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池塘水温9度、15度时,如何肥水?

 昵称35015654 2019-02-01


我们常说饵料首选生态饵料,生态饵料供应不足时再选用配合饲料,在这种行情下更应该选择培养生态饵料作为海参的饲料,那么养殖户会问:生态饵料是什么?如何培养生态饵料呢?

生态饵料就是我们常说的“海浮泥”,是底栖藻类、生物菌群、死亡的水生动物和其他有机质组成的约1公分厚的底泥,这种底泥要基于底栖藻类作为基础,供菌、原生动物繁殖,这些生物反复的死亡繁殖腐败最终成为即有植物蛋白、动物蛋白、菌体蛋白的优质海参饵料。

这种饵料一经成为种群优势,只要加以维护就会像韭菜一样割一茬长一茬,这种方法不但成本底,既解决了饵料还解决了长草的问题。


培养方法:

水温9度以上,透明度标准在清晨可见底。我们建议主要以利饵多为主,每七到十天一次,一袋按3亩使用,待摄食期过后依情况减量或减少使用次数。若有少量杂草可适当增加用量或者增加次数。

酌情添加底居安,配合调节水位和换水方法就可以在水温不到十五度的情况下培养底栖藻类,当水温达到十五度后加上利菌多巩固即可,若长势不明显后期可选择利饵多配合芽孢杆菌使用。菌的量视情况而定,不宜过大。

春季肥水工作即将开始。我们做肥水的目的一般有两个,第一:降低水体透明度,防止池塘长草。

第二:培养生态饵料,促进海参长势。后者优先考虑,只要生态饵料培养起来自然不爱长草。就今年的水环境来看肥水的难度又上升了一个台阶,高盐度是肥水最大的阻碍,面是经过多次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肥水案例。

肥水问题需实地考察才可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以下仅供养殖户参考。


水温达到15度的肥水参考方案

方法一:

适应水质:清如明镜的池塘

这种水质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小型无色透明藻类为主,一种是藻类较少,这一点可以从PH值来判断。

第一种情况可以改变水体当中占优势的藻类,大换水或者使用二氧化氯或碘制剂消弱优势种群,然后再进行丰富池塘藻类的肥水工作,这种水质更适合培养底栖藻类。

方法二:

适应水质:以有机质为主的池塘

有机质较多的池塘很容易出现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甲藻等有害的鞭毛藻类,这种水质一般呈云雾状,发白,肥水前期进“满潮水”,待水稳定后先用吸附类产品将过多的有机质沉入池底,然后使用芽孢杆菌和EM菌,2:1的用量,后期将芽孢和EM菌分开使用,视水色而定。待水色由白转入绿带黄时,少量使用碧水安,稳定水色。


方法三:

适应水质:浮游动物较多的池塘

这种水色也是呈云雾状,发白,这种池塘可以在水温较低时使用敌百虫灭杀,因敌百虫内含一定量的磷,后期肥水更好肥。

换水选“潮中水”为宜,换水后全池泼洒“超浓有机酸”,第二天全池泼洒酵之源em菌,第三天泼洒菌多多,连续使用两到三次。

总结:最好的肥水时机是草死后开始肥水,利用死亡的杂草作为肥料进行肥水可以提高肥水几率。

另外大多数养殖户都会在4月分进行杀敌害工作,然后在肥水,这又增加了肥水的难度,所以我们建议尽量不要使用杀伤性药物,选择其他办法清理敌害。

注:肥水期间视池塘情况换水,不可随意换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