张怀江资料库 2019-02-01

 陈履生 

齐鲁大地孕育了中华文明中许多令后人称道的精彩,诸子各家,蔚为大观,其中给于丹青一道的滋润,使得中国绘画以独特的文化内涵而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中的一朵奇葩。吴传麟先生作为齐鲁的后嗣,青年时期即北上求学,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广受现代名家的哺育,因此,具有较厚实的艺术基础。在几十年的艺术发展中,吴传麟先生勤奋努力,兼收并蓄,终成当代名家。

吴传麟先生是同代人中成名较早的一位书画家,早在20世纪的80年代就享有声名。遗憾的是他未能享有高寿,所以,人们不能看到他像齐白石等高寿画家那样的“衰年变法”。对于中国画家来说,艺术特性中的“笔墨俱老”是一种特别的境界,其终结过程的意义能够让人们看到一个完整的历程和晚年的精彩,而彼此的时段连接则是饶有兴味的话题。可是,中年时期的艺术成就在整个的历程中则是十分重要。吴传麟先生在这个重要的历程中完善了自我的风格,尤其是在代表性题材方面更加强化了成就的特点。

吴传麟先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均有所成,各具特点。其山水画内容多来源于对自然风光景物的写生,构图新颖,以势取胜,表现出了时代特色。纵观中国几千年来中国艺术之有大成者,无一例外的体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由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基础理论。吴传麟先生的山水创作师法自然,得自然之神,加之心源中的学养,因此,所表现出来的自然,能够获得超于自然的生趣和美的意蕴。所画景物疏密错落有致,笔法恣纵,不落古人窠臼。他所精心营造的山水意境,也能够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发展。

吴传麟先生在书法方面的成就,反映到笔墨的运用上,能够以书法入画,并以不同笔法的混合运用,使画面的笔墨在变化中呈现出多样性的趣味,从而维系了传统的传承。显然,在所受到的现代教育的背景下,他又能够吸收西画中注重光影的表现手法,画面层次丰富,意境清新,浑然一体,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和创新精神。当然,从这些具体的画面表现中回到他的书法创作之上,其不失古意的书法,可以看到传统中国艺术中书画同源的关系,而互为补充的相得益彰,又成为吴传麟艺术中的另外一个特色。

斯人已去,艺术长存。

吴传麟先生的书画在当代中国画坛上如同泰山上的一块普通的刻石,既有其自身的价值,又有一个在整体氛围中的作用,它是我们研究20世纪中后期中国画发展的一个个案,是一个经过现代美术教育培育又回归到中国水墨画传统的个案。


梦回故里——吴传麟书画展


主办单位

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

人民美术出版社

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济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济南市园林管理局

承办单位

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管理中心

吴传麟艺术工作委员会

展览时间

2019年1月20日至3月10日

展览地点

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公园万竹园


作品欣赏



云悠悠山濛濛 一片乡思不断  纸本设色 68.5×44.5厘米 1992年

月落乌啼霜满天  纸本设色 90.5×55厘米 1983年

旭日  纸本设色 68×45厘米 1991年

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  纸本水墨 66.5×44厘米 2003年

松鹤飞瀑图  纸本设色 68.5×68.5厘米 2004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纸本 137.5×68厘米 1996年

泉韵  纸本设色 68×45厘米 1987年

秋韵  纸本设色 68×46厘米 1992年

起飞的群鸽  纸本设色 68×44.5厘米 1986年

莫道前程无知己 点点归帆涌诗涛  纸本设色 67×44厘米 1986年

江波万里无穷碧  纸本设色 99×49厘米 2004年

江岸楼中又春风  纸本设色 68×66厘米 1987年

春韵  纸本设色 66×66厘米 2003年

碧林深处有人家  纸本设色 98.5×49.5厘米 1986年

白梅蕉叶待春风  纸本水墨 69×45厘米 2006年



吴传麟艺术工作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惠河南街

电话:13901182540

联系人:邓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