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船夫,凭着怎样感天动地的故事,被后世尊为“黑龙菩萨”?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2-01

在湖南师大内的七十三军阵亡将士墓地,有一块石碑上刻着这样一副挽联,“一身具子龙肝胆,千古仰南八英名”。

在甘肃一些地区,每年“二龙王”五月会,人们争相到二龙王庙进香祭拜。

在两湖、江淮地区,许多地方都有“黑神庙”,里面供奉着“黑龙菩萨”,人们祈求他庇护一方。一位船夫,凭着怎样感天动地的故事,被后世尊为“黑龙菩萨”? (湖南师大的石碑)

实际上,“南八”、“二龙大王”、“黑龙菩萨”,其实都是一个人——南霁云。

南霁云出生于712年,魏州人(今河南清丰),农民,排行第八顾人称“南八”。从小辍学,爱打架斗武,练就一身武艺,但磊落仗义。没文化,没背景的南八,长大后,做了一名操船的船夫。原本,南八大概就会这样平淡的过完一生。

可是这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洛阳、开封相继失陷,安军所到之处,各地望风而降,这时候,一个叫做张巡的小官(真源县令),他见山河破碎,百姓将被胡人奴役,愤而率领千余勇士抗击安军。

南八一介平民,民族危亡之际,正愁报国无门时听闻张巡的义举,于是投靠张巡。此后张巡军仅凭区区数千人马,转战雍丘、宁陵,大小百战,无一败绩。南八也凭借英勇的表现成为一名将领。不过虽说是将领,但是张巡本就是小官,人数也只有几千人,所以实际上南八的职位不高,甚至有没有编制都不一定。一个对比是,在他死后,朝廷追封他为扬州大都督,仪同三司,并置像凌烟阁。

757年,张巡军应许远请求,转战睢阳,睢阳是江淮的门户,睢阳破则江淮将不保,千万江淮百姓将陷于胡人铁蹄之下。一位船夫,凭着怎样感天动地的故事,被后世尊为“黑龙菩萨”? (睢阳是江淮的屏障)

安军大将尹子琦率领十万大军围攻睢阳。张巡率领数千将士死守睢阳,任尹子琦如何进攻,睢阳守将面对数倍之敌誓死坚守,屡次击退敌人。其中南八更是在一次战斗中,百步穿杨射瞎尹子琦一只眼。

然而战争终究是残酷的,粮食吃完了,就吃树皮、麻雀、老鼠,当这些都没了,也就只能吃人了,当将士到崩溃边缘之际,南八奉命率30骑突围求援,南八先到了彭城,请求御史大夫许叔冀派兵救援,然而许叔冀只求自保,不愿救援,说句题外话,乱世之中,其实许相对于令狐潮这样直接投降的人,已经算好了,至少他能坚守自己的一片国土和黎民,你不能指望人人如张巡、南八这般忠义。

南八接着来到距睢阳300公里的临淮,向御史大夫贺兰进明求救,南八向贺兰阐明睢阳与临淮唇齿相依的关系。然而贺兰对救援没有任何兴趣,倒是对南八产生了极大兴趣,他非常希望将这位难得的将才和义士留在身边,于是设宴款待南八,并许南八以高官厚禄。南八见贺兰无意救援,席间愤怒道,“云来时,睢阳不食月余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说完愤然自断一指以明志,在座众人直接惊呆,接着羞愧低头。然而贺兰终究不愿救助,南八于是策马出城,心中愤恨难平,途径一座寺庙,拔箭射入墙内,慨然道“待吾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然而,历史终究没有给南八再回来的机会。一位船夫,凭着怎样感天动地的故事,被后世尊为“黑龙菩萨”? (南霁云像)

此后南八辗转多地,虽然他有很多次机会另谋他路,虽然他知道睢阳被十万大军围困,回去几乎必死,可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回去了,带着求得的三千援军,杀回睢阳。

757年10月,在饥饿、绝望与坚守中,睢阳终究还是被攻破了,张巡、南八、雷万春、许远等36位将领以及战至最后的400士兵全数被俘,城破之时,城中军民,无一人投降。敌军逼迫张巡投降,张宁死不从,敌军又诱降南八,南八一言不发。张巡道“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南八笑了笑回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张巡、南八等人慷慨就义。

睢阳虽然最终陷落,但张巡等人仅以数千将士,牵制了十数万敌军,坚守长达十个月,使江淮地区免受涂炭,可以说拯救了千万江淮百姓,同时给唐军组织反击赢得了宝贵时间。考虑到安禄山和其军队多是胡人,睢阳之战某种程度也挽救了汉民族,避免了又一次的五胡乱华。韩愈赞之 “守一城,捍天下”,实在恰如其分。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义士为国赴死,庸官苟且偷安。动乱之初,望风投降者多,僵持时,隔岸观火者众,到后期胜局已定时,这些人又重新降唐表忠心。而安史之乱后,唐朝已经失去控制力,无力对投降者、观望者清算。他们继续居高位,做大官。如睢阳为贺兰进明遮风挡雨,他却在临淮歌舞升平,隔岸观火,平叛后还能当节度使和御史大夫。再如动乱期间两次叛唐两次降唐的田承嗣,却能做魏博节度使,主治之地刚好就是南八的家乡魏州。这帮人,不“黑”一下如张巡、南八这样的殉国者,对比之下他们岂不成了懦夫?于是他们开始了有组织的抹黑张、许、南。南八的那句“欲将以有为也”成为叛国的罪证,许远守备的城门先被攻破则成了许的罪证。以至于南八家乡本名“南寨”,为了避祸,改名“曼寨”。可怜 “守一城,捍天下”的英雄,倒成了罪人。

几十年后,随着一代人的逝去,正义之士纷纷为南八等人鸣不平。韩愈写了一篇《张中丞传后续》,人们重新审视睢阳之战,事件真相得以还原,英雄得以归位。宋代后,由于宋龙兴于睢阳一带,而南宋偏安的江南正是当年南八们殒命守卫的地方,再迫切希望出现张巡、南八这样的英雄。因而从赵构在宁波建了供奉张巡、南八等五位英雄的神祠开始,南霁云渐渐走上了被神化之路,渐渐的出现了后面的“二龙大王”“黑龙王”等神化形象。

当然,笔者以为,若南八天上有知,最希望后辈记住应该是他舍身忘死,誓死卫国的精神吧。守土有责,南霁云做了很好的示范。 一位船夫,凭着怎样感天动地的故事,被后世尊为“黑龙菩萨”? (《张中丞传后续》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