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想像一下,当皇帝是什么滋味? 身穿龙袍,盘腿坐在五平米的龙椅上,身后是娉婷的宫娥,殿下是虔诚的文武。张嘴便是金口玉言、生死前程,锦衣玉食自不用提。天山脚下的香妃,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想临幸谁就是谁。 想想都舒坦。 但骚年,你可能想错了,当皇帝其实是最高危的职业,没有之一。据统计,历代皇帝有近一半死于非命。 从秦始皇到溥仪,共611人。正常死亡的计338,剩下273位都是被人弄死的,非正常死亡率为44%,远远大于任何高危工种。 皇帝神经始终绷得紧紧的,需要随时应对周围的各种威胁,要防着忠臣和奸臣。忠臣太生猛了,要杀。奸臣太嚣张了,要杀。 皇帝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杀人,杀人方式有很多种。 比如朱元璋,他会搞几个大案子,然后借机杀人,胡惟庸案、蓝玉案、空印案、郭桓案等等,每一案都杀近万人,目的是为了清洗功臣,给后代儿孙消除一些隐患。 比如康熙,选了十几个小孩子,韦小宝带领着,一拥而上将鳌少保围住,假戏真做,十分惊险地除了鳌拜。 有的皇帝还会送一丈白绫,一壶毒酒,自己悄悄地躲在幕后。 但有一位皇帝,却异常生猛,直接上手,干死了自己的仇人。 二 这位皇帝叫宇文邕(yong),他的仇人叫宇文护。宇文护是他的堂哥,他父亲哥哥的儿子,比他足足大三十岁。 宇文邕的老爸是历史上牛叉闪闪的宇文泰,和高欢扛了一辈子的北周太祖文皇帝。 宇文泰临死时,侄子宇文护守在病榻前。 宇文泰拉着宇文护的手,像刘备跟诸葛亮一样开始托孤,有气无力地说,我要死了,太子年纪还小,这个帝国就靠你了,务必辅佐好你的弟弟,如果太子不行,你就…,你就… 宇文护等着宇文泰说,你就可以取而代之,结果他没说,咽气了。 宇文护拥立太子宇文觉为帝,但宇文觉不乖不听话,和宇文护对着干,宇文护只得干掉了他。接着立另一个弟弟宇文毓为帝,这位弟弟同样性情刚猛,两人闹了三年,宇文护忍不住毒死了他。 一个个都这么不听话,咋办?宇文护暗暗发愁。 这时,他想起了另外一个弟弟,远离长安的鲁国公,宇文邕。 一个巨大的馅饼砸中了宇文邕,十七岁的小鲜肉当上皇帝。宇文邕登上帝位后,毫不犹豫地加封宇文护为大司马,晋国公。 大小事情,都请哥哥来定夺,自己则每天躲在后宫藏猫猫,表现出对朝政一毛钱兴趣都没有。 三 夜深人静时,年轻皇帝常常会被噩梦惊醒。 他梦见宇文护顶盔掼甲,冲进后宫,抓小鸡一样抓住自己,狞笑着割了喉咙,血喷了一地,染脏高贵的大理石地板,顺着石板的缝隙流过亭廊,一路流进水榭,将一片水潭染得鲜红。 醒来看处,窗外树枝迎风婆娑,宫灯忽明忽暗。他推枕走进中庭,抬头望月,心中满是悲愤和忧愁。 庆父不死,鲁难不已。 四 宇文护也很委屈,因为忙,实在是太忙了。 第一个皇帝怎么教都不听话,杀了。第二个皇帝细心地调教了三年,还是不懂事,也杀了。 这个皇帝更过分了,居然什么事情都不管,偌大北周就压在宇文护一个人的身上。每次念及,他就不由得想起霍光、王莽、曹操、司马懿这些光荣的前辈。 没办法,这就是命啊,我还得继续干下去。宇文护心想。 可职业生涯已经到天花板了,再干下去就只有一个位子,那座龙椅。 宇文护摸了摸腰间的长刀,这位皇帝,什么时候能够不乖一下呢。皇帝实在是太温顺了,宇文护叫他干啥就干啥,从来不敢说半个不字。 每次开朝会,宇文护刚进大殿,皇帝就赶紧站起来,走过来说早安。 宇文护有时候也不好意思,说,皇帝这样不合适吧。皇帝说,咋不合适,你是我们北周的支柱,也是我敬爱的哥哥,这是我应该做的。 