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多数种类的二极管来说,硧实没有必要标注功率。因为在同一系列的二极管中,正向导通电压基本都是一致的。比如普通硅管的导通电压为0.5~0.7 V、锗管0.3~0.5 Ⅴ、肖特基0.4~0.5V等。既然电压一致所以就可直接用电流来区别了。知道了电流和电压,根据P=Ul也可以很方便的计萛出功率。 二极管还有一个指标叫做反向耐压 。因为二极管都是工作在耐压值以下,不会产生反向电流,所以也和功率无关。 不过稳压二极管就不同了,因为它不是依靠正向导通,而是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下的。比如5Ⅴ的稳压管 ,当反向电压加至5V时开始进入反向导通(齐纳击穿)状态,当外电压继续升高,二极管电流会类似雪崩一样迅猛增加,从而抑制电压继续增长来达到稳压目的。稳压二极管也会有一个最大电流值,但只了解电流是不够的。因为同样电流的3ⅴ和30ⅴ稳压管其功率会相差10倍。所以稳压二极管除了稳压指标外还会有一个功率指标,既稳压值和最大电流的承积。 三极管的情况就要复杂得多。我们先举例说明一下: 以2SC736为例,它的Ⅴcbo(最高工作电压)=135Ⅴ,lc=5A(最大工作电流) ,最大功率=40W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这里的功率不能简单用P=lU直接计萛。否则这个三极管的功率就要达到675 W了! 所以三极管只标电流和电压是不行的,一定要有功率指标,以确保在使用时把电流和电压二者的承积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 这就是说要做到科学合理的使用三极管,功率、电流、电压三个指标一个都不能少。以上是我的回答。 欢迎评论,转发、点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