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们年轻时总有些事情迷迷糊糊就去做了,有些事情无论如何努力,都会扰乱我们的心绪。人,需要时间,需要不断地积累阅历,需要不断经历,到了这个时候,年过半百的困惑,需要的是我们看透这八个道理。 第一:世界唯一公平的是时间,就算一个人财富万千,无论一个人权高位重,依然敌不过时间的催老。是啊,我们在小时候就被灌输一个道理:珍惜时间、利用时间,把时间利用得淋漓尽致,这样我们不留遗憾。但是,当我们年过半百,却看透原来我们的遗憾,是没有创造自己的价值。有的人活得堕落,有的人活得自在,有的人活得幸福,有的人活得不如意。我们的价值就是我们活着的过程,我们如何活过来。 第二:上天所赐予我们的天赋往往是平等的,每个人的能力不是完美的,这里高了那里就低了,这里好了那里就坏了,然而一些能看透自己的人,尽量掩盖弱点,或者说尽量不在人前表现出来。就像人长得高,下盘自然不如长得矮小的人。所以长得高的人自然不会去做一下看重脚部的工作。 第三:年过半百,不应是对生命的迷惘,应该对生命的认可。到了这个时候,所有的人和事,我们都能做到宽容做到体谅。才能知道原来所有的人都是那么的不容易。曾经那些所看不惯、看不起的人,学会了换位思考,重新去定义了,重新理解了他们。才发现,所有的难事,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辛酸,所有的事都有太多的故事。才明白,日子不过如此,每个人的日子都不同,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不是靠着努力就能创造出美好生活。 第四:青年时,不愿理解家庭的意义,顶撞父母,不愿听唠唠叨叨的嘱咐,不愿听刻板的人生道理。想主宰自己的生活,不想刻板的道理束缚人生,也坚信自己能在这社会踏出一条荆棘路。 年过半百,才知道,好多人都在同一条路上。你努力过,你奋斗过,最终,你却过得年少时所唾弃的平凡生活。才知道,当时的嘱咐、道理,只不过是他们所经历过的建议,或许是一个愿望,愿你过得顺利。后来,你也走上了父母曾经的那条路,讲那些嘱咐、道理,又细细地跟你的儿女讲,面对着儿女那敷衍的样子,才明白父母那时的忧心、焦虑。 其实,并不是我们变了,只是我们发现,走一条自己满意的路,实在是太难了,只是我们的一个梦想罢了。 第五:年过半百,所谓的朋友,并不是年少时听的音乐那般。“上刀山,下油锅,在所不辞”的豪言壮志,不过是年轻时的一腔热血。慢慢地,你听着,你看着,你走着,会发现当你有难时,能为你分担的人,压根没有。 这时,看着周遭,才明白,当自己有难,有病,有苦时,能在侧说一两句话的,只是妻儿父母。这时才看透家庭的重量,朋友的轻浮,才知道,原来我们最不能舍弃的无非就是家庭的爱,最淳朴最真实的最可靠的爱。 第六:年过半百,才懂得,自己拥有很多光阴,也拥有很多的精力,但是都放在了虚无缥缈的社交上了。回想,半生所遇到的人,有过交集的人,听过多少的豪言壮志,听过多少的承诺。才明白,原来那时候所说的,所听的,所看的,都只是一场戏,不需要谁来戳破,也不需要谁来实现。才明白,原来自己的光阴不是浪费在睡觉、理想,而是放在了虚无缥缈的社交上了。 第七:年过半百,做事不再不计结果,做事不再随心而动。这样我们不是少了自己的热情,也不是少了对一件事的冲劲。却是我们懂得了一个理,和别人有所争是最没有意义的事。谁都不会为了谁而妥协,年少时,与你有所争的人,到了现在,也依然无法与他们相处。你才发现,原来一个人不会别人的某些改变,而改变自己对他们的态度,哪怕他们变得富有、变得文质彬彬,你依然与他们有所争,或许说依旧是看不上。 第八:年过半百,真正让我们有压力的,不会是那些超越你的人,也不是那些紧追身后的人,而是光阴、岁月。 |
|
来自: 果果w65k9gp8te > 《五十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