宇文护犯愁了,伸手不打笑脸,这么乖的皇帝可真下不去手啊! 五 转眼到了公元572年,皇帝29岁。在宇文护眼里,他还是个乖巧绵软的小朋友。 这天,宇文护从同州出差完,回长安,皇帝郊迎三十里。 两人一边走一边唠嗑。 宇文护打着哈欠说,咱婶子最近在忙点啥?皇帝说,也没干啥,就是跟我讲讲话,有时候还和我喝两杯。 宇文护说,老太太一把年纪,得少喝几杯,高血压什么的别都犯了。皇帝趁机说,哥,要不你去帮我劝劝太后? 宇文护说,我说话好使不?皇帝说,太好使了,我妈就听你的话。你去给她念念《酒诰》,让她听听圣人的教诲。 宇文护看了看皇帝,爽快地说,行啊! 说罢,打马直入长安北门,天子卤簿在后面紧紧跟随。 宇文护进了太后寝宫,大刺刺地坐了下来。太后忙迎了过去,脚步有些飘忽,估计刚刚又喝了几杯。 太后啊,我得劝你几句,一把年纪,酒要少喝。皇帝请我给你念《酒诰》》,你就仔细听着,别辜负你儿子一番孝心。 太后连连点头。 宇文护开始展读《酒诰》:
宇文护抑扬顿挫地读着书简,摇头晃脑。太后坐在椅子上,背挺得笔直,战战兢兢。 六 阳光自殿门照进来,洒满了宇文护的全身,皇帝躲在阴暗里,双手微抖。 宇文邕看着眼前的这个人,这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子,这个囚禁了他灵魂十二年的大司马,这个亲手杀死了他两个哥哥的凶手,这个只手笼罩北周的权臣。 皇帝的尊严,父亲的荣耀,后半生的自由,都被这个人,死死地阻拦住。 宇文邕心开始狂跳,血液在沸腾。 宇文护完全没有防备,他的侍卫在三层门以外,他不屑带兵刃。他正在大声朗读,眯着眼睛,脸上有几分笑容,带着讥讽。 宇文邕摸了摸腰间,一片冰冷的玉圭,长短合适,很趁手。 JUST DO IT! GO! 在场的何泉何公公是第一目击证人,他这辈子也无法忘掉这生猛的画面。 平时弱若小鸡的皇帝,跳起一米多高,临空下落将玉圭重重击打在宇文护的后脑上。 宇文护有些踉跄,但倔强着,并没有倒地。 皇帝后退五米,助跑,再次雷霆一击。宇文护像被一头公牛撞上,轰然倒下。 皇帝继续暴击,第三下,第四下,第五下,…,第一百下。 整个过程,皇帝人狠话不说。 史书记载,公元572年,周武帝击杀宇文护。 七 周武帝是历史颇有雄才的英主之一,他一生戎马倥偬,与将士同甘共苦,身先士卒,他广辟农田,兴修水利,文治武功,留名清史。 但在他击杀宇文护的那个上午,他很酷,他化身为专诸、聂政、侠累和豫让。 他将他历年积累的屈辱、恐惧、仇恨,转换成奋力一击。 如果你还不能理解,你可以想像一下,汉献帝用戟戳死曹操,光绪用剑捅死慈禧,那将是怎样一副画面。 谨小慎微的宇文邕先前有没有计划过,具体在哪一天去干掉宇文护。 我想应该是没有的,他没有计划在哪一天,其实每一天都在等待机会。 就像他将沾满脑浆的玉圭扔在地板上,说了杀人后的第一句话,老子已经忍他很久了! 这位皇帝后来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儿,如果不是命短,只活了36岁,差一点就统一中原,那就没有杨坚什么事儿。 宇文邕的冲动杀人,只是资治通鉴里一句话:
背后是长达十二年的隐忍,藏住内心的惊涛骇浪,戴着一副精巧的面具,完美地骗过了他的敌人。 而在这雷霆一击后,他终于可以说出酝酿好久的独白: 我等了十二年,就是想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拿回来! 上期文章:生活需要仪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